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铜器 “林州市龙源世家住宅小区建设工地发现战国古墓群,目前,文物部门已挖出了一大批青铜礼器。”昨天,读者常先生打热线说,在出土的数百件珍贵文物中,仅战国编钟就有3套20余件。 大水晶环十分罕见 当天上午,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个战国墓群位于林州城东北部,墓葬排列密集,皆为中小型土坑竖穴墓,多数为东西向,深2至9米不等,墓葬面积3至20平方米,总面积2000多平...
近日,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牛头岭原湘潭县瓷厂工地发现战国古墓群,当地文物部门正在发掘。考古人员从该古墓群的一号墓中挖出了铜砝码、琉璃璧、陶鼎、陶敦、陶壶等23件战国晚期重要文物,其中包括一把保存相当完好的青铜剑和一组3件湘潭最早的珍贵铁器。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楚越文化的交融和长沙、湘潭古城的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 经专家初步考证,这是一处战国晚期的楚国墓葬群,共有6座墓葬,距今至少在2200年以上...
湘潭县6座战国古墓开始发掘,为研究楚越文化交融提供证据 湘潭建县始于唐朝天宝年间,此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没有明显的史料记载。昨日上午,湘潭市文物考古人员对湘潭县易俗河牛头岭附近的一座战国古墓群进行发掘,一些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这段历史、楚越文化的交融和长沙、湘潭古城的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 据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盛兆华介绍,这6座古墓都是去年发现的,地处建筑工地。文物专家经过调查勘探后,昨日上午开...
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近日在武康镇长安里紧靠武洛公路处,发掘了一处战国古墓葬。在出土的一批陪葬陶、瓷器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数件仿兵器、工具的青瓷,这在国内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 墓葬位于一处称为梁山的山顶上。与以往发现的战国土坑墓不同的是,墓室在基岩上开凿而成,这种石坑墓工程量远大于一般的土坑墓。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判断,战国时期这种在基岩上开凿墓室的做法,在省内还是首次发...
土台上面发现的盗洞 土台周围发现的陶鬲碎片,进一步佐证了古墓年代 专家初步判断:这个四方形的土台是战国时期的古墓 莱西市大架山中发现了一座战国古墓,更奇怪的是古墓上面还有一个深约7米的盗洞。昨日上午,莱西市文化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考察,发现墓穴周边散落有战国时期的陶鬲(lì)碎片,而且盗洞并没有挖掘到真正的墓穴,工作人员据此判断战国古墓还保存完好。 报料:有人用...
现场发掘出的三件青铜器:斤(左)、钺(中)、带钩(右) 小田溪战国墓群位于涪陵区白涛镇乌江西岸一个小山坡上,面积8万平方米。从1972年起,重庆市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先后在此进行了4次发掘清理和一次中日联合物探工作,共发掘清理墓葬9座,出土大批战国时期珍贵文物。 2002年9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小田溪墓群进行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战国墓葬10座,汉代...
近日,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工地发现古墓群,随着当地文保所工作人员的进一步发掘,9座战国晚期古墓重现天日。经考证,该古墓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是宣化继去年发现战国古墓群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11月1日,宣化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在位于宣赤路的宣化县行政征稽综合楼施工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了9座古墓。墓葬大多为竖穴土坑,少数墓有墓道,其中一座古墓为合葬墓。经文保人员初步分析,此墓群并非家族墓,入葬时间先...
2003年,西安在考古发掘中,出土26公斤西汉美酒,轰动全国。今年11月8日,陕西白水县在抢救性发掘一处被盗墓贼光顾的战国古墓葬时,在一个密封的青铜壶内,发现约2公斤的神秘液体,开启壶盖尚余酒香。专家初步断定,神秘液体系战国美酒,目前已送京鉴定。 据介绍,这个青铜壶高约30厘米,壶口被一个木塞密封。考古人员将壶内液体分装,共盛满4个玻璃器皿,液体色泽红润,就像现在葡萄酒的色泽。
近日,继忠县中坝遗址全面完成发掘之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又一抢救性遗址——忠县半边街遗址圆满完成田野发掘工作,共发掘近300座战国墓,出土文物总量近1万件。 记者从北京大学三峡库区文物考古队了解到,忠县半边街遗址位于该县县城长江边上一块台地上,和该县著名的中坝遗址相连。从1994年起,该考古队就展开了对半边街遗址的发掘工作。至今为止,该遗址发掘出房址、灰坑、墓葬、灰沟、窑、灶等遗迹,发掘总面积达2...
昨日,继忠县中坝遗址全面完成发掘之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又一抢救性遗址———忠县半边街遗址圆满完成田野发掘工作,共发掘近300座战国墓,出土文物总量近1万件。 记者从北京大学三峡库区文物考古队了解到,忠县半边街遗址位于该县县城长江边上一块台地上,和该县著名的中坝遗址相连。从1994年起,该考古队就展开了对半边街遗址的发掘工作。至今为止,该遗址发掘出房址、灰坑、墓葬、灰沟、窑、灶等遗迹,发掘总面积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