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墙体内暗藏壁画,在文物大省山西不是罕见之事。近日,在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和长治市郊区古建筑杨暴宝峰寺内,文物工作者在墙体的泥层下发现了精美的古代壁画。 记者了解到,大同善化寺的壁画经过半年的泥层揭取、壁画清理、脱落壁画修复等一系列工作后,160多平方米的壁画已逐渐显露真容。壁画中有佛像、连环画故事和古代游人题记的“隆庆”年号等。文物工作者根据这些信息,初步推断绘制年代为明代,目前壁画还在修缮保护中。...
两千多年前闻名中国的西戎的东界在哪里?考古专家在陕西黄陵县首次发现一处大型戎人墓地,为研究西戎提供了重要资料。 为配合延安南门沟水库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建了南门沟水库考古队,从今年4月以来,对库区开始进行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共钻探战国时期古墓100多座,目前已发掘完了其中的80座,出土了一批非常重要的铜器、陶器、铁器等。 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邵晶说,这一批墓葬材料的出土,对整个陕北地区文化格...
图为现场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吴业园 摄 15日从江西星子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泽泉乡柏叶洪村发现一座400多年前的明代古墓,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较好的女性尸体及随葬品。 9月12日,星子县泽泉乡的柏叶洪村一砖厂在取土时,无意中发现一座古墓。当工人从被挖破的棺木里发现有尸体时,立即停止了挖掘。据当地村民介绍,当时这具尸体看起来没有完全腐化,旁边有些布料保存较好。 当地文物部门获悉后,紧急对...
近日,考古人员在阴山山脉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段发现一处距今5000多年前的人面岩画遗迹。考古专家称,这处数量较多、内容相似的人面岩画在先前发现的阴山岩画中较为罕见。 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刘斌介绍,此次发现的岩画分布集中,共计50多幅,刻在10多块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上。从图案内容和磨制手法等方面判断,这些岩画具有5000多年前早期人类的作画特点。刘斌说,最令人兴奋的发现是...
日前,科学家表示,在南非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名叫南方古猿源泉种的古人类,长相酷似远古猿类动物,它们拥有长长的胳膊,但是髋部与人类很像,它们生活在大约200万年前,被称之为猿和人类之间“缺失的一环”。 经过进一步的查找,他们又发现一具奔三的成年女性的骸骨,这些骨骼重73磅(33.11公斤)。经确定,这具尸骨和那具年轻男性骸骨属于南方古猿源泉种,其中"sediba"是“源泉”的意思。由于在这个洞穴里还发...
近日,考古人员在阴山山脉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段发现一处距今5000多年前的人面岩画遗迹。考古专家称,这处数量较多、内容相似的人面岩画在先前发现的阴山岩画中较为罕见。 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刘斌介绍,此次发现的岩画分布集中,共计50多幅,刻在10多块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上。从图案内容和磨制手法等方面判断,这些岩画具有5000多年前早期人类的作画特点。刘斌说,最令人兴奋的发现是一块宽...
根据资料记载所绘的南唐宫城示意图 南京户部街考古工地发掘现场,专家认为应该是千年前的南唐宫城遗址 南京户部街一处考古工地 让网友无限期待 寻找千年前的 南唐皇宫 勤政殿、朝堂、小殿、龟头殿、武功殿、内殿、寿昌殿……这些稀奇古怪的建筑名称都来自南唐皇宫。当年的南唐皇宫什么模样?昨天,有网友拍到南京户部街附近有考古队在勘探,因为在古代“南唐...
2011上海艺博会邀来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5家画廊携数千件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水彩、摄影、装置、陶瓷等艺术品助阵,喊出“艺术就是财富”的口号,倡导“收藏传承”、“投资理财”、“美化居室”、“礼品馈赠”四大艺术品消费理念。在CPI持续高涨、股市低位徘徊、楼市前景不明的当下,逛艺博会,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看看热闹,而是摩拳擦掌地想要淘上几件宝。行家给出的淘宝攻略却并非一味冲着升值空间而去:带着...
昨日,王泗镇一家酒厂在进行改扩建时发现了两个古代酒窖遗址,据大邑县文管所副所长刘红彬介绍,这是该县首次发现的古代酒窖遗址,根据现场判断,这个遗址属于明末清初时期。 昨日,记者在该酒厂看到,两个酒窖一个为圆形,直径约2米;一个为长方形,长约3米,宽1米多。这两个酒窖遗址一个是发酵池、一个是蒸馏灶,是酿酒过程中所使用的设施,在发现酒窖以后,有关人员对其进行了妥善保护。 该酒厂员工黄家湘介绍,几...
9月9日,雅安市芦山县芦阳镇振兴路一建筑工地上,工人在挖掘房基时发现一座东汉古墓,更让人惊奇的是,古墓内还有一具陶棺。 昨日,雅安市芦山县博物馆馆长唐国富称,该墓为东汉墓,距今1800年以上。目前,清理已经结束,在陶棺内发现了陶罐、陶俑、陶鱼以及摇钱树陶片等文物,其中陶鱼在雅安尚属首次发现。 出土东汉陶棺 现年70岁高龄的吴映高称,这座古墓原在他家自留地上,紧靠原芦山围城河,坐东向西,当地人...
苏州发现的第二把越王剑。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考古专家在苏州东吴博物馆内发现了第二把越王剑,这把存世已近2400年的青铜宝剑成为苏州东吴博物馆的又一件重量级文物,目前江苏已发现的两把越王剑均收藏在苏州。 据著名收藏家、东吴博物馆馆长陈凤九介绍,10多年前,他收藏了数把青铜古剑,其中就包括这一把,当时花了数万元。东吴博物馆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著名古文字学家曹锦炎来鉴赏,曹锦炎指出,这把...
考古专家调查发现,黄河以西的明代长城多数地方并非巨石厚砖,构筑绵延不绝的实际是因地制宜的夯土墙。 主持陕西省明代长城资源调查的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说:“考古调查发现,黄河以西的明代长城绝大部分都是夯土墙构筑而成。譬如陕西省境内明代长城基本以土墙为主,土墙占了长城全部墙体的87%,而沿伸到河西走廓嘉峪关的长城更是如此。” 据了解,明代长城与秦长城一样,都是中国北方修建的主要...
【新华社电】(记者 苏晓洲)湖南省炎陵县文物部门近期通报,考古人员在湘赣边境山区发现了一幢有170多年历史、至今还在住人的清代“集体安居公寓”,其建筑形制、质量和承载的特殊居住文化堪称经典。 炎陵县政府新闻办负责人张兴林告诉记者,炎陵县文物部门8月底在船形乡新生村山间,发现一个巨大的“U”字形古建筑。这座大屋有5个天井,拥有大小房间达44间。虽然经历长期风吹雨打,但青砖、陶瓦和杉木构建的房屋保存...
8月22日,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文物局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永恰勒岩画和布拉特岩画点巡视时,在徐永恰勒岩画西北方向约5公里处发现新的岩画群。岩画群分布长约500米,宽约30米的范围内,共有上百幅岩画。凿刻内容有人物、羊、牛、鹿和狩猎场景,是富蕴县区域内发现的一处内容丰富、相对集中的大型岩画群。截止目前,在富蕴县境内已发现岩画点19处。(阿勒泰地区文物局) ...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考古专家在苏州东吴博物馆内发现了第二把越王剑,这把存世已近2400年的青铜宝剑成为苏州东吴博物馆的又一件重量级文物,目前江苏已发现的两把越王剑均收藏在苏州。 据著名收藏家、东吴博物馆馆长陈凤九介绍,10多年前,他收藏了数把青铜古剑,其中就包括这一把,当时花了数万元。东吴博物馆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著名古文字学家曹锦炎来鉴赏,曹锦炎指出,这把剑上的鸟形图案其实是古老的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