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睢县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一改往年“办展览、贴标语”的传统做法,在活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睢县博物馆与文化馆联合,在北湖公园举办了展示、展演活动,结合该县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精选部分文物藏品...
昨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化委、市文物局、大足区人民政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的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也相继举行。作为承办方之一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举办“十二五全国文物保护成果”等系列展览、“2015年白鹤梁·内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揭牌签约”、“博物馆之夜”等文化盛宴。
6月13日是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由市文体旅游局主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承办的深圳市第十届“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深圳博物馆拉开序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天的活动包括“民乐表演及手工技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与体验”...
14日,在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甘肃省博物馆表彰了在4位坚持5年以上利用业余时间到馆服务的志愿者,并将“兰州大学甘肃省博物馆志愿服务队”评为了优秀志愿者团队,感谢他们为文化普及事业做出的贡献。 为更好地服务和引导观者,甘肃省博物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先后招募、选拔了多批来自不同行业的热心人士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据统计,包括未成年小志愿者在内,目前该馆正式在册志愿者已有近800人。 ...
日前,201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文化遗产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在浦东新区三林镇启动。 记者看到,在三林老街龙狮广场、马家桥、塘坊桥、茗闻天下展厅、南岸长廊等处,非遗集市、端午汉服民俗体验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成果展、“我们家的味道”本帮菜厨艺大赛、海派中医巡展咨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全市第一家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置的非遗传习所、大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非遗传习所,当天...
为迎接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促进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6月12日,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和《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在京开幕。 此次展览从文化部“非遗传承,人人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活动征集的3.7万幅(组)作品中精选了205幅(组)优秀摄影作品,期望观众通过感受摄影家镜头下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珍视祖先的天才创...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就变得格外特别—这一天被国务院宣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上周六(6月13日),全省文物、文化系统在这个“节日”举办各种活动,以此来向大众展示,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宝贵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此提升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于公众而言,也是一次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博大与璀璨的机会。但是,许多人却表示,除了6月13日之外的一年364天,这些文化遗产似乎远在大众视线之外,...
在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北京故宫博物院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故宫博物院此次限流的目标是:实现单日接待观众不超过8万人次,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旅行社团队全部实行网络预订门票,并提倡散客通过网络预订门票,逐步提高网络预售比例。(6月14日《中国日报》) 很多文化遗产成了“经典”,如故宫博物院、苏州拙政园等;当然,也有很多文化遗产处于半“撂荒”状态,或者说是处于被遗忘状态,如庄子庙,相比孔子故里,它逊...
2015年6月13日,中国将迎来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十二五”期间,中国不断加大对文物的投入支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从2010年的11亿元增至2014年的80亿元。在此契机下,各项文物工作在传承中华文脉,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取得了显著成绩。(6月13日 新华网) 提及文化遗产,我们总想到古刹神庙等等,而这些建筑往往都被贴上了“公有”的标签。于是,文化遗产是国家的,这就成了思维定势。...
13日,我国迎来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回望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出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家底,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遗产总数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在传承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道路上成果丰硕。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工业化与城市建设大潮中,文物损毁严重、传统村落消失、非遗传承遭遇瓶颈、文物安全岌岌可危……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依旧困境重重。如何保护根脉,留住记忆,让中华文明得以永续发展,将...
6月12日上午,余杭区第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启动仪式暨优秀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在塘栖广济桥畔拉开帷幕。仓前拳灯、长乐草龙、鸬鸟鳌鱼灯、亭趾高跷、永泰花狮、掮炉子等十多支民间艺术队伍踩街巡演,赢得游客和现场观众们的阵阵叫好声。 据悉,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农历五月又是余杭区第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今年的主题是“千年运河美丽非遗”。活动当天,蚕桑丝织馆、民间美术馆...
6月13日上午,“永恒之城——意大利罗马银塔广场保护成果展” 在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开幕。 该展览介绍了罗马市最具代表性的大遗址保护工程——银塔广场的保护成果。“罗马历史城区”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因拥有数量众多、品种丰富、价值突出的文化遗产,被誉为“露天历史博物馆”。其中,银塔广场是位于罗马战神广场古迹区的广场,内有四个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兴建的罗马神殿。 公元前44年,著名的...
13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为西安收藏者免费鉴宝,纪念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记者现场了解,200多件各类藏品绝大多数价值不大,难觅“遗珠”,专家称民间收藏热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老年人是收藏主力,不少人提前排队等候专家鉴宝。60多岁的冯先生代95岁岳父前来鉴宝,收藏于1949年的陶罐被鉴定为战国至汉朝时期物品。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贺达炘介绍,这是今天最具历史价值文物,其他多为赝品,或不具...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足迹遍及浙江全省各县市区,留下了关心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身影:他两次去跨湖桥遗址考察;专门为浦江上山文化作出批示;为了更好地还西湖于百姓,他三提建议。 两次参观跨湖桥遗址 萧山博物馆馆长回忆:习近平发火了 距今约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因出土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而闻名于世,习近平曾两次参观遗址和独木舟。 当时负责解说的萧山博物馆馆长施加农向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13日上午,2015年文化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活动在衢州举行,参加活动的考古专家对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给予了关注。 前不久,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成功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从东汉至西晋序列完整的瓷窑,同时出土了大量瓷器,成为研究我国早期青瓷起源的宝贵实物资料。 作为汉六朝成熟青瓷的生产区,在前后数百年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