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中国海水下考古项目,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2009年和2010年两次努力,海南省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完成了西沙群岛海域和本岛沿海海域的全面覆盖,20多年来首次发现元代青花瓷,新发现南海水下文化遗存32处,获得3000多件各类水下文物标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由海南省文体厅牵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南省文物局、西南中沙办事处、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公安边防...
日前,由省考古研究所、晋中市文物局、平遥县文物局组成的考古队对山西境内平榆高速公路拟建范围内的地下文物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在平遥县弓村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遗址。 据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王京燕、畅红霞称,弓村遗址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类似于同属晋中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发掘的太谷白燕遗址中的白燕一期遗存,属当地仰韶文化的最晚阶段。 从对该遗址中出土的成堆蚌壳、大量陶片和石器、动物骨骼等的研究中可以确认,当...
昨天,房山区大石窝镇塔照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了两座古墓。两座古墓均为砖石结构,长约4米,宽约2.5米,呈南北方向平行排列,两墓相距5米左右。专家初步认定这两个墓为同一时期汉代古墓。 至于这两座古墓确系何时?古墓的主人是一般平民?还是皇族后裔?一切问题还有待专家进一步探查。
核心提示: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墓葬惊现阳曲县北留村。28日,考古人员对该墓墓志进行清理辨认,确定为清代裴武德将军之墓。 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墓葬惊现阳曲县北留村。28日,考古人员对该墓墓志进行清理辨认,确定为清代裴武德将军之墓。 古墓是在10月19日对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进行勘探时意外发现的。据墓志记载,该墓葬建于清代乾隆丁亥年(公元1767年),主人是将军裴武德。墓室面积约10平方米,高约两米...
有编号,有签名,很可能是真迹英国《每日邮报》10日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家慈善商店近日在拍卖会上卖出一幅据称是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亲自创作的画。这幅作品名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家慈善商店的经理说,这幅画是一位匿名人士捐赠的。目前商店并没有计划对这幅作品进行真伪鉴定,而是将它放到市场上,由市场来决定它的价值。一名眼神好的顾客一眼看到了画上的签名,以及“168/300&r...
图为梵高作品《峡谷》下面隐藏有另外一幅描绘野生植物的油画日前,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荷兰画家梵高的一幅晚年作品下面发现另外一幅油画,在全球美术爱好者中引起轰动。而这幅重见天日的油画与荷兰梵高美术馆收藏的一幅花草素描作品酷似,有可能是梵高本人在素描的基础上创作的。发现画中有画的这幅梵高作品是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峡谷》。这家美术馆日前与荷兰梵高美术馆合作,对《峡谷》进行了X光透视调查。结果发现《峡...
《清明上河图》局部 资料图片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7日撰文表示,《清明上河图》是全本还是曾被裁截过,至今仍然无法圆满解答,不过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3年前无意发现的“张择端密码”,似乎证明这幅长卷是全本,不曾被裁截。上海世博会的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即将在香港展出,引发港人对这幅“国之重宝”的浓厚兴趣,一票难求。在题为《〈清明上河图〉&l...
钓鱼岛在虚线标注的日本领海区域外。昨日,一抗战藏品收藏者展示其收藏的日本旧时印制的本国地图。本报记者 吴江 摄 近日,“抗战藏品”民间收藏者赵荣来在整理藏品时发现,一张由日本每日新闻社在上个世纪中叶印制的世界地图上,日本划分的本国主权及领海范围不包含钓鱼岛。“这意味着,日本早就知道钓鱼岛属于中国”,赵荣来说。吉林省收藏家协会邮币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士民...
近日,天柱县举办首届奇石文化节,节日期间,专家在个人收藏品展台上,发现了大批珍藏于民间的战国和汉朝时期的青铜兵器,其中一柄“天柱剑”被专家认为是目前全球最精美古剑之一,也是迄今能代表夜郎故地文明典型特征的青铜器之一。 据介绍,本次个人收藏品展示会,共展出了石器、青铜兵器及青铜器、陶器、字画、契约文书、艺术品等718件,其中青铜兵器就有100多件。文化部艺术...
11月1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专家对白庙子岩画进行实地考察,初步认定为距今5000余年前红山文化时期岩画遗存。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在考察白庙子人兽形岩画 史前岩画学者吴甲才在介绍白庙子人兽形岩画考察情况
通过现场发掘和出土文物考证,专家认为甘肃省清水县古城塬遗址为魏晋时期古城遗址。 今年7月至10月,由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5家单位组成的调查组对清水县古城塬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记者从清水县文物局了解到,在为期3个月的田野考古中,考古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灰坑30余处,解剖城墙遗址20余处,出土陶器、砖、瓦等标本1万多件。通过现场发掘和出土文物...
塔什库尔干发现1300年前巨大石窟 经专家深入研究此前没有任何文字记录 一座高10米左右的巨大石窟及半成品造像遗迹,日前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条山谷里被发现。虽说从任何历史文字记录上没有此石窟及石像的只言片语,但专家们还是从历史的残片上找到了它的踪迹。它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证据之一。 中国新疆博物馆助理研究员张晖最早发现了这个巨大的石窟及半成品造像遗迹。从他们考察的情况看,石窟很大...
右图为在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的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A下颌骨前面;B下颌骨左侧面;C下颌骨上面;D下颌联合中部激光扫描断面;E、F两枚牙齿的颊侧面和近中面)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本周发表了该项研究的论文。 我国发现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 对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说提供新的证据 近20多年来,现代人起源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代人的祖先究竟出自非洲,还是在不同的地区独...
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务川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配合的务川石垭子水电站库区大坪汉墓抢救性文物考古发掘工作顺利结束。在务川举行的大坪古代汉墓考古发掘汇报会上,专家表示,通过考古科学发掘发现的文化线索证明,从遵义务川流经铜仁地区沿河进入长江的洪渡河水道,正是2000多年前连接中原的仡佬族古先民的“丹砂之路”,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发现“丹砂古县” 大坪汉墓群分布于务川大坪镇龙...
中新社西安10月27日电(记者 冽玮)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执行领队许卫红27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正在进行第三次发掘的秦俑一号坑又有新发现,找到了两件彩绘鼓面遗留,直径均为60厘米,材质为皮革,色彩鲜明。这是一号坑首次发掘清理出土的彩绘鼓面,非常珍贵。 据了解,漆鼓遗迹过去在秦俑坑中多有发现,在一号坑的多处战车上都有战鼓设置,属于秦代军队武器装备之一。此次发现的两件漆鼓,位于第9过洞,分别散布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