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湖北日报讯 本报视界网龚波摄19日,在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鏖战岗,考古人员展示春秋时期青铜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文物。 考古专家称,青铜器作坊遗址的发现,可证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中晚期我们祖先曾在这里生产制造过铜器。同时,还发现一个大型贵族居落遗址,说明当时的闹市中心就在鏖战岗。
在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鏖战岗,考古人员展示春秋时期青铜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考古专家称,青铜器作坊遗址的发现,可证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中晚期我们祖先曾在这里生产制造过铜器。同时,还发现一个大型贵族居落遗址,说明当时的闹市中心就在鏖战岗。
曹操墓出土的石碑。 恐龙蛋化石随处可见。 青铜器的造假技术日臻完善。 古石碑 “要哪朝的都行” 有媒体记者深入坊间,了解到文物造假的许多“门道”,并由此认为曹操墓造假是有可能的。 记者在“否定派”所指的河南南阳城北20公里外的石桥镇发现这里尤其擅做仿古石碑,这会不会与部分学者认为的曹操墓造假...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微博)榆林讯 (记者 许森枷 实习生 李长江)榆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全省闻名,但研究资料没有进行过全面整理。为此,《陕北出土青铜器》一书获陕西省第10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据了解,陕北地区属于中原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汇之地,素以发现晚商时期的青铜器而闻名。从榆林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在全省很有分量,其中出土的很多青铜器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业界称之为“鄂尔多斯青...
全器伪作大约有两种方式: 1、不以真器为模本,而是自行设计形制、纹饰。在设计时可能参考《考古图》、《博古图》等书所著录之图像及铭文,这些书摹绘本已多失真,再加上作伪者又常对器形与纹饰作局部改造,铭文亦多加以杜撰,于是使此种伪器常出现形制、纹饰不合规范,形制与纹饰不吻合及铭文字体、文句不合古法之漏洞,多见于乾隆以前伪器,在《西清古鉴》等书中即可以看到此种器物。如该书之“商父庚鼎R...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多喜爱龙,以至出现叶公的典故。虽然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但中国先民往往将一些解释不了的事情归功于龙的神威。屈原在《天问》中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龙用尾巴在前面扫出一条通道,给大禹指引疏导水患的方向。在中国...
宋代大晟钟 商代鼎 古玩辨伪之青铜器 1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宋王朝在修订礼典制度过程中,崇尚复古,稽考先秦礼制。宋徽宗大观初年(公元1107年),设置议礼局“诏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属”...
1960年6月间,在土默特旗水涧沟门发现一座古墓葬。墓位于水涧沟门村东1里许,大青山麓水沟旁之土丘上,为竖井土坑墓,表土下即为墓口,墓底深约1米半。尸骨头向北偏东,人架已腐朽,仅留头骨及腿骨。随葬品全部为铜器,计有: 一、 铜兽:二件。大耳,细长颈,四肢直立,作伫立向后瞭望姿态,生动有力,形似驴。头部系另铸插放焊接在颈部者,现完整之一件仍见有缝,破裂之一件并可见接焊情况。前后肢相对一起,下有焊...
本专题采写 记者吴波 镇馆之宝 举凡一件珍贵的藏品,几乎都印刻着一段可圈可点的故事。本期镇馆之宝聚焦“海内青铜器三宝”(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中的大盂鼎和大克鼎。 毛公鼎目前被台北故宫(微博)收藏。大盂鼎和大克鼎这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捐献者均为潘达于。大盂鼎和大克鼎今天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和上海博物馆,为南北两馆的镇馆之宝。 国宝何以走过纷飞战火而毫发无损?...
陈列在博物馆的己国器具 己国是山东东部的一个重要古国。在古代文献中,如《春秋》《左转》《史记》中均被写作“纪”,而在目前出土的铜器上则多被写作“己”。己为本字,字形写作“S”,就是一束丝的形象表达,“纪”是后来衍生的。根据史料记载,己国在西周时期已经立国。 在市博物馆一楼展厅,一组带“...
何建萍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多喜爱龙,以至出现叶公的典故。虽然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但中国先民往往将一些解释不了的事情归功于龙的神威。屈原在《天问》中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龙用尾巴在前面扫出一条通道,给大禹指引疏导水患的...
记者 孙钦良 民国初期,洛阳东周王陵之一的金村陵区,遭受了严重的盗掘,包括外国传教士在内的大批盗墓者,从这里盗走了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带着邙山的体温和余痛,多被掠出国境,如今还躺在美国、英国的博物馆里。 有句话说“带走了天上的云,带不走心中的魂”,洛阳作为青铜器的故乡,它的根永远在这里。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了一件青铜器,这就是著名的“乳钉纹爵”:高22厘米、长28厘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