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5日下午,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电视会议召开。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侯端敏代表济宁市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在济宁分会场上,侯端敏对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提出要求。 侯端敏在全省会议上发言时说,济宁市在全省率先提前半年完成文物普查第二阶段任务,第一家通过国家文物局普查数据汇总管理系统验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该市将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扎实推进文物...
关注我省三普新发现文物系列报道之一:秘境青海历史的无声诉说这里是彩陶的王国,灿烂丰富的古代文明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孕育了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这里是汉唐时期的军事要隘,“海藏咽喉”颇有一夫当关的气势。……这里就是秘境青海。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简称三普)中,我省新发现文物点有两千四百多...
60多年前,一艘侵华日军军舰在余干县蹊跷沉没,60多年后,这里露出一片沙洲;枯水时期河道中时常浮现出奇怪的石牛石马,水域之下究竟有何神秘?近日,余干县江埠、白马等地长期流传的水下传说有望见到真容。记者获悉,江西省鄱阳湖内陆水域作为国家水下文物普查试点,目前已经进入实地调查阶段。 目击者称日军军舰撞礁石沉没 军舰沉没处变成一片沙洲 沙洲之下有当年沉没的日军军舰 余干县江埠...
今天,记者从株洲市文物局获悉,该市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摸清了全市文物家底,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08处,其中新发现1852处,复查556处。从文物类别上看,有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6大类59小类,新发现文物超过普查前发现的文物3倍。 此次文物普查历时3年多,株洲市文物普查大队展开拉网式普查,走访了1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完成了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部分。...
中新社记者10月17日了解到,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内陆水域将于今年11月开始进行首次水下考古,水战遗址成此次水下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 水下考古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难度高、风险大,江西至今尚未真正开展水下文物的普查和考古。日前,国家文物局选定江西省(鄱阳湖内陆水域)、安徽省(长江、淮河内陆水域)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两个内陆试点省份。 据了解,江西省江河湖泊众多,全境有大小河流240...
2010年10月18日-22日,由国家文物局三普办副主任刘小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福生,陕西省古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贺林、河北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刘智敏等专家和领导组成的验收组,对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进行了整体验收。验收组深入到普查一线,对四川省的乐山市五通桥区、眉山市青神县和成都市新津县三地进行现场查验。专家组每到一地都认真听取各地普查领导小组的工作汇报,抽查验...
近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电视会议,副省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黄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市、县(市、区)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在各市分会场参加了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司安民主持会议。黄胜副省长指出,开展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文物保护基础工程,是省情省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普查工作自2007年在全省...
为检查了解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情况,进一步推动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工作。近日,江苏省文物局、省普查办在常州金坛市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座谈会。各省辖市普查办主任和文物处处长参加会议。省文物局副局长、省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刘谨胜到会并讲话。会上各地汇报交流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及第三阶段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落实了文物普查数据修改完...
10月20日下午,贵州省文化厅邓健副厅长代表贵州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和省三普办公室将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电子数据移交给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标志着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电子数据移交成功。 在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电子数据移交会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游庆桥主任说:贵州的文物普查电子数据才半天就全部审核过关,说明贵州的三普工作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才这么有效...
七里屿灯塔 马渚中河斗门等水利工程 东钱湖郑氏宗祠 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结果日前揭晓。这是继2008年、2009年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活动后,对普查成果进行的一次更大规模,更震撼人心的评选活动。共计4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0处古建筑、20处古遗址、4处古墓葬、3处石窟寺及石刻榜...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内陆水域将于今年11月开始进行首次水下考古,水战遗址成此次水下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 水下考古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难度高、风险大,江西至今尚未真正开展水下文物的普查和考古。日前,国家文物局选定江西省(鄱阳湖内陆水域)、安徽省(长江、淮河内陆水域)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两个内陆试点省份。 据了解,江西省江河湖泊众多,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达到1.8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