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岫岩玉因玉质美丽而名列榜首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岫岩山清水秀,宝藏遍野,以盛产岫岩玉闻名中外,曾经在两次“国石”评选中,岫岩玉名列榜首。岫岩玉晶莹温润,玉质细腻,颜色多样,有耐高温性和搞腐蚀性,可雕性和抛光性好,具有极其美丽的“巧色”。据考古发现,岫岩地区在距今 1 —— 2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 年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
日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位列其中。旧址位于南京军区大院内。69年后的今天,晨报刊登了当年受降仪式旧址,还原了那段对中国人民极富意义的历史时刻。 稿件见报后,有不少南京市民来电询问,是否可以参观这处带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晨报记者昨天求证获悉,由于旧址坐落在南京军区机关大院,具有保密要求,如今作为军史馆,并不对地方开放,只在建军...
印章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符号标志,在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的文牍、典籍、信札、书画上,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印章,不但印文各异,印体的材质和形象也是五花八门,它们不仅是一种个性的象征,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与文化。 印章起于何时?从现存的印章实物来看,我们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从文献资料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已经有了关于印章使用的记载。那时的印章通常称为“鉩”(玺,音同玺),有官鉩、私鉩之分。在...
印章,又称印。起初,印章代表相互间的诚信,用于商业来往,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人的凭信器物,成了社会部门诚信权威标志。 印学界认为,中国最早的印章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三代无印”的说法。据考证,到汉代,印章开始成为文房清供为文人所玩赏,后来变成了书法绘画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内容。 印章的材质有很多种,有金属类,如金、银、铜等金属印;有各类玉印、琥珀印、玛瑙印、珊瑚印、碧玺印;各种牙角印,陶瓷...
刻制一枚印章的印材多种多样,有玉、石、牙、骨、角、晶、竹、木、金属等,但以各种石材居多,市售最多为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故名。其石色以青色居多,其中较为著名的封门青最为名贵,是制印的上品。据云,元人最早取用的花乳石可能即为青田石,可谓历史悠久。封门青产自青门坑,此类印石常常伴生于顽石之中,难得有大块。干隆下江南时,有臣献十公分见方对章,干隆得此印脸上笑开了花。封门青石质细腻...
一幅好的书画,在艺术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鉴赏: 一是画的本身,如风格、构图、笔墨、色彩。 二是落款,如位置、字体、大小,与画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书法水平。 三是印章,如风格、大小、流派、阴阳文印章的搭配、盖印的位置、文字的正确与书画的统一。 一个全面的画家,应该有书画的理论,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而且具有娴熟的技法。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等。...
田黄石,简称“田黄”,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属于寿山石中的珍品种类。田黄石有着独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田黄石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经开始采集田黄石,至明清时期田黄石盛名于世,当时达官贵族、文人雅士以收藏田黄石为荣,竞...
黄牧甫印 邓尔雅印 黄牧甫刻 兽钮印章 刀下功夫尽显风流才学,方寸之地能容博大文化。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中国印、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印章这一古老的篆刻艺术,在最近几年又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相比于江浙、北京、河南等地,广东篆刻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按照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的说法便是,不管是历史的延续还是当前的审美趋向,都有其别开生面的特性。在他看来,在全国...
中国书画区别于西方的特征之一,就是作者不单题款署名,还要钤上一方篆刻的印章。书画若龙,印章点睛。这一点,可谓“华夏之独”(鲁迅语)。 书画作品上的印章,除用于鉴别真伪外,还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清代著名画家吴昌硕认为:“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印章佳者如画龙点睛,使书画作品增色增辉。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荷花倒影》图,画艺十分精妙。夏日池塘水面...
近日金石印坊的篆刻师西山先生篆刻了一方内容为“江南style”印章,“江南”二字篆法洒脱,看似翩翩起舞,不失典雅,英文style流畅自然。这方印融合了肖形、篆字、英文三种形式,象个大杂烩,但却不会显得不伦不类,确属不易。内容搞怪有趣。这方印章为圆形朱文印,左上角赫然刻着鸟叔骑马的卡通形象,而右边为江南二字的篆书,最下方为style英文,别看内容搞怪离奇,但章法布局似乎也别具一格,至少非常夺人眼球,...
制法 这里的制法包括古代铜印的文字的祷出或刻出方法,印钮与印体的连接以及印面、印体的尺寸大小等等。古代印章中文字的出现不外乎三种方法:铸印、镬刻,或笔划焊接。就古代印章的主流(大宗)青铜公印来看,其印面的文字在秦汉时期多为阴文凿刻,少量为直接铸印。隋唐时期,印面文字由阴文变为阳文,采用铜丝盘条焊在印面上,也有少量的祷印。宋代以后,基本上都是直,出的阳文。从时代上看,阴文和阳文的变化,凿...
中国印章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一般研究者认为大致在春秋战国之交。这种说法过于保守,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制作、使用已经相当成熟。若以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一方饕餮纹铜玺为现今所能证实的经考古发掘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印章的话,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以前。 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与书画的联姻则相对要晚得多,而这也影响到今日书画家用印的实践。纸张发明之前,人们以竹、...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韩期间,美方还向韩方归还曾在朝鲜战争时期被美军从德寿宫非法走私出境的国玺和御宝等共九枚朝鲜王朝印章。 九枚印章中最为珍贵的是大韩帝国的国玺“皇帝之宝”。该印是以1987年“大韩帝国”宣告成立为契机制作的,象征着高宗皇帝的自主独立意志。 此外还有朝鲜王朝第27代王、大韩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纯宗(1874-1926)为了其父亲,即大韩帝国第一代皇帝高宗(1852-1919)于1907...
齐白石刻芙蓉石叶浅予自用印 印章在中国的起源很早,凡有文字可查的年代都有印章的存在,逐渐发展成为金石文化。从明代开始,被深深打上私人物品烙印的印章,长期以来只是杂项类文房品种中的一个收藏小类别。如今集印章材质、工艺和名人效应于一体的印章逐渐被更多收藏者所关注。 石材辨识、印文考证、珍品稀少,是印章收藏者的三大难点。古时印章用过不少名贵材质,如象牙、黄金、白玉、犀角、田黄等,这些印章是帝王皇族、...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杰出的艺术大师,也是篆刻艺术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传承者,对近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吴昌硕在诗、书、画、印方面的成就,超越了自明清以来的所有先贤,成为中国近代篆刻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1913年杭州西泠印社成立,德高望重的吴昌硕也被公推为首任社长。今年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从各大拍卖行公布的春拍专场来看,围绕吴昌硕精品开设专场也已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