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南方文物》2011年第2期 ■ 返回
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副馆长黄水根28日向记者透露,筑卫城遗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发掘工作已于本月启动。筑卫古城位于长江流域赣江下游,面积14.7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当地文物单位已经着手编写资料,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黄水根告诉中新社记者,筑卫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赣江下游的清江盆地,是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的遗址,也有青铜时代的遗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古城遗址距樟树城区...
历时近4个月的辽国首都辽上京遗址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近日获得重要发现。考古专家表示,此次发掘基本明确了辽上京皇城乾德门的形制结构和营建过程,为研究辽代历史、建筑、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辽上京遗址考古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对辽上京皇城的乾德门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根据发掘情况判断,乾德门包括主门和瓮城两个部分。其中...
10月27日上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徐光冀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忠义,朱岩石等考古界学者,实地考察南宋皇城遗址。 专家们先后踏勘了南宋皇城主要宫殿区遗址、皇城南门丽正门遗址、北门和宁门遗址以及馒头山东麓路东城墙遗址。并听取了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的进展情况,历年的考古成果以及考古勘探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等。 听取汇报后,专家们对...
2011年10月2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美研中心举行了姜里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乃冰出席会议并讲话,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赵红骑和张浦镇镇长王建华分别致词。会议由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清主持。姜里遗址考古领队、苏州考古研究所丁金龙副所长介绍了姜里遗址考古成果的概况:姜里遗址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配合姜里村新农村建设,2011年7月-9月,苏州...
一、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的发现经过 2010年5月,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深入宣传,鄂尔多斯市一位名叫古日扎布的爱好古生物化石的中学教师,在伊金霍洛旗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边一个自然泉眼附近,发现了十几件石块,古日扎布把这些石块送到鄂尔多斯市文化局文物普查办公室,经鄂尔多斯博物馆专家鉴定,确认这些石块就是古生物化石。其后,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乌兰木伦河边存在着一处以前鲜为人知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乌...
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副馆长黄水根28日向记者透露,筑卫城遗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发掘工作已于本月启动。筑卫古城位于长江流域赣江下游,面积14.7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当地文物单位已经着手编写资料,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黄水根告诉中新社记者,筑卫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赣江下游的清江盆地,是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的遗址,也有青铜时代的遗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古城遗址距樟树城区9公...
济宁市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汶上县和曲阜市分别完成了《南旺分水龙王庙禹王殿等建筑维修保护方案》和《周公庙古建筑群修缮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这标志着济宁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迈开了新步伐。 南旺枢纽工程是大运河的关键工程,也是大运河申遗标志性的重要节点。为纪念宋礼、白英等创修南旺枢纽工程的浩大水利壮举,明清两代相继在南旺汶、运交汇处建造了“分水龙王庙”...
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石柱地遗址现场。 石柱地遗址,疑似明清排水沟。 四川省内专家,实地考察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整个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的考古工程是目前四川最大的考古项目,包括叫化岩遗址、长沙地遗址、石柱地遗址及墓地、沙坝遗址等。考古人员需在2012年完成所有考古工作,这之后遗址将被全部淹没。“这相当于我们四川的三峡考古。̶...
记者从今日举行的姜里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发布会上获悉,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历时三个月,对昆山张浦镇惊现的一处史前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种类繁多,其中磨刻有50齿牙的玉璜、蘑菇状的玉耳珰等玉器,为长江下游首次发现。 今年7月上旬,张浦村镇可园规划,在进行前期地块整治建设中发现文化遗物,经考古勘探调查,确认为一处史前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厚约1.5-2米左右,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左右。由于建设...
日前,山东省济宁市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汶上县和曲阜市分别完成了《南旺分水龙王庙禹王殿等建筑维修保护方案》和《周公庙古建筑群修缮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现已上报省文物局,这标志着济宁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迈开了新步伐。济宁市的汶上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和曲阜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立项名单。为促进大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规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有效发挥...
中新网(微博)天津10月26日电(刘家宇 陈治学)为期半月的“2011年度天津水下文物重点调查工作”收工在即。在大沽口散化锚地,民国时期沉船遗址的确认,成为天津首次水下考古的最大收获。 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执行领队崔勇26日告诉本网记者,10余名专业考古队员采用自携式水下呼吸器,按成对潜水的方式进行,先后完成物探扫测、定位参照、图形判读、潜水探摸、吹泥、采集标本、水下录像、照相和测量绘图...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1400多年前的洛阳城是什么样子?到大唐洛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看一看,隋唐盛世将尽收眼底。 大唐洛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我市中州路以北、定鼎路以西的城市中心区,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该公园占地10.59公顷,总投资15亿元,主要展示隋唐时期洛阳宫城核心区域内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另有宋代太极殿建筑遗址以及隋、唐、宋三代廊坊殿址。 公园建设大...
10月25日,由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在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据考证,容美土司属古代巴人廪君中的一支,历经兴起、鼎盛、衰亡,直到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末代土司结束,容美土司从此成为历史。明末清初是容美土司的鼎盛时期,其疆域控制面积包括现在鹤峰县的大部分地区,巴东县野三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恩施市、建始县清江以南的部分地区,五峰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