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9月10日开始,菲律宾棉兰老岛出土的黄金文物在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展出。 此次展出的120余件黄金文物出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农民在修建灌溉系统时挖掘出一些古墓,从中发现大量陪葬黄金饰品。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我国瓷器和纺织品,反映出菲律宾棉兰老岛武端王朝历史上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 菲律宾阿亚拉博物馆馆长马利莱斯·古斯蒂尔达介绍,据中国《宋史》记载,武端王朝在菲律宾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武端国...
9月9月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上海大学做了一场题为“展望2020年,把壮丽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的讲座。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年,故宫经历了许多变迁,讲座中,单霁翔为听众讲述了故宫作为文物保存单位、公众文化设施,在文物收藏、工程改造、展区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而2020年对于故宫和故宫博物院都是很重要的一年,届时紫禁城将迎来其600岁的生日。目前故宫正在进行两项工程,一项是...
中国和柬埔寨10日在金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中国是继美国和泰国之后,第三个与柬埔寨签订类似协定的国家。 柬埔寨文化与艺术大臣彭萨格娜和到访的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共同签署了这项协定。 彭萨格娜介绍说,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内战使得国家文化财产受到极大破坏,许多文物被盗和流失到国外。目前,柬政府正在努力追索。 ...
广州南湖美术馆11日启动文化艺术与文物古玩行业五大类岗位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 据介绍,南湖美术馆承办的五类职业资格培训认证涉及书画创作、玉器评估鉴定、书画评估鉴定、陶瓷评估鉴定、艺术品经纪人等方面。学员参加研修班课程结束后,参加考核,及格者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并纳入文化部人才资源储备库。 五类研修班面向社会招生,但要求相关行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每期研修班约持续三个月,每班...
河北省柏乡县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赵村村北一处商代古村落遗址发现灰坑56座,墓葬6座,动物牲坑7座,灰沟一条和多处与建筑有关的生活遗迹,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石刀、石斧、箭镞等遗物标本。 柏乡县文保所所长耿晓宁说,遗物标本包括当时人们生活使用的陶鬲、陶盆、陶簋、陶瓮等,陶鬲是用于煮饭的锅,由于夹砂陶器制品损坏率较高,所以在遗存堆积中发现这类遗物较多。石器制品中有石刀、石斧等生产工具;骨器有骨锥、...
博物馆如何生存发展,与公众生活有机结合,成为当下要思考的重要话题。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馆馆长就“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的主题各抒己见。 新展品 文身展和相声吸引年轻粉丝 博物馆以收藏传统文物为主,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走入展馆,成为困扰馆长们的头号难题。坐落在美丽塞纳河畔的凯布朗利博物馆在转型和改造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作为从上世纪9...
今天上午,《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在国博开幕。展览汇集国博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代表文物,分为“宗邦重器”(青铜器)、“文人翰墨”(书画)、“出世神韵”(佛教造像)、“传世良工”(瓷器、玛瑙器、金制品等)、“国宝回归”五个单元。其中“国宝回归”展示了国博近年从海外征集的国之重器,其中包括子龙鼎、北朝石椁、唐代天龙山石窟菩萨坐像和头像、宋代木雕观音菩萨坐像、五代王处直墓彩绘浮...
上博文保中心落成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昨日举行落成典礼,该中心为国内占地面积最大、拥有设备最先进的文保单位。图为在X射线检测室,一尊爵杯经过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穿透式扫描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内部结构的分析,发现爵杯的杯柄上存在缺陷,需要修复。
文物的腐化等问题一直是全世界文博界的心头之痛。在中国,文物系统的馆藏文物约有3800余万件,受所处环境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加之材质脆化、老化等原因,它们中的不少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亟待修复的超过200万件。面对如此庞大的待修复文物数量,仅靠人力肯定是不够的。 昨天,占地9000余平方米的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在龙吴路落成启用,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该中心立足上海、...
据《劳动报》报道,昨天,国内规模最大的文保科技中心“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落成。新的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延续原来上海博物馆传承有序的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工艺品的传统修复技术,加上先进设备的引进,进一步融合传统修复技艺和现代科学保护技术,增强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实力。 在超过9000平方米的实验科技大楼,配备了超过6000万元的先进科研和修复设备。其中有今年7月刚刚引进的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见...
此次展出的青铜器 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宋代珍贵字画、神韵佛造像……日前,“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开幕。展览荟萃了国家博物馆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文物,旨在增强国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2月10日。 据了解,该展览分为“宗邦重器”、“文人翰墨”、“出世神韵”、“传世良工”、“国宝回归”五个主题单元。 “宗邦重器”共展出40余件国博近年征集的、首次公开面世的青铜...
9月11日,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启用。9142平方米的实验大楼配备了世界一流的设备,拥有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古代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等功能,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中心之一。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器物修复材料的研究。
9月11日,观众参观新入藏的彩绘雁鱼青铜釭灯。 当日,“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在北京开幕,展出了国家博物馆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代表文物。新华社发 9月11日,观众参观新入藏文物特展。新华社发
9月10日,以“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为主题的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以及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参加论坛。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段勇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拥有4510家博物馆,已形成以国家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
卧鹿缠枝牡丹纹金马鞍 偏居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小部落何以在13世纪一跃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铁木真何以成为世界历史上的“千年风云第一人”?黄金家族何以成为对世界历史最有影响力的第一家族?想要近距离认知蒙古文化吗?到良渚博物院参观吧,一场丰盛的草原文化饕餮盛宴正在这里呈现。 9月10日至11月22日,由良渚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合作推出的“天骄风采——成吉思汗与蒙古人”展览,在良渚博物院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