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金錾花高足白玉盖碗,高26厘米,口径14.5厘米。此为清代乾隆年间的生活用品,现藏台北故宫。 器由金托、玉碗、金碗盖三部分组成。托较高,下足圈筒式,下粗上细,其外饰凸起的勾莲纹和数排如意纹,并嵌有松石海棠花、如意云。足上为圆形托盘,边沿饰连球纹并嵌松石边线,盘内壁开光,开光内饰缠枝纹并嵌松石花。盘中部泛起圆形碗座,其壁錾勾莲纹并嵌松石梅花。碗为白玉质,洁白如脂。圆形撇口,外壁素无纹,内壁琢藏...
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华艺术宫协办的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暨第五届白玉兰美术奖开幕仪式及颁奖典礼23日在上海举办。 上海美术大展从2001年启航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作为上海美术界的重要展览品牌,上海美术大展规模、声势、质量日益提升,影响力辐射全国。本届美术大展自5月征稿工作启动以来,受到了艺术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参评作品1300余件。...
宋代 寿衣沁白玉墨床宋代 数月前,Y君于日本拍下了一件白玉墨床。拍品的尺寸为长6.2厘米、宽4.9厘米、高0.7厘米。墨床是用来放置墨锭的小器具。由于墨锭在使用的时候一头带有墨汁,为防止墨汁污损书案或纸张,在研墨间隙需要有地方搁置,于是这种供临时搁放墨锭的器具因形状如床而得名叫墨床。 有观点认为,作为文房专用的墨床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但这种被认为不会晚于宋元的小器物在市面上根本就看不...
高26.5厘米,玉为新疆叶尔羌所产,温润滋泽。整器随形而雕,器身山间菩提树下,仙洞之中,第十六罗汉——阿必达尊者靠壁而依,一手持卷,一手垂于膝上,静坐入定。画面琢磨细腻,注重层次,可谓清代宫廷玉雕山子之精品。 此器在北京翰海2014秋季拍卖会中,以805万元成交。
太湖石久享“千古名石”之盛名,其造型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此器周身孔洞自然,起伏之间独具魅力。底座为清代汉白玉圆形须弥座,须弥座源于印度佛教,象征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有独尊与稳固之意。西泠印社2014年秋拍成交价494.5万元。
古代人们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被称为“笄”,发笄的形式多种多样。自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开始就已经有了陶笄、骨笄,表明这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束发固冠的头饰。自殷商之后,骨笄成为普遍使用的饰物,而且越发精美。由于历史的原因,笄离我们相对较为遥远,而簪和钗却是我们所熟知的。簪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 秦汉时期的发饰有玉簪、钗、步摇、华胜等。其中簪的制作工艺更加丰富多彩,...
在首都博物馆“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的玉器展柜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用和田白玉籽料随形雕琢制成的宝贝——三螭龙纹韘形佩,因其材质珍贵、形体硕大、纹饰精美、存世罕见而备受观众青睐,更被有关文博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然而你可知道,它竟然是踩出来的! 这件来自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玉佩,长10.3、宽5.5、厚约2厘米,取料为和田白玉河所产一级白籽料,不规则,略呈琵琶形,局...
清宫传世的白玉制品聚集了当时各类雕刻制作工艺,如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线雕、减地、阴刻等等,除以白玉雕制单体器物之外,还有连缀器、镶嵌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白玉的表现功能。如意是清宫最盛行的赠礼之物,由于美玉十分珍贵,宫廷中曾流行木柄三镶如意,而这类镶嵌如意上的“三块瓦”有许多都是由白玉镂空雕刻制成,清代中晚期此类器物盛极一时。 沈阳故宫珍藏的白玉藏品绝大多数都是清宫制造。有一些曾为皇...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佛手香橼、蜜罗柑、福寿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要产于闽、粤、川、浙等省,以金华佛手为最,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 多年前,笔者初入收藏时所得的第一件玉器,便是清代白玉雕佛手(见图)。其整体圆润卷曲,造型为佛手果形式,果实如拳,开张如手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悟出这佛手的雅趣。 佛手雕刻有佛手果和如来佛的神手二种表现形式,除白玉质地外,明清...
觚,古时为酒器。明清时期各种质地的觚形器,均用作插花、陈设或者供器。造型多为侈口外撇,腹微鼓,腹径小于口径,胫直底微丰,长度与上颈相若,仿古铜觚式样。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喜爱和热衷于插花艺术的文人,把插花称为“案头清供”,置于案头,正符合古人热爱之气氛,令人若得于己,可追古之意趣,廉洁自身。 白玉花觚,清乾隆时器,高27.2厘米,径14厘米。菱花口,菱花底,呈花瓣式。玉质白润,冰肌玉骨,掏膛底,...
唐,高6.4cm,口径4.9cm,腹径7.5cm.清宫旧藏。 罐由白玉制成,圆口,鼓腹,圈足,足壁镂雕3个方形孔。器表等距饰有3天鸡,作展翅直立状,圆雕头部,翅膀与爪浮雕于器身,以阴线刻出羽毛纹理,线条简洁流畅。清代的天鸡外形特点为前有卷须,后有垂凤尾。此器上的天鸡图案造型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形象,除双翅着意刻画外,凤尾、 卷须尚未出现。如此形状的唐代天鸡作品非常少见。
我国素有东方玉国的美称,古人爱玉,由来已久。6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去探访该馆的一件先秦玉璧绝品――龙纹白玉璧。 说起这件玉器珍宝,该博物馆副馆长刘社刚如数家珍:“龙纹白玉璧采用上好的和田白玉制成,全器直径19.1厘米,色白而略泛青,晶莹透润,玉璧两面均饰有变体抽象的龙纹,纹饰大方流畅而富有动感,制作十分精细,工艺非常考究。” 在这件珍贵的文物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身世呢...
针对有网友发文质疑故宫慈宁宫、乾清门附近的室外鎏金文物原有金属栏杆都被换成了汉白玉栏杆,认为新的栏杆与故宫旧有栏杆风格接近,容易让观众产生这本来就是故宫建筑原貌的错觉,破坏了宫殿建筑原有风格。今天故宫博物院特别发布了情况说明。 据记者了解,故宫博物院此次更换的石材栏杆,设置于慈宁宫区域、乾清门区域。更换目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室外文物,并吸纳观众来信意见形成。由于有部分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会越...
近日,有细心的游客发现,故宫慈宁宫正门处、乾清门两侧的金属栏杆被换成了新制的汉白玉栏杆。由于新换栏杆与故宫原有汉白玉护栏十分相似,引发了一些网友对新制栏杆是否破坏故宫建筑原貌的议论。 故宫破坏文物景观?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真没想到故宫能干这么破坏文物景观的事。”文中提到,故宫慈宁宫、乾清门附近的原有金属栏杆都被换成了汉白玉栏杆。网友质疑,新的栏杆与故宫旧有栏杆风格接近,很容易让游客...
3月15日,记者获悉,随着南京市历时三年多的文物摸底普查,在最近公布的2.48万件/套“新宝贝”中,江西宜春市高岭土烧制而成的“白玉”城墙砖被认定为文物。 说到城墙砖,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但这次在南京被认定为文物的一块明城砖,却不是像城墙上绝大多数城砖一样呈青灰色,而是洁白如玉的白色城砖。 这块白色城砖产自明代的“袁州府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砖体长40厘米、宽11厘米、高20厘米,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