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国最大的青铜盉、全国罕见线刻纹青铜盘、全国罕见车舆铜饰件……7月8日,《青铜独秀——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青铜器精品展》亮相江宁博物馆,免费展出一个月。 生活器具都是“大块头” 展厅内,所有青铜器都给人一种非常硕大的感觉。展厅正中的展柜内展示的是一组生活器皿,青铜盘、盉、罍、匜……这些器具的名字,现在...
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鼎 商晚期三联甗,此器可同时蒸煮三种食物。(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春秋晚期透雕变形龙纹俎 战国早期蟠蛇纹敦 春秋早期秦公簋 陶塑鳌鱼 古朴斑斓的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标志。在遥远的夏、商、周时代,古代先民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令我们至今还引以为傲。精美的青铜器是国之重宝,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造型多样、纹饰复杂、...
1978年,元氏县城南部韩信点将台对面的霸王岗上陆续出土神秘铜罐。这些器皿到底是什么东西?元氏县西张村村民将发现层层上报,专家很快鉴定出来:这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价值巨大。先后两次发掘,这里一共出土34件青铜器和多件其他文物,此后,专家们不懈努力,终于揭开了一个不见于历史记载的古老方国——軧国的神秘面纱。这些出土的青铜器,是发现的最早用文字记录石家庄历史的实物。 34...
昨天(7月4日)是陕西宝鸡周代墓葬正式开始青铜器提取的第一天。通过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画面,人们看到了一番令人振奋的景象:以往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的高规格青铜器从墓葬的壁龛中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提取出来,其中包括保存完好的青铜卣、纹饰精美的青铜鼎、外有乳钉的青铜簋以及器形巨大的青铜禁。其中一件商代青铜器甚至保有使用时的原色,尚未被绿色铜锈覆盖,内蕴精光、色泽明亮。此外,青铜器上还有饕餮纹、夔纹、兽面...
图片来自 @1KG小静 的微博 图来自 @功勋播报 的微博 吉首市近日连降暴雨,一些山间公路被冲垮。近日,吉首市乾州街道办事处小庄村村民在公路垮塌处发现4件汉代青铜器。 小庄村沿河公路在暴雨中多处深度垮塌。6月27日早上,小庄村村民田再全、田再勇在垮塌路段沿河处发现了一口疑是文物的铜盆,盆下还盖着3件排列摆放 的铜器。村干部得知情况后立即报告给文物部门。州、市文物工作者立即赶到现...
西安·李树浪 当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青铜文化艺术迅速发展并且很快达到顶峰,形成了齐全的门类,包括青铜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远古时代,龙就被先民视为神灵祥瑞,长期以来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经、史、子、集四大类书中记载了许多龙的传说和先贤古圣对龙的崇拜、敬畏。民间关于龙的神话故事可谓世代相传,龙的各种形象也以绘画、雕塑、铸刻等艺...
西部网(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 赵景辉)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青铜器提取今天(7月5日)结束,共有20多件大型青铜器和几百件车马器被取出保存。其中一件盛酒的青铜器——提梁卣里,或许还存有千年陈酿。 今天提取的是墓室北侧的三个壁龛,其中的青铜器大都是酒器。这个形似酒壶的叫提梁卣,是用来盛酒的,虽然历经了3000多年,但当考古人员轻轻晃动时,竟然听到了里面的声响。是土的声音还是什么? 考...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有序进行,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考古队5日在清理青铜器时,意外发现距今三千年的青铜器上铸有“万”“父乙”等铭文,从而为提示商末周初的墓葬制度和中国青铜时代的演变等提供了最新珍贵资料。 参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介绍,除了西壁龛内青铜盘上铸有“臣、癸、先”三个字和一个族徽之外,在东壁龛的...
陕西省宝鸡市政府26日披露,今年3月、4月和6月,该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先后发现西周贵族墓葬,截至目前,出土商末周初青铜器200余件,其中铜尊、卣、罍保存完好,造型纹饰精美。铜尊带鋬,铸有族徽和铭文,在当地为首次出土。这是30多年来中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昨天,陕西宝鸡西周古墓葬考古发掘出大量青铜器。虽然已经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但这些青铜器依然保存完好,图案精美、纹路清晰。央视截图 宝鸡西周古墓发现大量青铜器 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连日来,陕西宝鸡渭滨区石鼓镇西周古墓葬考古发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昨天,考古工作者又在墓葬中发掘出带有铭文的青铜深腹盘和保存完好的兽面青铜鼎。目前古墓葬中已清理出数十件青铜重器和一批车马器、兵器等文物。 记者...
北京 贾文熙 2.目前了解国内外有彩饰的部分商周青铜器 (1)商晚期青铜爵,南阳十里庙出土,出土时腹部纹饰满填泥状物红漆。(2)商晚期青铜鼎六件,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色彩格外醒目。(3)商晚期青铜卣,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4)周晚期青铜鬲西,平顶山应国墓地95#墓同时出土4件。鬲的沿口平宽,上有一道铭文,铭文字口深,刻道上下垂直规整,外腹壁的纹道同样...
名称:人面牛纹大铜罍 名称:西周 尺寸:通高79厘米,腹径41厘米 罍盖的顶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饰纹犹如头上戴冠的人面,与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头饰有几分相象,使人猜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渊源关系。盖身反时针饰前蹄下跪侧面同向的四个牛纹,罍双耳为圆雕牛头形,而牛身一分为二饰于肩两侧,两牛尾之间再饰一牛头,腹下另饰一小牛头形耳。所有的牛纹都采用比较写实的圆雕或高浮雕塑造;...
青铜甗内壁发现一个“万”字符号 考古人员提取墓室东侧壁龛的青铜鼎时,接手的考古专家激动地迈步向前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赵航 摄 万字,像一个巨螯屈尾的蝎子形状,其本义是指蝎子。此字后来借用为数词,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又极言其多,如万物、万象等;又引申为极其、非常、绝对等义。 宝鸡市石嘴山西周古墓考古发掘昨日进行到第13天,考古人员分别对墓室东西两侧...
本报宝鸡讯(记者 赵航)宝鸡市石嘴山西周古墓考古发掘昨日进行到第13天,考古人员分别对墓室东西两侧及北侧壁龛的13件青铜器和1件指向族属关系的陶器进行提取。 在提取西侧壁龛的青铜盘时,考古人员在盘底发现有“臣、癸、先”三个字和一个族徽,随后又在东侧壁龛提取的青铜甗(yǎn)内壁发现一个“万”字符号。据专家现场分析,墓室所出现的青铜器多系商代器皿,但是青铜甗上出现的“万”字是否就是墓主的族姓,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