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游人踩文物 天坛大呼请自觉 汉白玉石雕遭蹂躏 公园设专人看守 “就算有人看着都制止不了他们往上面踩。”市民孙先生抱怨。十一期间,天坛公园拥有600年历史的祈年殿南门台阶上的汉白玉石雕“惨遭蹂躏”,游客们纷纷攀爬踩踏,不仅如此,还有游客抚摸石雕,向石雕扔钱币等。这一行为让汉白玉石雕“很受伤”。昨天,天坛公园已经专门在汉白玉石雕旁边安置了一名保安人员,以确保游客能够遵守游园秩序,但是仍...
市场上的白玉,良莠混杂。有的经营者将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一律称为白玉,在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 在我国,白玉是一个特定的玉石品种,是白色软玉的特定名称。软玉因产于新疆和田、于田等地,所以常被称为和田玉、于田玉。软玉因所含矿物和化学成份的差异而导致颜色的不同,所以软玉又有白玉、青玉之分,另外尚有碧玉、墨玉等因色而命名的软玉品种。 软玉的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两者含量之比变化很大,其次还会有少...
汉白玉是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用它作原料。据传,我国从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堂室。因为是从汉代开始用这种洁白无瑕的美玉来做建筑材料的,人们就顺口说成了汉白玉。 从中国古代起,就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所以称做汉白玉。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宫内的宫殿基座,石阶...
“别以为和田玉里只有白色的,像我这对玉牌就是翠绿的,你们长见识了吧?”在近期举行的广州某艺术品展会上,一位藏家颇为得意地展示自己的龙凤玉牌。但记者拍下图片发给专家鉴定后,专家表示,这只是昆仑玉中的一个品种。“受翡翠的影响,青海产的料子里,但凡白中带绿的,身价都比纯白的‘小伙伴们’高出一大截,甚至被命名为‘翠青玉’”。翠青玉究竟是何种材料?存量有多少?收藏价值高不高呢? 记者昨日在华林玉器市...
(一)新疆白玉与俄罗斯白玉的区分 新疆白玉子料与俄罗斯白玉子料的区分 外皮 ——新疆子玉的外皮构成可归纳为两种类型 ①砂眼麻皮坑原生皮: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犹如凹凸不平麻皮坑,分细性、粗性两种。细性砂眼麻皮坑原生皮,云絮状纹理较细,砂眼小,皮质细腻。粗性砂眼麻皮坑原生皮,云絮状纹理粗,砂眼大,皮质粗。 ②色沁原生皮:一部分子玉...
在首都博物馆“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的玉器展柜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用和田白玉籽料随形雕琢制成的宝贝——三螭龙纹韘形佩,因其材质珍贵、形体硕大、纹饰精美、存世罕见而备受观众青睐,更被有关文博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然而你可知道,它竟然是踩出来的! 这件来自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玉佩,长10.3、宽5.5、厚约2厘米,取料为和田白玉河所产一级白籽料,不规则,略呈琵琶...
古代人们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被称为“笄”,发笄的形式多种多样。自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开始就已经有了陶笄、骨笄,表明这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束发固冠的头饰。自殷商之后,骨笄成为普遍使用的饰物,而且越发精美。由于历史的原因,笄离我们相对较为遥远,而簪和钗却是我们所熟知的。簪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 秦汉时期的发饰有玉簪、钗、步摇、华胜等。其中簪的制作工艺更加丰富...
吉先生家的老石鼓 (网友供图) 3日早上6时多,高邮一读者来电称,高邮市区蝶园广场西侧附近,一老宅门前的一对重达600斤的老石鼓,夜间突然失踪了。眼见老宅传家宝被偷,老宅主人赶紧报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其家人也在网上悬赏1万元征集有效线索。 早上一开门 门前一对老石鼓不见了 3日早上6时多,高邮市区蝶园广场西侧附近一老宅的主人打开门时,发现门前的老石鼓不见了踪影,一家人顿时吓坏了。 3...
明代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通高26cm,典型的汉地佛造像形式:头部较大,宽额丰颐,面容沉静,神态安逸。顶饰螺发,肉髻饰于螺发前部。结跏趺坐,身躯健壮。左手作触地印,意为降伏群魔,右手结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边缘錾刻精美的纹饰。给人雄浑庄严之感。 该佛像表面用料为朱砂,极为珍稀,材质为黄铜,胸部局部鎏金。鎏金呈橘黄色,闪闪发光。铜壁厚,上手分量重。佛首面部厚鼻薄唇,是明时期铸造工艺的特征...
专家教你如何区分羊脂白玉与和田玉白玉,羊脂白玉又叫“白玉”、“羊脂玉”,是软玉中的上上品,极其珍贵。由于羊脂白玉色类似羊脂,质地细腻光润“白如凝脂”,让人有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一个品种,在当今收藏界,由于羊脂白玉玉矿已经枯竭,以前出产的几乎是被藏家所珍藏,现在世界上只是新疆和田有该品种,但产量也十分稀少。如果带有其他颜色,那就不是羊脂白玉了。若是白色略带粉红色的,也有一些人称为...
日前,邓州市汲滩镇廖寨村的村民在开挖镇区下水道时,发现一组元末明初时期用汉白玉雕琢的真武大帝系列雕像。 记者看到,这组用精美汉白玉雕琢而成的真武大帝雕像共3尊:最大的一尊身高75厘米,宽50厘米,龙袍玉带,脚踏龟蛇,顶罩圆光,身坐五彩祥云,面目清晰庄重,形态逼真肃穆;另2尊雕像属于真武大帝跟前的“站班”,稍微小一些,身高均为68厘米、宽45厘米,同样神态安详,凝神静思。 邓州市汲滩镇廖寨村党支...
西汉 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 长4.6厘米 宽2.5厘米 片状白玉,双面透雕。舞人形态翘袖折腰,着交领系带长衣,细部以阴线刻出,上下各有一孔,以备系佩。其纹饰简洁,形象写实。是汉代玉佩之标准器。
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文物界、收藏界一般将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大孔小的器物均称为璧。 玉器,温润古朴,沁色自然且美,与“御製诗”称有“栗子黄”正合,颇有珠光宝影之华美感。按《尔雅•释器》载:“好製(即玉器之孔径)大於肉(即玉器一侧之宽度),谓之瑗”,是知此器是古代为防帝王跌伤由下属官员用其牵引而行的一种特殊玉器,古称瑗,而非诗中所称...
新疆和田玉以质地细腻致密、纯洁浑白,如油脂一般的品质,而闻名中外,更以高贵、儒雅、神圣被列于中国四大名玉之首。中国自古有爱玉的传统,早在新石器时代,新疆和田玉就被发现并使用,把它作为神圣、护佑“仙石”,敬奉朝拜。自古就有戴玉可消灾避祸,又可敛财纳福的传说。 在中国玉文化渊远流长的历史中,精美绝伦的山子雕刻,代表了玩玉的最高水平。明清时期的“大山子”,只有在宫廷能见到,如今依然矗立在北京故宫...
唐代 这件白玉带饰由四块方胯,九块半圆形跨、两块圆首矩形銙和一个玉带扣组成,共有16件。带饰上的孔和蹀躞带上的铰链功能相同,也是用来系挂物品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