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太原景峰馆藏书法展《诗曰》将于2014年8月30日上午10:00在景峰美术馆开展,展览汇集了六十余幅诗词书法作品,集合了赵承楷、田树苌、一非、郑恩田等山西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将会让您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诗歌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一千多年来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就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书法,讲究线条、追求神韵;诗歌亦注重色彩缤纷的语言线条和神似、气韵。对于书法,神韵是洒脱、飘逸,或端...
8月2日,由炎黄艺术馆主办,子安藏书票馆、北京天行鹏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外版画、藏书票联展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在此次展览中,国内知名藏书票收藏家子安、吴建峰一同展示了西方早期及当代的欧美杰出版画、藏书票代表作品。而特别邀请的多位藏书票制作者参展,更使其云集了国内老中青三代版画家及收藏家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中国藏书票研究会秘书长杨忠义、已故湖北木刻版画家傅勇、中国凹版雕刻大师高振宇及女儿高铁英...
“严家炎先生藏书及文物捐赠仪式”23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代表文学馆向严家炎颁发了入藏证书和巴金先生手模纪念品,并表示文学馆将建立严家炎文库,把严先生的藏书好好珍藏,以供文学研究。 据介绍,今年3到7月,严家炎陆续把自己近万册藏书和书房家具、名人字画等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其中还有金庸先生送给他的一个小写字台。 在今天的捐赠仪式上,81岁的严...
中国书店第66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文物拍卖会已于7月26结束,拍卖会预展时间为7月24至25日,拍卖时间为26日10时开始至18时结束,历时8个小时。拍卖会现场共有200余人参与,其中办理委托竞买号牌的有143人。此次拍卖共上拍品778件,成交631件,成交率81.1%,总成交价317.4万元。 中国书店针对目前拍卖市场的大环境,降低了部分拍品的起拍价,使之更有吸引力。同时拓展了拍品范围,形成了...
清代宫廷收藏数量超过前朝。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一些法书名画巳为清皇室所收集,而后许多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也陆续归入内府。到了干隆朝,捜集书画的数量已相当可观,存世的唐、宋、元、明法书名画几乎收罗无遗,对这些藏品的鉴藏也随之形成一套管理和记录体制,在鉴藏印章的使用上也是如此。这些藏品大多编入《石渠宝笼》和《秘殿珠林》正、续编,计有数万件之多。至嘉庆朝又续编三编。从这些著录书所载作品中可以看到,清中...
中国文物网讯 春归夏至,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主办的“中国书店第六十六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定于7月26日开槌。此次拍卖汇集古籍善本、大字排印本、碑帖拓片、文玩清供、木版水印及书画等品类,洋洋近八百件。件件精优,品鉴捃拾,如沐解暑凉风,令人心旷神怡。 古籍善本珍品芸集。如《<涉园题咏>二种》,此本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张氏涉园刊本,通篇手书上板,刊印兼优,并附樊增祥题识宣统年间...
7月7日,记者从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了解到,位于运城盐湖区大渠街道办事处后院的明代建筑——河东书院藏书楼,经过半年时间的抢修,修复工程已经完工。 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张居正奏毁天下书院,御史李廷观改为 “三圣庙”得免,万历十三年(1585年)御史赵楷更名“崇圣馆”,万历十六年(1588年)御史吴达可又更名“育才馆”。清初恢复河东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河东道吴...
“出格”一词,解释通常有两种:一指超出常规,异乎寻常。最早见唐人张籍的诗句:“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二是特指旧时应制文字和表章等,遇到尊称则另起一行抬头书写。明人方以智《通雅》载:“写表章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智以为即今之出格尊称题式也。”清人平步青《霞外攟屑》中云:“故遇我国家、我皇上,皆以‘国’字、‘皇’字跳行,出格敬谨书写。”意思是表章中为了表示敬重,凡遇到“国”、“皇”等字,都...
7月7日,记者从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了解到,位于运城盐湖区大渠街道办事处后院的明代建筑——河东书院藏书楼,经过半年时间的抢修,修复工程已经完工。 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张居正奏毁天下书院,御史李廷观改为 “三圣庙”得免,万历十三年(1585年)御史赵楷更名“崇圣馆”,万历十六年(1588年)御史吴达可又更名“育才馆”。清初恢复河东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河东道吴...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首届世界语言大会”于6月5日至7日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球超过100个国家,400名来自政、校等领域的代表参会。本次大会以“语言能力提升和语言教育”为主题,会议就语言能力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创新、语言能力与国际交流合作三个论题进行了研...
在江苏省吴江市黎里赐福堂故居,柳亚子专门辟有一座藏书楼,满满的五大间房子,收藏了他12岁到41岁搜罗整理的书籍44000多册。藏书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乡邦文献,凡黎里人的着作,不论古今精粗一律收藏,后来扩大到吴江和苏州地区。二是明末抗清志士的着作,像夏完淳父子、陈子龙、吴日生等人的文集。三是辛亥革命前倡导反清排满的刊物。 柳亚子的书童柳小大曾说起一件搜集藏书的事。那是在辛亥革命前夕,有一...
“大仓藏书”将以“大仓文库”的形式永久性整体保藏。 主办方供图 “一塔湖图”(谐音一塌糊涂)是对北京大学三个标志性景观的概括,这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历来是清雅之地。但“五一”假期刚过,一则“北大斥巨资回购‘大仓藏书的消息却令北京大学图书馆顿时“热闹”了起来。筹资1.8亿元人民币,从日本回购2万余册中方典籍,到底是人傻钱多还是物超所值?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周,但围绕这批古籍的争议仍在继续...
馆藏林则徐作品被质疑成“垃圾” 清代作品的简体字“乱”字引争议 厦门博物馆馆藏的一幅林则徐的作品,被质疑成“三四百元的垃圾货”。 5月1日起,为期两个月的“闽台墨宝—厦门博物馆藏闽台书画珍品展”亮相江西省博物馆,展出厦门市博物馆藏书画中闽籍、台籍和客居闽地书画家的优秀作品百余幅。结果,就在展品亮相半个月时,质疑声起。 不仅林则徐的作品,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平幅中,被网友发现了简体字...
北大回购“大仓藏书”、古籍版片列入申报范围,再促古籍收藏热—— 公家竞买古籍 切莫束之高阁 日前,北京大学图书馆启动馆藏“大仓文库”善本展,展出两万余册以一亿多元从日本回购的中方典籍“大仓藏书”,据称此为100多年来中国首次大批量回购留存海外的中国典籍。此外,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于近日启动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古籍版片首次被纳入申报范围。 公藏机构加入回购大军,为古籍市场...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大仓文库”善本展今日在京举行。近千种日本回流藏书经过近5个月的整理终于与读者见面。 20世纪初,在日本访问的中国藏书家董康因急需资金,将所藏部分典籍售予其日本友人、大仓文化财团创始人大仓喜八郎。此后近百年间,该财团以这批典籍为核心不断搜储,渐成规模,大仓集古馆也因此成为日本收藏中国典籍数量较多的机构。 2005年,为筹措收购流散民间日本文物的资金,大仓文化财团决定以18亿日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