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7月4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携手贵州遵义海龙屯和湖北唐崖土司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人问我,什么是文化遗产?或者说,文化又到底是什么?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以载道,千变万化。我想,文化...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7日通报,云南晋宁金砂山墓地野外发掘和勘探近日结束,发掘面积共500平方米,清理墓葬31座,有部分青铜时期罕见的古滇文化新器物出土。 此次发掘,基本摸清了金砂山墓地山顶部分的墓葬分布规律和埋藏情况,墓葬的墓坑普遍规模较大,长3米、宽1—2米、深2—3米,形制规整、墓坑较深,部分有棺,多数人骨保存不好,有少量玉器和兵器,陶器少见。有部分青铜时期罕见的古滇文化新器物出土。至于其...
7月18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中新社、香港文汇报等新闻单位组成的流失文物回归国内媒体记者团一行近30人来到了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群,走进了这个承载着千年秦人历史、备受世界关注的文化遗存,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触记录着甘肃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在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等文物考古界专家的全程陪同和讲解下,一行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古...
阳城、王城岗遗址——中国的文化基因 “阳城及王城岗遗址代表了中国的一个文化基因。这次旧地重游,感慨很多。”宋镇豪说,对禹夏王朝,过去很多学者都是否定的,但多年以来,大量史料的再发现和再研究,如今基本可以确认,大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是夏王朝的开创者。 大家应该还原大禹真正的历史地位。上世纪30——40年代,普遍认为大禹是子虚乌有的人物,甚至有人认为大禹是一条虫。实际上作为开创之君...
本月初,曾作为泰顺县泗溪镇最大商业中心的白粉墙老街,部分老房子被当地村民自行拆除,由此引发了外界的关注。日前,记者再次走进“老街”,只见被拆除的面积并不大,而留存在历史照片中的绝大部分建筑,早就被大量新建筑挤占而名存实亡。 村民为什么要推倒自己曾经的家?残破老街到底还有没有保护的意义?由点及面去审视温州众多古村落、古建筑,谁应该成为保护主体?在白粉墙所在地,我们约请了当地村民代表、镇村干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掘地域文化,并展示地域魅力,已逐渐成为一抹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亮色。而各类文物作为一个地方,其历史、文化的双重载体,它所具备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更何况,这些文物本身,所具备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标识作用,无疑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魅力体现。 今天,随着各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重视,文物的作用已逐步深入到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有一个直观的现象是,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文物,在近年...
昨悉,老河口市开建全省首家酱醋文化博物馆,预计今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该博物馆位于老河口市经开区的湖北御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00余万元,馆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外面积1000平方米,由酱醋文化广场、酱醋文化主展区、酱醋文化走廊、酱醋古法酿造工艺区、黑豆酱油展示区、体验中心、现场展销区等部分组成,集品牌展示、工业旅游、参观互动和体验于一体。
“泱泱大国—齐国历史文化展”16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这是继“晋文化展”之后第三个“东周时期地域文化展”,也是中国首个以“齐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齐国是周代东方主要诸侯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山东省,国都营丘(今淄博北部),后迁至临淄(今临淄区齐都镇)。公元前221年,齐为秦所灭。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地位显著,创造了丰厚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近日,松原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在松原市群众艺术馆举行,本次活动是第二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松原市委宣传部、松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旨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展示精品,提升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支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社会。 展演活动采取相关实物、图片展出,多媒体宣传片播放以及演员现场表演等形式展开。现场演出的节目大多取材于该市的非物质文化...
安宁区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营造浓厚氛围,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协调,强化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安宁区非遗专家委员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业务指导和信息服务;同时,充分利用...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南宋官窑博物馆根据广大学生及家长的需求,调整社教活动模式,推出适合假期作息的特别活动。7月8日至10日,陶瓷文化训练营第一期火热开营,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暑假生活。 本次训练营为期三天,官博整合馆内各项特色资源,安排了丰富的陶艺体验活动。在陶瓷文化普及环节,训练营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方式,使参与性变得更强:听一场《南宋官窑》专题讲座,与博物馆老师面对面交谈;逛一圈南宋官窑博物馆,探...
白俄罗斯共和国议会议长米亚斯尼科维奇在议会大厦接见姚治华、王余根一行 近日,应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联盟的邀请,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姚治华,著名书画家王余根等中国书画艺术名家在白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期间,王余根先生曾受到白俄罗斯共和国议会议长米亚斯尼科维奇,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崔启明的亲切接见。 王余根受到米亚斯尼科维奇亲切接见 据白俄罗斯文化联盟副主席巴巴克先生介绍,2015年7月...
“传承人群首次走进高等学府,聆听教授的专业点评和授课……”,7月14日,由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传承人群培训班在青海民族大学开班。来自黄南、玉树、果洛、海南、海西、海东、西宁等地的50名代表性传承人学徒及掌握一定唐卡技能的中青年民间艺人在此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在非遗的丰富门类中,传统工艺是群众参与面最广、流通性最强的门类。目前,相当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 我国文保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与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物作出...
据韩联社7月14日报道,韩国文化财厅(文物局)14日表示,计划将韩民族民谣《阿里郎》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30天内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之后经过审议,最终决定是否将《阿里郎》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述《阿里郎》是指“被称为乡土民谣或通俗民谣的所有阿里郎系统的乐曲”。2012年和2014年韩国和朝鲜的《阿里郎》相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韩国文化财厅方面介绍说,《阿里郎》作为1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