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成绵高速复线考古发现16处古人生活遗址与墓群;首次发现成规模的南朝墓群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成都段)考古调查日前传来消息,这里发现16处包括商周在内不同时期的古人生活遗址与墓群。目前,已有7个点开始挖掘,3号、4号、13号、15号点的发掘工作已经完成。其中位于新都清流镇界牌村的1号点,发现了成都地区极为罕见的南朝墓群,对南朝时期的考古研究具有重大价值。1号点新都清流镇界牌村南朝墓群公元508年的砖为罕...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是契丹民族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辽文化底蕴和辽文化遗迹,近日巴林左旗博物馆在文物普查复查工作中,发现了一处早期辽代壁画墓,里面有四幅壁画,其中一幅中的辽代车辆全景壁画尤为珍贵,是目前发现的国内唯一一幅描绘辽代车辆全景壁画,文博人员对壁画进行了抢救性揭取。据了解,这几幅壁画是在巴林左旗富河镇富河沟村哈拉海场沟里一个家族墓地发现的。近日,记者来到辽上京博物馆,见到了出土的壁画。壁画高...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成绵高速复线考古发现16处古人生活遗址与墓群;首次发现成规模的南朝墓群 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成都段)考古调查日前传来消息,这里发现16处包括商周在内不同时期的古人生活遗址与墓群。目前,已有7个点开始挖掘,3号、4号、13号、15号点的发掘工作已经完成。其中位于新都清流镇界牌村的1号点,发现了成都地区极为罕见的南朝墓群,对南朝时期的考古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1号点 新都清流镇界牌村 南朝墓群 ...
8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的宁波特别日,作为“世博一天,宁波一日”系列活动之一,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与中国宁波网举办了网友探寻“百大新发现”活动。宁波市自2007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累计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近七千处。这些文物的发现极大的丰富了该市的文物家底。新发现文物中有一些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近期,“百大新发现文物”评选活动正结近尾声,又恰逢上海世博会宁波特别日,市普查...
近日,江西上犹发现一套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县志原本。据悉,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此种版本《上犹县志》唯一的一套完整版。 该套《上犹县志》由上犹林先生收藏,共六大本,二十卷。书页已经泛黄,有部分书页残缺或被虫蛀,总体保存相当好。扉页上写有"乾隆庚戌岁重修,上犹县志,县署藏板"字样。"乾隆庚戌岁"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距今已经220年。内容包括图志、舆地、建置、官师、食货、祠祀、礼乐、...
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壶上,两个朱砂书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 形似齿轮的陶寺文化器物。 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座庞大的史前古城在晋南的汾河之滨崛起。 在这里,王族墓地、宫殿区、下层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作为都城的基本要素,它全部具备。人们不禁将它和传说中的“尧舜之都”联系起来。这里出土的一件陶壶上,两个朱砂书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
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座庞大的史前古城在晋南的汾河之滨崛起。在这里,王族墓地、宫殿区、下层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这里出土的一件陶壶上,两个朱砂书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一处半圆形遗迹,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凡此种种,足以将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文明史往前推进500年。然而,围绕这些结论、推断和分析,争议之声从未止息…[...
白崖山红石场遗址,位于进贤县三里乡新强村委会白崖山村北面,遗址紧接村庄处,有三条小路通往遗址形成的红石水塘,当地村民称“古塘”。白崖山红石场遗址基本西南东北走向,长1900米,宽100~700米不等,由60多个不同时期的采石场,连为一处上千亩面积的石窟水塘。水塘范围内,有采石历史上留下的石壁沟,并形成多处小岛。白崖山红石场遗址深多在十几米至二三十米之间,东北、北部最深处可达百米,有“四两黄丝打不到...
2009年8月—10月,为配合集通铁路复线工程和巴新铁路工程施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受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对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的塔布敖包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项目由中大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实施,许永杰教授担任领队,姚崇新副教授任执行领队。 遗址位于巴林右旗查干沐沦镇查干西热嘎查村敖包恩格尔小组,查干沐沦河北岸,北纬43°35´,东经118°26´,...
永平遗址出土文物:修复后的龙头凤鸟 永平遗址一角 [新闻背景]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踏察至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永平村境内时,发现了大量散落于地面的古代遗物。1985年成书的《白城市文物志》著录了该现象,并将之命名为“马家窝堡寺庙址”,也叫“永平遗址”。 2009年,鉴于基本建设的需要,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永平遗址进行了一次抢救性发掘。今年,经国家文物局...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巴南区发现了熊家湾遗址,这也是重庆主城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熊家湾遗址坐落在长江右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三个灰坑和两座陶窑,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石器标本和明清时期陶瓷器。考古专家对两座陶窑实施了整体切割,采集了土样和动物骨骼标本。 考古专家指出,熊家湾遗址是目前重庆主城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丰富的遗存...
①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壶上,两个朱砂书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 ②形似齿轮的陶寺文化器物。 ③陶寺文化早期的铜铃。胡雪柏/摄 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座庞大的史前古城在晋南的汾河之滨崛起。 在这里,王族墓地、宫殿区、下层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作为都城的基本要素,它全部具备。人们不禁将它和传说中的“尧舜之都”联系起来。...
博乐阿拉套山南侧发现两座史前非典型鹿石墓,年代约为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这也是博尔达拉蒙古自治州首次发现此类墓葬。 图为此次发现的非典型鹿石。张铁男/摄 7月30日,博乐市文物局局长韩雪昆告诉记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在距博乐市区约37公里的阿拉套山南侧地势较平坦的草原上,文物普查队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了两座非典型鹿石墓。两墓相距约50米,夹杂在40余座墓葬之间,均为大型石堆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