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手持绣春刀,身穿飞鱼服是锦衣卫的两大标志。虚拟合成图 考古人员正在挖掘的双室墓穴。 李海勇 摄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龙门客栈》、《侠女》到90年代的《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再到2010年的《锦衣卫》,香港武侠总爱围绕着明朝锦衣卫那些事儿拍个不停。锦衣卫这个当时的秘密情报部门,脱离于正常的行政、军事体系之外,所以才引起更多人关注。昨天下午,在南京市林业大学一处正在开挖中的锦衣卫墓穴...
手持绣春刀,身穿飞鱼服是锦衣卫的两大标志。虚拟合成图 考古人员正在挖掘的双室墓穴。 李海勇 摄 新华网南京4月19日电(记者蒋芳)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近日在南京林业大学附近发现一座明朝双室墓,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叙及其妻周氏之合葬墓。考古专家初步分析认为,该墓靠近徐达家族墓,且明朝锦衣卫身份尊贵,因此不排除墓主人是徐达后人的可能性。 据考古人员介绍,首先发掘的左边墓室...
(记者 祁凌霄)一本民国九年修撰的唐朝宰相、地理学家贾耽族谱日前现身河北省南皮县。 书中录有《贾耽传》,唐朝中书侍郎权德兴写的《耽公墓铭》,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写的《耽公东都留守制》,王安石题《魏公耽遗像》以及李题《赠黄中公神童及第》等文字,对研究沧州历史及贾氏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南皮县贾氏祖谱》是在南皮县潞灌乡凤翔村72岁的村民贾国晏家发现的。贾耽系南皮贾氏三世祖,曾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的礼部尚...
图①为考古发掘现场。 图②为北宋晚期墓葬出土的镏金银鱼。 图③为北宋晚期墓葬出土的镏金银簪。 图④为北宋晚期墓葬出土的铜钱。 古明州重要水利设施长春塘遗址再现南塘河东岸,为研究古代宁波水陆交通、水利工程设施和城市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同时出土一座北宋晚期墓葬。 记者昨日获悉,为配合南塘河历史街区南郊路甬水桥区域建设工程,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1月至3月,对位于甬水桥东、南...
(记者 冯源)最近在巴金故居发现了大批珍贵文献,极具价值,这是记者从15日在杭州结束的巴金故居首次专家咨询会上获悉的。 巴金笔名知多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巴金一生用过多少笔名,需要仔细统计。 在巴金故居,工作人员找到了一页泛黄的信纸,巴老记下了自己使用笔名的历史:李芾甘、芾、甘……仔细一数,有26个。 “巴金”这一大家最熟悉的笔名,第一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在...
甲胄线绳依然可见 皮甲在墓穴形状,右侧为头部 巨大的陶鑑 ●六安战国墓发现精美皮甲和宝剑 ●南墓主人或是“省部级”戍边大将 ●有望入选国家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昨天,六安战国墓发掘再现惊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宝剑,一套完整的战国皮质甲胄,都是安徽考古史上不多见的珍品,加上之前出土的武器,或可证明墓主人生前是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这些剑胄的出土,似乎让人...
考古人员说,从墓砖的纹路来看,有一定的年代了。 奚振海/摄4月14日,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和灵山县博物馆考古人员经过仔细挖掘,从灵山县平山镇的一座三国时代古墓里,挖出两块拇指大小的瓷片。考古人员说,该墓旧时已被盗挖一空。该古墓址被发现于平山镇新庄小学的球场工地上。4月2日傍晚,工人挖地基时,发现了一个穹型道坑。小学黄校长对记者说,他们发现道坑两侧砌着青砖,呈“×”形...
新华网合肥4月16日专电(记者 詹婷婷)记者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自从安徽省六安市一建筑工地4月初发现两座战国古墓以来,经过连日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在古墓中发现了镇墓兽、陶头木身俑、青铜六山镜等罕见文物。 这两座战国大墓呈南北并列分布。北墓椁长3.8米,宽2.9米,墓室开口长7米,宽4.24米。不远处的南墓椁长5.7米,宽达3.5米,墓室开口长和宽更是达到8.6米和6.2米, 据考古专家介...
昨天,六安战国墓发掘再现惊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宝剑,一套完整的战国皮质甲胄,都是安徽考古史上不多见的珍品,加上之前出土的武器,或可证明墓主人生前是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这些剑胄的出土,似乎让人们依稀看到两千年前江淮大地上那些金戈铁马。 据悉,如果开棺后能够找到印章、或者其他铭文等线索,结合史料印证墓主人的身份,则非常有实力入选国家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北墓发掘告一段落 珍贵铜镜全国罕见 截...
昨日,六安“战国双墓”南墓发掘工作进入现场绘图阶段,随着外藏室内积水全部排干,众多陶器、铜鼎、戈、俑、罐、壶、钫、洗、耳杯相继出土,以至于绘制文物位置平面图整整耗时两天,直到昨日下午才基本完成。今日,考古人员将对南墓外藏室文物逐一进行清理。而双墓的棺木将分别整体起吊,运往皖西博物馆新馆开棺。届时,所有文物将得到科学的提取和保护。 【文物撷英】 大陶鼎 多仿商周时礼器 ...
甲胄线绳依然可见昨天,六安战国墓发掘再现惊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宝剑,一套完整的战国皮质甲胄,都是安徽考古史上不多见的珍品,加上之前出土的武器,或可证明墓主人生前是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这些剑胄的出土,似乎让人们依稀看到两千年前江淮大地上那些金戈铁马。据悉,如果开棺后能够找到印章、或者其他铭文等线索,结合史料印证墓主人的身份,则非常有实力入选国家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北墓发掘告一段落 珍贵铜镜全国罕...
记者13日从江西省瑞昌市博物馆了解到,该市日前出土一件罕见的唐代22足青瓷砚台,系一村民在挖山药时挖出的。据介绍,4月8日下午,瑞昌市公安局桂林派出所接到一匿名者报案称,该市桂林街道办事处光明村一村民鄢某帮他人挖山药时挖出一件文物,有文物贩子愿意出50万元人民币购买。警方立即赶往光明村找到鄢某,随后将该瓷器送到瑞昌市博物馆进行鉴定。经瑞昌市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该瓷器产自唐代越窑,外观呈圆形,直径约...
2011年4月11日上午10:20分,接群众电话反映:中交二航局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三标施工队在安岳县李家镇先峰村十一组修建成安渝高速公路开挖基础时发现古墓,安岳县文物局立即派出文物执法大队及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调查。经勘查,该墓群属该县基本建设工程中发现的大型古墓群之一,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为确保该处文物安全和该标段工期,县文物执法大队与李家镇人民政府领导及成安渝高速公路川段三标负责人共同研究了...
经过4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路桥灵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近日有了重大发现:一个由整段树木掏空制作而成的“木桶窖”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据省考古所专家确认,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新石器时代遗迹 路桥灵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抢救性发掘,记者在现场看到,400平方米左右的发掘现场,总共有8个挖了近1米多深的探方。 新发现的“木桶窖”在T12...
(记者曹国厂)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建筑工人在邢台市桥西区一个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代墓葬。文物管理部门立即组成考古队前往调查勘探,抢救性发掘战国、汉、唐时期古墓葬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一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鸟柱盘,全国罕见。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考古队队长李军介绍,抢救发掘的5座墓葬中,战国墓葬3座,汉代、唐代墓葬各一座。3座战国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大,长约3.5米、宽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