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扬州市西湖镇蚕桑砖瓦厂附近发掘出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工作继续进行,在外藏椁又发掘出了一些釉陶器和漆案碎片。而备受关注的主墓室10余块表面断裂楠木木椁板,已经有7块木椁板附有的黑色积炭层被清理出来。在清理出第7块北首断木时,专家经过仔细勘测,初步确定主墓室棺木就在剩下未清理的楠木木椁板下方,如果一切情况正常,这座扬州10年来出土最大的一座西汉木椁墓有望在今天开棺,届时一切谜团都将揭晓。 ■现场直...
继前天从外藏椁取出色艳如新的漆笥顶盖,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又有喜人发现:考古人员又发掘出精妙绝伦的漆案及10多只釉陶器,其中有4只别致的釉陶壶保存完好。 主墓室 发掘出汉代木俑 墓坑里的积水本来就多,不断渗出的雨水,增添了发掘的难度。“万一再下雨,现场就更难清理了!”一旁的考古人员和记者说话时也没放下手中的铁锹。 昨天,外藏椁仍是发掘的“重...
经过两天时间的挖掘,西汉古墓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近20个釉陶器昨日出土。 一周前,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工人在取土时意外发现这座古墓。由于年代久远,古墓上的十二块椁盖板中间部分已断裂。在墓室的东北侧,考古人员还发掘出一只汉代木俑。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挖掘现场看到,近20个陶罐相继被挖了出来,陶罐看上去颜色艳丽如新,且做工精细,令现场围观者惊叹不已。 目前,墓主的身份仍在考证,不日将可揭开这一...
昨天,考古人员对西湖镇蚕桑砖瓦厂出土的西汉木椁墓进行了清理挖掘,出土了部分漆器残件和陶器残片。清洗干净的漆器残件上花纹精美鲜艳,充分说明当时扬州的漆器工艺已具有相当水平。
昨天,我市在西湖镇蚕桑砖瓦厂附近发掘出一座西汉木椁墓,该墓葬长11米、宽5.3米,是近10年来发现墓葬规模最大的汉墓。经考古专家证实,该墓葬分为主墓室和外藏椁两部分,曾遭盗掘,从规模及构造上看,墓主人具有一定身份。 该墓葬于一周前由蚕桑砖瓦厂工人挖土时发现,厂方立刻向文物考古部门报告,墓葬随后被就地保护。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该墓葬主墓室由12块楠木椁盖板覆盖,上面有一层积炭层。考古人员介绍,该墓...
8月21日,考古人员对江苏徐州土山寺村古墓坑内椁室进行了全面发掘,在椁室底层发现了女侍俑、陶罐和陶马等大量文物。 考古人员将第二层长条石全部吊出墓坑后,将椁室内的大量泥土剥离,在清理椁室时,发现东侧石壁上露出一个方形洞,考古专家根据经验,已经找到了墓室的石门,椁室东侧石门后面应是整个墓葬的最重要地方———墓室。 在对墓室外层的椁室内清理发掘时,该座汉墓中的第一批文物终于显露出来,考古人员首先从...
近日,南京江宁区一座小土坡上发现一座古墓,有关部门接到施工单位报警后,及时赶到现场指挥保护发掘,出土一些七零八落的棺木和六只陶罐,文物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座西汉全土墓。 昨天下午1时许,记者闻讯赶到江宁禄口街道上穆村,这里有一座小土山,一个道路施工队正在施工,道路要穿山而过,几台挖土机盘踞在山腰上,中间有一大坑,周围有几名民警和辅警,几名文保工作者,还有几十名附近村民。大坑有四五米深,坑底...
“头戴头盔,身穿铠甲,手持宝剑,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这是芦山县文物专业人员对刚刚发掘的一座西汉墓墓主形象的生动描述。根据出土的兵器推测,墓主可能是一名带兵打仗的风云人物,官衔应为将军级。省考古研究院专家称,此次发掘的西汉中晚期土坑墓,以及从中发掘出的青铜鼎之多、兵器之精湛,全省都很少见,具有较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12日中午,省考古研究院院长...
昨日下午,土山寺村古墓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截至停工时已发掘到古墓椁室。考古专家表示,该墓规模在西汉墓葬中属于中等,因此初步可以断定该古墓的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虽然古墓深已达三四米,但墓坑内没有一点积水,而周围地面上则一片水汪汪的。一位考古爱好者表示,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目前见到的墓坑还属于浅层,墓室应当在较深的位置,雨水到幕坑内就会迅速浸透到下层的墓室内。考古人员随后对该...
古墓附近发现的清代铜钱 记者昨日获悉,该处古墓已被初步确定为西汉时期的竖穴墓,经省级部门批准,我市考古部门已从昨日下午开始,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在现场附近发现的大量铜钱已确定与该墓葬无关。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土山寺村南侧的施工现场,看到古墓的周围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其中有不少考古爱好者看到报道后专程赶到现场查看。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决定向省级部门报批,申请对该座西汉竖穴墓进行发掘。一位...
本报讯 近日,芦山县城郊某工地在施工时,无意发现了一片西汉古墓群。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展开抢救性发掘。 发现古墓群的地点位于芦阳镇先锋村,为某制衣厂的施工工地。本月13日和14日,记者前往查看,但由于现场已被封锁,未能一探究竟。 据了解,10日,工地挖掘机挖出了4座汉代古墓,但古墓此前已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成为残墓。12日上午,挖掘机挖出了一个青铜罐和一些铜钱,专家认定,此处应为西汉古墓群。原...
近日,南京博物馆与六合区文化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六合区雄州镇冶浦村西汉棠邑侯国的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勘探。这是建国后考古人员首次对这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城址进行勘探、调查。 昨天,记者来到六合区雄州镇冶浦村,考古人员派来的10多名技工,站在一处高地上,手抓洛阳铲进行钻探。很快,技工们从地下两三米的地方钻探上来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堆在地上,看上去这些泥土都呈黑色,中间还夹杂一些灰陶片,表面印有网状纹。考古...
一件造型完整、形态逼真的西汉冥灶日前在陕西宝鸡一墓葬中出土,2000多年前汉代人所使用的灶台和现在一些农村仍使用的灶台十分相似。 6月14日,宝鸡市金台区团结村一施工工地出土了一件陶制陪葬品,经文物部门鉴定,这一陪葬品是一件西汉时期的微缩灶台模型——冥灶。 据了解,出土的冥灶和现在一些农村仍使用的灶台几乎一模一样,有灶口、烟囱、锅、罐等,整体长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此次出土的冥灶造型完整、...
陕西省宝鸡市日前新出土一件錾刻有铭文的西汉青铜器,铭文中首次出现“陈仓”二字。专家称,这为研究宝鸡的建制史、西汉社会的饮食文化以及度量衡制度,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 宝鸡市文物局专家经初步研究后说,这件青铜器叫甗(yǎn),是古代炊具,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釜”,上部为“甑”,用于蒸煮食物,通俗地讲也就是现在的锅和蒸笼...
新华网江西6月10日电江南地区最大的一座西汉古墓于日前在江西莲花县被发现。经过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考古学家从其中出土的一枚金质印章初步判定,这座汉墓的墓主是汉景帝的孙子刘苍或是景帝曾孙刘寿光。 被挖掘出的西汉古墓位于莲花县工业园区的罗汉山老虎坳,是一座带墓道的大型土坑穴墓,坐西朝东。墓室长10.39米,宽8.9米,深1.5米。据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介绍,在5月初,一名推土机司机在当地作业时发现了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