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周玮)在文化部日前举办的“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论坛”上,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和传承人,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中国实践、申报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09年,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特别是在向联合国“申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天地之中”保护与利用座谈会举行,专家称—— 世界文化遗产应有“硕士”导游 21日,由中国古都学会主办,郑州古都学会承办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与利用座谈会在嵩山饭店召开,来自全国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对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与利用纷纷“支招”。 “嵩山文化圈”更具扩展性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称:“在宣传中不应仅限于嵩山建筑群,‘嵩山文化圈’这个概念更具推动性和扩展性,内容丰富,辐射地域范围较广...
本网讯:8月24日,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夏令营全体师生,抵达甘肃省敦煌市。 全体师生参观了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莫高窟。大家被其中精美的壁画和塑像所吸引,沉浸在这个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中。 晚上,敦煌研究院马竞驰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敦煌与丝绸之路,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敦煌的历史文化。
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高研班24日在成都开班。该高研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主办,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承办的。来自全国各省市、省内各市州及地震重灾县市区近60名文化系统的官员和专家参加此次研修班。中国艺术研究院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逾...
我国是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但一些口传身授的文化遗产正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8月2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解决问题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满族口语只有几个偏远村落还在使用;西藏的唐卡、卡垫等工艺品生产规模逐渐缩小,处境艰难;独特美观的景颇族妇女老式筒裙,现在已无人能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
传承与传播是对需要继承与弘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关键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措施。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身授的特点是艺随人走,人类许多珍贵的技艺,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亡。 草案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这些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场所,资助其开...
为了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过滥、过乱,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规定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名录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利于突出保护重点。草案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分别建立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保护。 要保证政府作出的决定既具有社会公信力,又符合非物质文化...
调查工作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规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被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早在2005年,文化部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这在我国尚属首次,目的是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此次提请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机关开展非...
本网讯:2010年8月22日上午,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下,“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夏令营”开营仪式隆重举行。“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夏令营”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甘肃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平台,致力于组织全国青少年在国内外文化遗产地的考察学习,培养全国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宣传文化遗产知识、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本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夏令营主要由来自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
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望上升到法律层面。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世界各国都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困境。另一方面,许多起源于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在经过国外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未给我国带...
中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首次审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此举标志着中国将以更规范化措施保护不断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草案说明时表示,目前,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据悉,草案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美术、书...
为了彰显有关单位在申报工作中作出的积极贡献,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整体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和鞭策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形成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文化部于2010年8月2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了“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颁证仪式”,向参与申报工作的95个单位颁发证书,并举办部分入选项目的演出。 ...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继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
为纪念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根据北京奥运遗产工作总体安排,确定奥运后的每年8月8日举办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文化节包括高端奥运论坛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旨在弘扬奥运精神和中华文明,展示从奥运城市向世界城市迈进中的北京的独特魅力以及奥运遗产惠及百姓的丰富成果。 9月19日晚8时,题为“祥云百戏”的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在鸟巢文化广场举行。红半天女子鼓乐团的《京风锣鼓》旌旗招展、热闹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