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作草案说明时说,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
记者:上海世博会云南活动周上有哪些亮点? 花泽飞:这次云南可谓是举全省之力,力求把上海世博会云南活动周办成全国各省区市活动周中最精彩的,因此当中可谓亮点多多。比如在8月27日云南活动周开幕式上,将举行云南省向上海市赠送“恐龙化石”仪式,这次在上海世博会参展的一大一小两具禄丰恐龙化石将赠送给上海。同时举行“沪滇少年携手,共享世博阳光”活动仪式,届时上...
禅宗、武宗、医宗是千年少林寺的三大宝贝,禅武医合一是少林文化的精髓,嵩山少林寺继6月初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日前又联合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中国保健协会,在京研讨少林养生文化。有关专家对养生文化的理论内涵作了评点。少林寺印松大师说,少林功夫的文化内涵期待进一步的整理和发掘。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考察组对“丝绸之路”甘肃段进行考察,重点考察了甘肃省天水至嘉峪关沿途景观,研究有关“丝绸之路”作为“文化通道”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总长达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
文化遗产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弘扬古代文化的重任,但随着参观者的纷至沓来,“不堪重负”成为许多文化遗产发出的共同声音。在中国,敦煌莫高窟算得上是最易受人文因素影响的一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始于1979年,20多年来,先后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万人次游客参观了莫高窟。近年来,莫高窟旅游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每年游客接待量已超过30万人次,预计未来5...
我国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西安古乐正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获准其申报立项。 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乐谱至今依然沿用古老...
盛世兴收藏。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一个前所未有的“收藏热”已经兴起。民办博物馆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证明。民办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虽然有诸多区别,但是作为博物馆,它们的功能是相同的。民办博物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收藏,是国家收藏的重要补充,更是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的形式和方向。“民间收藏”与“...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近日,阿坝州文化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11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阿坝州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 11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类29项,民间音乐类20项,民间舞蹈类...
有“维吾尔族人民生活文化艺术百科全书”美誉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如今已经成为新疆力推的民族文化精品游热点,”十二木卡姆”传承地新疆莎车县因此积极挖掘整理相关文化资源,推出了一批精品文化旅游景点。 记者从新疆莎车县了解到,为使“十二木卡姆”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当地新建了极具特色的&ld...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如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8月20日走进上海世博会四川活动周宝钢大舞台“非遗”传习区。 8个老姐妹成都传羌绣 在宝钢大舞台“非遗”传习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面带笑容,认真地向游客讲解藏绣和羌绣的针法。 年近六旬的杨华珍相信,即使面临重重困难,...
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2010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下称“草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名录、利用、法律责任予以规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
23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草案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草案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
昨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主办,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承办的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高研班在成都开班,为期5天时间将专题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自省内外包括“5·12”地震重灾县(市)区近60名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四川非物质文化资源项目逾万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国家级项目105项,还...
通过农村群众文艺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河南省济源市农村工作的重点。这是记者今日在“欢乐中原.和谐济源”文化活动的深切体会。 为了发展地域文化和更好地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济源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培训班”,另外,济源还成立了专门的农村农民文艺骨干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化妆、服装、道具、表演等各个方...
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高研班24日在成都开班。 该高研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主办,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承办的。来自全国各省市、省内各市州及地震重灾县市区近60名文化系统的官员和专家参加此次研修班。中国艺术研究院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