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艘往来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宋商船,在沉没八百多年之后,重新被世人发现。昨天,筹备已久的《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幕。展览重点围绕这艘沉没古船出土的文物,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十年水下考古重现“华光礁1号”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这片广阔的水域联结了亚、欧、非三大洲的文明。八百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船,在...
甘肃省泾川县日前出土一件保存完好的元代铜鼎,铜鼎纹饰融合了儒、释、道三种文化符号。 泾川县博物馆馆长魏海峰介绍,近日泾川城关镇共池村村民史福林在重建旧宅时发现了这件铜鼎,“该铜鼎保存基本完好,品相较佳,是一次重要文物发现。根据鼎口上沿的铭文记载,其造于元代辛卯年(公元1291年),系泾川水泉禅寺法堂内用品。” “公元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曾用八思巴文敕赐水泉禅寺,要求佛教徒、道教徒等信众和谐...
4月22日,由大连现代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古蜀探秘——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菁华展”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幕,展期3个月。 本次展览分为“序展——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概要”“三星伴月——三星堆古蜀王国神庙秘宝”和“金沙遗珍——金沙时期古蜀国祭祀重器”三个篇章,集结三星堆、金沙文物菁华,以青铜器(青铜制品)、玉石器为主,兼及金器、陶器,包括人物与动物造像、眼睛...
4月22日,“天府遗珍——四川出土宋代文物精品展”将在宁波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不仅是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的展示,更是蒙元入侵前夜宋人生活的艺术再现,也将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提供有益借鉴。展览将持续至6月19日。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之繁荣不言而喻。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宋代正是当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黄金时期,留下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
2006年6月10日这一天,是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金沙遗址现场发掘情况,这一天,金沙遗址出土了100多件文物,最引人瞩目的,则是一大一小两件石磬。在祭祀区西北角一个探方内出土的这两件石磬,其中一件石磬长109厘米、宽56厘米、厚4厘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商周时期石磬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另一件则略小,石磬有孔。大石磬上并无图案,小石磬上则隐约能看到两组“弦文”。显然,这个符号出自金沙...
记者21日从海南省博物馆获悉,由海南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将于4月29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展品包括皿方罍在内的57件湖南出土的文物珍品。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通高88厘米,重51.5千克,为目前所见商周青铜罍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器物,整器集圆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庄重高峻,展现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被誉为“方罍之王”。 海南...
据滁州网报道,看着库房里装了几蛇皮袋的古钱币,市文物所的工作人员也连连感叹,“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发掘出这么多古钱币,估计有六七百斤,上万枚!”原来,4月13日上午11点半左右,市文物所接到群众电话反映称,滁城花城路二期工地发现大量古钱币。 听到这一消息,市文物所的专家立即赶往工地,并联系西涧派出所对现场进行保护。在当地文化站和民警、村民的配合下,专家们对散落在泥土中的古钱币进行了清理和收集,目前已...
4月22日,“天府遗珍——四川出土宋代文物精品展”将在宁波博物馆开展。昨天,记者提前探营,会了会这批来自四川的宋代窖藏文物精品。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据悉,宋代正是当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黄金时期,留下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又以窖藏文物最具特色。窖藏发现的宋代名窑瓷器、奢华的金银器、复古的铜器等,一直以来都享誉海内外。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重要文物179件套,包括遂宁金鱼村窖藏...
19日,经该县文物部门专家现场初步鉴定,该石龟为明代文物,叫赑屃(bìxì),又称石龟,形似龟。 该赑屃整体完整,未受到破坏,长1.66米、宽1.33米、高0.68米,重约4吨,龟体刻有阴纹,由红砂岩石雕刻而成,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龟体下面连接有石基座。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据南越王宫博物馆副馆长陈伟汉介绍,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龙生九子,通常把赑屃排在九子首位,一般在各地宫殿、祠堂、陵墓中可见到赑...
考古工作者正在认真清理东汉“两室一厅”夫妻合葬墓中的文物 昨日上午,在宁乡县大屯营镇狮北村的汉代古墓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从一座正在发掘的“两室一厅”东汉夫妻合葬砖室墓中,提取出铁剑、刀、斧等武器5件。考古学家分析认为,该墓由前室和两间后室组成,墓主在当时可能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地方豪族。 截至昨日,宁乡狮北古墓群现场共发掘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晚期的墓葬13座,出土器物150余件(套)。这...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考古队获悉,最近成都市龙江路考古出土了一批南宋城墙砖。这些城墙砖不仅规格统一,它们集中烧制在砖体正中,可以依稀辨认出有“郫县”、“新繁”等文字,且大多数砖上都有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制干”的字样。据悉,这是成都首次出土有明确纪年的宋代城墙砖,填补了成都筑城史空白。 盖了章的城墙砖 今年3月,成都市考古工作队为配合武侯区危房改造,在龙江路危房基址清理发掘了一处元明时...
2016年4月初,根据国家文物局对哈密地区博物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的批复及自治区文物局对此项目的具体要求,哈密地区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北大学三方在哈密地区博物馆正式启动了对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150件(组)青铜器保护修复工作。三方专业人技术员共同对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青铜器进行了现状拍照、病害分析、病害检测、局部病害对比试验等前期数据分析检测工作。通过充分调查分析后,针对青铜器上存...
出土的“大顺通宝”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成...
大冶市鄂王城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10日,考古人员在鄂王城遗址出土了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青铜铭文戈,这也是大冶第一次通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带刻字铭文青铜器,价值十分重大。 鄂王城遗址位于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村,于1981年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1985年被大冶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日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称当科学家试图解开石器之谜时,考古学家在老挝神秘的石缸平原 (Plain of Jars) 发掘出土了部分古人类遗骸和各种随葬品。据悉,位于老挝中心川圹 (Xieng Khouang) 省的石缸平原散落着数千个巨大石缸,科学家一直对其原用途感到困惑。图片来源:ANU。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考古学院杜格尔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