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5日)下午,金华市金东区东孝街道经堂头村西侧的古墓葬遗址发掘出一个汉代铜盆,令现场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兴奋不已。 “像这么保存完好的铜盆还真少。”考古人员说,铜盆口径37厘米,高17厘米,盆身有3条弦文带,“还比较珍贵。” 此前一天,考古已经陆续挖掘出汉代陶壶3个、汉代陶坛1个,这也是今年10月份下旬发现该古墓葬遗址以来的首次实物发现。...
连日来,广东省广州市考古所会同我市文物局,对鲁山县杨南文化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勘探与考古发掘,目前共发掘面积4500余平方米,出土陶、瓷、铁、铜、石等完整器物700余件以及上万件有待复原的残碎瓷器、陶器。 据专家推断,从出土的上万件陶制文物来看,该遗址不是一处普通的村落遗址,而是一处作坊遗址。 12月2日下午,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4500余平方米的杨南文化遗址已初见端倪,共发掘遗迹400余处...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 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的北部, 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苑。其遗址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孙家湾村南, 地处龙首原北坡下的低地上。太液池的考古工作始于1957年,当时中科院考古所唐城队对大明宫遗址进行了钻探,确定该池东西两部分的位置,其中东池小,西池大,东池3.3万平米,西池14万平米,当时未作发掘。1998年,唐城队进行再次勘探,但当时东池已被现代房舍占压,无法开展工作,西...
小双桥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北约20公里的石佛乡小双桥村西南,索须河附近。发现于1989年。由于当地农民在该遗址挖出有大型青铜建筑饰件,引起河南省文物部门注意。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试掘。1995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考古系等单位再次调查该遗址并组织了大规模正式发掘。遗址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约800米,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现已发现的商代遗迹包括多处大规模...
窖藏坑 2003年,安阳市贞元集团拟征用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约3万平方米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该项目暂时搁置。2006年~200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队对所征用地的西南部进行了发掘,前后二期,共发掘面积7000余平米,主要为建房基槽部位发掘,其余原地保护。此次发掘发现大量遗迹遗物,其中发现商代道路多条,有车辙痕迹,商代房基近百座,灰坑千余座,历代墓葬950余座,其余灰沟...
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21公里处的灞河北岸的老牛坡村。1985~1989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揭露面积共约5000平方米。该遗址主要包括仰韶、陕西龙山、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其中以商代遗存最为丰富。发现的商代遗迹有大型夯土基址、房屋残基、冶铜作坊、陶窑、灰坑、墓葬和车马坑等,出土遗物有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和卜骨等,对研究商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里头遗址是东亚地区青铜时代最早的大型都邑遗址,以其为典型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则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史无前例的都邑的庞大化与大范围的文化辐射构成其最重要的特征①。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东亚地区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玉质礼器在华夏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史上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以青铜器为首的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尤其是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的分期起着重要的标尺性作用。关于这一问题,尚有深入...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晴隆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地下文物调查工作中,新发现8处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经省考古专家对采集到的石器、陶片和动物碎骨化石样本作初步鉴定,这些石器大约是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这标志着晴隆县境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万年以前。 前不久,在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由晴隆县文体广电局工作人员组成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组,对县域境内的地下文...
11月8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博士等考古专家,在道县乐福堂乡塘碑村的后背山岩洞中发现了大批动物化石和疑为早期人类用火所产生的燃烧证据。据专家初步推断,这些化石为“更新世时期”至少是一万年以前或更早时代的动物,目前这些化石正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而永州最早古人类遗址或将被刷新。 塘碑村后背山岩洞发现大批动物化石与疑是人类燃烧证据 据刘武博士,他们根据道县文...
11月30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配合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顶部的防渗水工程中,我省考古工作者在云冈石窟顶部新发现了一处寺庙遗址。经负责该发掘项目的省考古研究所书记、研究员张庆捷进一步确认,这是一个北魏寺庙遗址,是北魏云冈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的结构、布局和范围,对了解和研究云冈山顶寺庙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发现的云冈石窟顶部北魏寺庙遗址,位于云冈石窟...
12月1日,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系列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未央宫遗址前举行。有关人士称,该工程是按照陕西省政府《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重点保护项目,是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长安城修建于公元前202年,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都城,作为都城历史近360年,实际使用年代长达800年。汉长安城遗址位...
11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又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有关考古专家称,这次考古调查成果说明,灵井“许昌人”遗址周围存在有较多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新发现的地点与“许昌人”遗址相比,更符合古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不排除是“许昌人”的居住地的可能性。 据许昌灵井考古队领队李占扬研究员介绍说,发现的3处新地点位于...
河南省栾川县文物管理所近日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蝙蝠洞。初步考古调查发掘表明,这是河南省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含古人类化石的洞穴遗址,填补了中原地区未在洞穴中发现古人类的空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一队、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日前联合对蝙蝠洞进行了调查清理,并在洞内开挖一条探沟,对挖洞时挖出的堆积进行淘洗,发现60多种包括灵长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此外,还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旧石器时...
重见天日的千年古瓷 流光溢彩的瓷片 刻有文字的支架 窑变的多色瓷碗 古窑址出土的古灯 古窑址发掘现场 近日,海沧区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有关部门首次进行了考古挖掘。这次考古,揭示了厦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揭开了马銮湾古窑群形成的地理成因,也充分展示了厦门市民和有关部门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情。在考古现场,本报记者亲睹了那些埋藏千年...
近日,长昆铁路考古队在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发现一处史前洞穴遗址,这是关岭首次发现此类遗存。 遗址位于永宁镇养马村三组西侧一天然溶洞内,当地人称“养马洞”,传早先曾在此养马,故名。地理坐标在N25°55′15.9″、E105°28′13.3″附近,海拔1504.9米。养马洞洞口向东,高出洞前平地近10米。洞口宽12、高月10米,深不知几许,据当地村民称可与村后另一溶洞相通。洞底平整,其前半部分为水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