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在墓顶部进行挖掘。本报记者张学江王钊摄 10月29日,本报报道了兰州市和平新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座明代古墓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9日,在兰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古墓墓顶已被揭开,墓主人身份也基本确定。 29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时,兰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和几名建筑工地工人正在墓顶上进行人工挖掘。现场挖掘出两块墓碑,由于文物局工作人员看守严格,其中一块墓志铭碑刻无法看到。从另一块墓...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 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曾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他也是明清以来在京任职...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曾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他也是明清以来在京任职级别最高的南阳人。他去世后谥...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 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曾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他也是明清以来在京任职级别最高的南阳人。他去...
顺着蜿蜒的五虎山道,绕过静远幽深的居士林,72岁的梅州大埔人罗书礼面对着空旷的荒地,心里既期待又担忧。 去年3月,一位朋友告诉他,清朝康熙年间殁后获追封少师兼太子太师、在金庸笔下的《鹿鼎记》中被演绎为“铁丐”的吴六奇,其墓碑被搁置于五虎山脚一个工棚的荒草丛中。 自发致力于大埔野外文物发掘考证多年的罗书礼,既希望找到墓碑,又希望找不到,他害怕自己看到的是一块已被损坏的文物...
重庆市万州区近日发现21块抗战阵亡官兵石质墓碑。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21块墓碑地处万州区新田镇涪溪口长江南岸消落带,其中一部分墓碑裸露在堡坎周围的沙滩上,另外一部分散落在堡坎下游200米处的沙滩上,分布面积约600平方米。 据了解,万州区新田镇涪溪口在抗战期间有一座伤病医院,前线受伤的士兵转移到此进行治疗,不少医治无效死亡的士兵就掩埋在医院不远处的江边,形成一座简易的抗战阵亡官兵...
湘潭被盗墓疑似墓碑现身 湘潭市九华经开区响水乡昭潭村烟山组一王姓墓被盗了!湘潭秋瑾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刘湘光认为,此墓系秋瑾丈夫王廷钧之墓及秋瑾的衣冠冢。 9月5日,这个说法遭遇质疑。村民爆出家中存有“原属该墓的墓碑”,碑铭:“皇清诰封一品夫人王母屈太夫人之墓”(右图)。 湘潭博物馆副馆长盛兆华保持了“此墓系王家之墓,但系王家何人还待考证”的...
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据媒体报道,有网友爆料,在北京市朝阳区星火西路旁,发现两座老石碑,是区级文物普查登记项目,但墓碑却在一片荒草地里,周围有厕所和垃圾楼。网友呼吁有关部门妥善保护。27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以下简称“朝阳区文化委”)相关方面负责人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采访,就相关话题给予了回应。 据介绍,上述墓碑为明代官员常遇春后代常汝贵的家族墓碑。两通常氏墓碑是朝阳区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