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河北省文物局消息,近期,邯郸渚河流域发现古人类遗址,当地部门已对渚河两岸探明的于二庄、小隐豹两处古遗址进行抢救发掘,遗址最早可追溯至4000—5000年间的原始社会末期。 于二庄遗址位于邯郸县于二庄村北100米处的渚河源头西岸,属丘陵岗坡地貌。遗址分布范围较大,主要为零散灰坑等局部堆积,可能遭受过雨水冲刷或平整土地破坏。根据勘探情况,本次发掘面积600多平方米,清理发现大小灰坑18个。...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9时23分报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27日)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2009年陕西考古成果,大遗址保护基建项目考古等成果丰硕。 陕西是文物大省,秦始皇陵、汉长安城等大遗址众多。2009年,陕西主要对周公庙遗址、秦雍城遗址、秦始皇帝陵、西汉帝陵、唐代帝陵等大遗址进行了重点保护考古。在周公庙遗址又一次出土了100多片卜甲,其中有刻辞的240多片,初步辨识的文字200多字,涉及毕...
记者今天(2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在对西安蓝田新街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几件极为特别的陶器,初步判断这几件器物可能与“砖”类建筑材料有关。据研究人员介绍,“砖”类建材的发现与确定,为探寻我国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亚长介绍,新街遗址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和灞桥区燎原村,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2009年8...
近日,国家文物局给含山县下拨150万元保护费,专门用于保护含山凌家滩遗址。 含山凌家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安徽的兵马俑”。1985年发现于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过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了聚落遗...
遗址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2009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达5200平方米。 遗址堆积深厚,平均深度达8米。在遗址上发现了环壕与城墙。环壕平面大体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90、东西宽约140米。环壕剖面大体呈“V”字形,口宽约11.8、底宽0.2~0.5、深约6.05米。城墙位于环壕内侧,基宽9.6、存高6.2米。城墙内侧...
近日,江苏省南京博物院和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在张家港联合召开东山村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 位于张家港市东山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群,为我国首次在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崧泽文化早中期高等级大墓。这项考古成就填补了崧泽文化时期没有高等级大墓的空白,出土文物是目前我国研究古代社会分化出现的最早实例,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该遗址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
南京要建六朝建康城遗址博物馆的消息最近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昨天获悉,博物馆选址地紧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总统府,为了与总统府周边环境相协调,新博物馆将限高18米。目前有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事务所关注该项目,其中就包括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贝氏建筑事务所。
东山村遗址卫星图(图中香山位于张家港市西陲南沙镇境内,距张家港市区15公里)。 专家们对这一特别的绳纹尖底器十分感兴趣。 东山村遗址出土的器物堆满了架子。 顾秋萍 摄 相关阅读: 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成为“崧泽王” 良渚文明源头被锁定 崧泽文化高等级大墓内随葬品种类繁多。新华社发 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行年度考古学论坛,正式公布了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张家港东山村新...
东箭道以东,长江路以北,原汉府街车站地块。从车站搬迁到3年前以“地王”身份拍出,这块“荒废”多年的土地,最近终于有了用武之处。 南京市政协委员、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在本周刚刚结束的南京市两会上透露,该地块将建设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六朝博物馆”),而且该馆将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操刀。 作为六朝古都,南...
24日下午,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向新闻媒体发布了新发现的山下周、青阳山两处新石器早期遗址的消息,这标志着金华市婺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这两处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浙中地区和钱塘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下周遗址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山下周新村北面,由于近年来山下周村实行整体搬迁,经过土地平整及住宅建设后,在一块约1000平方米的狭长的...
昨日从孝感市博物馆获悉,经过省、孝感市两级文物专家1年多的抢救性整理,叶家庙遗址挖掘出的文物碎片已基本整理完毕,共整理出瓮棺、鼎、缸等珍贵文物250余件。 叶家庙遗址位于距孝感市区6公里的朋兴乡叶庙村、七份村一带,2008年3月,省考古队会同孝感市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判定其为鄂东北迄今发现最早(5000多年前)、规模最大的古城址,填补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空白,是近年来长江中...
出土的文物。 昨天下午,省考古所和金华市文物部门联合宣布,在金华市婺城区发现9000年前的人类居住遗址,为第五处浦江上山文化阶段遗址。 专家认为:遗址的发现,再一次证明,浙中地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稻作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一根电线杆“保”下遗址 “在最近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们婺城区文物办的工作人员来到该区罗埠镇山下周村时,在一块水泥杆‘保’下来的土堆中,发现一块夹碳黑陶...
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日前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其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但其...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