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朝代。中国封建社会在西汉,处在各方面都出现蓬勃生机的上升时期。西汉造就出大批大有作为、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今天的华夏子孙为祖国辽阔的疆域而自豪的同时,应该明白,祖国的版图就是在汉武帝时代基本奠定的。我们中华民族人数众多的汉族,就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还直接用这个强盛的朝代作为民族名。 从赵武灵王到汉武帝,他们打造华夏疆域的格局便是据有雁门关外阴山...
记者日前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刻汲取明十三陵思陵石刻文物被盗案、清东陵景妃园寝被盗案和昭西陵石刻文物被盗案的教训,举一反三,强化主体责任,排除安全隐患,堵住监管漏洞,遏制文物犯罪,严肃责任追究,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文物局决定于4月至9月开展为期半年的全国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 据悉,全国文物安全...
4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一行到曲阜考察调研孔府档案保护管理及孔子博物馆建设工作并召开专题会议。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等陪同考察调研。 关强一行先后考察了孔子博物馆、孔府文物档案馆、尼山孔庙及书院,全面了解了孔子博物馆建设、孔府档案保护管理利用及曲阜文物保护总体情况。在孔子博物馆工程建设现场,关强听取了新馆建设和陈列展览策划等相关情况的汇报。在孔府文物档案...
记者昨日从昌平区十三陵镇获悉,思陵石五供烛台失窃事件发生后,本月起至9月底,十三陵将开展为期半年的文物安全大检查行动。同时,近期将重点针对陵寝内部及陵寝周边文物开展清查行动,摸清文物底数、完善文物台账,抓紧完成陵寝外文物及建筑遗址调查测绘,建立健全十三陵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库。 针对思陵文物失窃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十三陵镇全面清查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从5月5日起,实行工作日每周文物安...
“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在京启幕高凯摄 4月28日,国内首个以陕西古代乐舞为主题的文物展览,“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陕西省文物局合力推出,萃集了陕西出土的乐舞文物精品近三百件。 古都长安(今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作为乐舞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不仅见证了太平盛世下民众的安居乐业,也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民族音乐发展...
近日,《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进行了重点阐述。 《规划》指出,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抓紧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做好聊城古城、米市街、礼拜寺街等历史城区、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的保...
4月27日至30日,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在义乌举行。本届文交会继续加大文化与创意、科技、金融等业态的创新融合,发挥文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共设置文化消费馆、文博馆、时尚文化馆、“一带一路”馆、文创馆、电竞馆、非遗工美馆、艺术品馆8个展馆,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 今年是我省文博系统第四次组团参展中国(义乌)文交会,本届主题是...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入挖掘浙江全省范围内各有关博物馆的藏品内涵,进一步加强各博物馆间文创工作联动及资源整合,不断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全面发展。在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浙江省博物馆创新体制机制,积极筹备“浙江省文澜阁博物馆商店联盟”。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在2017年4月26日“第 12 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期间,举行了浙江省文澜阁博物馆商店联盟筹备工作...
日前,浙江省卫计委下发了《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命名首批省级健康文化宣传基地(站)的通知》,位于温州市中医院景山院区的温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健康文化宣传基地(站)。 温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创建于2010年12月,馆内展示了温州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永嘉医派”的研究和温州近现代名中医的介绍以及他们的医案、手稿、器物等。 温州市中医院高度重视健康文化建设,确立了“文...
4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正式开幕。浙江自然博物馆作为我省29家参展博物馆之一,参展面积72平米,分为AR科技产品体验区、贝林自然世界展区、微雕微刻艺术区,产品达300余款1263件。 其中,AR科技产品体验区为文创产品亮点,以老虎、狮子、熊猫、大象、孔雀等自然界动物元素为开发载体,依托AR增强现实技术,融合动物百科知识,集合视觉、听觉、互动体验为一体,从而提升文创产品附...
春暖花开,群芳争艳。文化部等四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已出台近一年,全国各地的文化文物创意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集中展示这一新时期的优秀文创成果,4月27日至30日,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继成功举办2017“欢春文博礼”文创产品邀请展之后,组织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及相关单位,在第十二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
4月26日,国家文物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发出《关于开展全国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刻汲取十三陵思陵石刻文物被盗案、清东陵景妃园寝被盗案和昭西陵石刻文物被盗案的教训,举一反三,强化主体责任,排除安全隐患,堵住监管漏洞,遏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切实推进文物安全执法督察工作,国家文物局对各地上报的2016年度文物安全与行政执法工作和督办查处的文物案件(事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4月26日,发出《关于2016年度文物行政执法与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2016年度文物行政执法与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情况;总结了各级文物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江西省近日出台《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全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领域培育一批市场主体、集聚一批专业人才、塑造一批品牌产品,建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和营销体系。 《意见》指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依托自身资源,在坚持正确文化导向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鼓励开...
4月25日,陕西省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对全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50家先进单位和8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陕西文物普查工作自2012年至2016年,历时5年,分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两个阶段,各级累计投入普查经费3359万元。全省在普查过程中成立了596个普查机构,建立了一个由104人组成的专家库,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