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听王府被列入杭州文保单位。记者 李忠 摄 小营巷61号,如果没有墙门外矗立的石碑,这里可能很少有人驻足。 藏在深深墙门大院内的,是太平天国听王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几天,曾经居住在听王府老墙门内的20多户居民正忙着搬家——不久前,上城区小营街道启动了太平天国听王府整治工程项目。截至目前,20户居民签订了草签协议,先期搬走的居民家门口,已经贴上封条。 这也意味着,这座有着...
为纪念“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提出 4年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习主席提出的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交流合作与产业对接”的重要指示,中国官窑研究会携手中国青瓷泰斗叶宏明大师与龙泉御芳青瓷创始人周绍达共同打造 《一带一路· 瓷韵凤凰尊》。七月《一带一路·瓷韵凤凰尊》发布会即将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举办。 《一带一路·瓷韵凤凰尊》上节呈天圆喇叭形,上飘天...
中国嘉德2017春拍将于6月19日在京开槌,数千件艺术品涵盖中国书画、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等多个门类。中国书画依然是本季拍卖的重点,黄宾虹《黄山汤口》、李可染《雄关漫道》、潘天寿《耕罢》等宏幅巨制尤为瞩目。其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则立足于本土艺术,推出吴大羽、罗中立、朱德群等艺术家的耀眼之作。
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官桥村西侧,东距田螺山遗址约1公里。 2013年冬,在宁波舜龙胶管有限公司土建地质钻探土样中,采集到碎陶片、残骨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大量蚶、牡蛎、螺等海产贝壳最为引人注目,为浙江史前考古所未见,是一处全新的文化堆积。 2014年4月,进行考古钻探调查,遗址呈南北向椭圆形分布,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深度距自然地表7——8米,厚度在1米左右,年代距今820...
重现昔日滨江纺织业的纱厂廊架栈道 黄浦江畔,上海船厂码头的钻焊平台被改造成亲水的露天表演广场。杨树浦水厂外,一座临水望江、似舟似桥的景观栈道凌于水上。家住杨树浦路的老居民惊喜地发现,家门前多了8条由北向南走到滨江的道路。 再过一个月,杨浦滨江南段位于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上一个个重要节点将陆续打通。滨江贯通的背后,不仅有大体量的建设工程,还有精细化的调研项目,细到每幢厂房、每根拴...
近日,为配合杭温铁路一期工程建设需要,永嘉县文广新局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签订考古挖掘协议书,即将对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坦头坟山窑址展开抢救性考古挖掘。 坦头坟山窑址位于永嘉县三江街道瓯窑小镇龙下村坦头坟山山麓,窑址出土文物烧制时间约为唐至五代,是瓯窑窑系典型的代表性窑址,1983年被列为永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今年初,省文物局局长柳河、省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
老窑瓷博物馆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老窑瓷鉴赏知识,让广大社区居民了解中华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素养,由北京市西城区社会建设办公室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承办的文物专家进社区——老窑瓷系列讲座活动即将开展。 本次活动将邀请著名瓷器专家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老窑瓷知识讲座,讲授老窑瓷的历史、烧造技艺、分类及鉴赏等相关知识;除老窑瓷知识讲座...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4月12日在北京揭晓。在此之前,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初评结果已于3月9日公布。据悉,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13张,收到有效选票185张。根据投票结果,排名前25项入围终评。其中,得票第一的项目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获得179票,第25名的得票数为91票。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鸟瞰图 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20...
香港私人矿石收藏家即将首次集体向公众展出珍贵珍藏,以突显大自然美丽的瑰宝,并向公众介绍矿物收集的乐趣。市民即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逾200件来自多位本地收藏家各具特色的私人收藏,是本港历来最大型的同类展览。香港大学(港大)许士芬地质博物馆联同香港矿物学会,将于2017年3月3日(明天)至8月31日期间,在许士芬地质博物馆举办「香港矿物家收藏」特备展览。多名收藏家逾200件珍贵矿物将展出。 ...
网络配图 由濂溪区政协组织编辑影印的《旧拓李北海东林寺碑》一书,日前已由江西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抢救了一桩即将消失的文物。 《李北海东林寺碑》是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七月十五日佛教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修葺一新后,特请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写的。是九江地区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碑文献。该碑既是李邕书法中的上品,也是东林寺文物中的稀世珍宝。但可惜的是原碑于元延祐七年(公元13...
山西大同古称平城,曾是北魏王朝前期都城。记者从大同市博物馆了解到,1500多年前北魏孝文帝时期建造的“明堂辟雍”南门遗址一月中旬将对外开放。届时,游客可以一睹北魏“明堂辟雍”局部的风采。 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其中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祭天祀祖的场所,辟雍是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渠。 北魏“明堂辟雍”遗址位于大同古城东南约2.5公里处,建于北魏...
路过太原长风商务区的人都有印象:商务区西南角,矗立着5个倒圆锥体建筑,通体红彤彤的,特别像5个方便面桶。呵呵,这是个什么东东?这就是长风商务区最后开放的标志性建筑——太原博物馆。寒冬腊月,长风商务区行人稀少,太原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安装文物介绍板,微调展柜位置,测试互动触摸屏……目前,太原博物馆筹备开馆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待消防验收结束后,即可试运行开放。太原人家门口的博物馆究竟有哪些宝贝...
白阳道人,出生皖萧县,善雕塑,精书画;曾受教于刘开渠先生,在云台山筑同碧堂顿悟深诣,中国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委员,北京和苑博物馆签约画家,燕京华侨学院教授,美术系副主任。白阳道人是一位颇具灵气的水墨艺术家,他以细腻深刻、内敛、又极具张力的艺术风格默默耕耘,他作为一个画家,又以淡泊,不张扬,勤奋以及对艺术一如既往的挚爱,在日益浮躁的书画艺术圈里特立独行,几十年中他和书画相依相伴,一起抗拒着寂寞的侵袭,...
“乌铜走银”是云南古老的手工技艺,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然而如今却也濒临失传危机。 何为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乌铜融为一体,再经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