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寻访通济门遗址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城市记忆” 高松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城市记忆” 舒克 因为64张蓝底白字的老门牌,南京下关的宝善街,以它近百年生命背后的城市变迁史,曾一度在北京的一个展览中收获一票粉丝。门牌的收藏者,就是“南京城市记忆民...
湖南省常德市一建筑工地近日发现大量古币,引来众多人“寻宝”。警方现场制止并提醒大家,挖掘和私藏古币行为涉嫌违法,将进行追缴。 据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介绍,常德市柳叶大道西延线的一处建筑工地发现大量宋代古币,周边群众闻讯后纷纷前往挖掘。 公安机关22日接警后赶到现场处理,联合常德市文物局、当地政府对民众私自挖掘行为进行制止。同时,对哄抢古币的群众进行法律宣讲,告知其出土文物属国家...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江都花园不远处的河边上,这里正在进行着施工,而在8月22日,工作人员在挖掘山石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处墓葬。得知消息后,有关部门紧急赶到,并联合小市派出所对墓穴附近实施保护。 泸州市龙马潭区文物管理所所长赵琼告诉记者:“8月23日就到这里来,然后就要求施工方停工。给市博物馆、给市文新广电局的文物局联系了过后,我们就进行抢救性的清理发掘。” 对于发现的两个墓穴,由于...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一考古工地惊现神秘贝壳堆,引发众人猜测,有人认为是古人祭祀所用,有人认为是用来招财聚宝。16日,湖北省考古专家研究后认为,该贝壳堆并没有特殊意义,应该是当地居民生活遗留物,见证了当地群众生活习俗,说明古人也喜欢吃“海鲜”。 今年6月,为了配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襄阳市文物考古所在该市襄州区古驿镇宋湾村发现了一处大型墓葬群,发掘出土了青铜盘、青铜勺、青铜带钩及大量...
16日记者从历城公安分局获悉,鲍山派出所之前确实接到了该工地项目工作人员的报警,称发现了古墓。随后警方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历程警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后,工作人员拨打110报了警。随后历城公安分局鲍山派出所的民警赶到工地,经现场勘查,发现确实挖掘出了古墓,因警方对古墓如何正确保护不专业,民警帮助联系了古物保护部门。“民警在现场并没有发现古墓内文物被盗的情况,也没有立...
连日来,市文广新局对镇丹高速公路孙家村等多处考古工地进行了安全检查。 根据近期召开的省文物局半年工作会议要求,我市加强了考古工地安全工作,市文广新局迅速对各个考古工地开展安全检查。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的考古工地主要有抽水蓄能电站、连淮扬镇铁路、镇丹高速公路3个大的项目,市文广新局将在近期对其他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考古工作的有序进行。
7月22日,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协办的“考古讲座走进建设工地”活动走进中铁隧道集团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土建5110 标项目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带去了《文物保护法规基础知识》专题知识讲座及“重庆文物保护专题成果”展览。这是该院公众考古“考古系列讲座”活动第一次走进建设工地,得到建设方和华岩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 一边是轻轨五号线建设项目进行得热火朝天,一边是...
为配合贾汪境内一大型工地建设,徐州博物馆从今年4月份起,对该工地范围内的三处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三处墓葬群位于310国道北侧、贾汪镇泉河村与官庄村北侧的山麓及两山之间的坡地上,自东向西由小洪山墓地、石猴林墓地、土龙山墓地三处汉墓群组成,相距不远。 经过连续多日发掘清理,小洪山汉墓群考古发掘目前已经结束,石猴林、土龙山两处汉墓群发掘正在进行中,现出土了一批很有特色的陶制明器以及几...
一座古墓重见天日,16件沉睡了两千余年的文物完好无损出土。昨日记者从合肥站获悉,6月25日下午,在寿县古城的商合杭高铁施工工地,考古人员已清理完这座西汉墓葬,工地又恢复往日机械轰鸣。 6月17日13:20,在八公山下,距寿县古城墙仅1公里处,正在进行桥梁墩台施工的中铁八局商合杭铁路站前十标项目部的施工人员在开挖至地下2米深处时,突然发现一块石头,初步清理后发现石头上有文字,此墩台和临近施...
检查土墩积水情况(道路右侧为土墩) 为支持长兴图影龙之梦乐园建设项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建设区所在的碧岩村土墩墓群进行紧张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近日,湖州地区连降暴雨,发掘工地毗邻太湖,受涝严重。为了保障工地安全,考古工作人员随时关注气象预报,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工地防洪安全工作。 在预报连续性强降雨来临之前,首先,加深工棚和土墩周围排水沟,以通畅排水,防止大量积水。其次,加固工棚,加强...
记者4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单位5月至6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工地上发掘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遗址。 这次发现的遗址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人工湖摩诃池的西北角遗址,是继2014年发现并确认摩诃池东南界之后的第二次重要发现。 摩诃池为梵语,翻译过来是“广大有龙”的意思,存在的年代从隋唐至明代,曾是古代成都著名的中央公园和皇家园林,许多史料文献和诗文辞赋都对摩诃池有...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早在1000多年前,摩诃池就让诗圣杜甫等众多文豪泛舟池中,“沉醉不知归路”。摩诃池为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广大有龙”的意思,2014年,池子的一隅在成都体育中心被发现,结合史实,专家推断这个池子至少上千亩。 近日,随着成都市青龙街附近工地考古发掘的结束,考古专家在这里意外发现了摩诃池的西北角,并且发现了一段80多米长的城墙遗址。这次发掘,对古代成都的城市坐标...
2016年6月28日上午,南郑一施工现场开挖出一钟形铜器。接到报告后,圣水镇政府、圣水文管所、汉中文物考古队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使得青铜编钟得到及时保护。 据考古专家测量,青铜编钟文物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5公斤,初步鉴定该文物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目前青铜编钟已现场交由汉中市文物考古队带回圣水文管所暂时妥善保管,近期将委托省文物中心进行修复和研究鉴...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昨日,记者获悉,6月11日起,圆明园将再次推出“公众考古”,让市民与西洋楼远瀛观考古遗址亲密接触。同样从明日起,北京市还将在圆明园正觉寺内展出《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等四项展览,讲述北京市保护文化遗产的故事。 隔栏观考古 看洛阳铲什么样 6月11日将迎来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156年前被八国联军付之一炬...
2015年6月13日,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养雀笼”作为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 “中国文化遗产日”揭考古神秘面纱,还将展示考古工具;另推四项展览讲述保护文化遗产的故事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昨日,记者获悉,6月11日起,圆明园将再次推出“公众考古”,让市民与西洋楼远瀛观考古遗址亲密接触。同样从明日起,北京市还将在圆明园正觉寺内展出《北京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