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众网青岛11月20日讯(记者 高玉清)18日上午,在胶州市博物馆举行了胶州三里河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 本次活动旨在配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进行专题拍摄,同时也起到宣传胶州地方特色文化、地域文化,力求达到弘扬民族精神。据了解,此次展览是由胶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胶州市博物馆、青岛中仁房地产有限公司承办。 三里河遗址概况及重要性 胶州三里河遗址地处山东半岛胶莱平原,位于胶...
为切实推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及大遗址保护工作进程,2011年11月15日—17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暨大遗址保护培训工作会议。全省大遗址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人、已入选和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负责人共计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朱小南主持,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琼出席会议并结合全省世界文...
蛋壳黑陶觚 同坑出土的酒器——鬹 同坑出土的酒器——鬹 “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被称作我国古代制陶艺术巅峰之作的蛋壳黑陶陶器,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近日,我省考古研究所对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再次进行发掘。此次发掘,遗址的呈现出来的表层状态给考古专家带来了不少谜团。但在同一个地点出土的三件文物中,有两件为省内孤品。其中,代表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
古骆越遗址发现脱壳稻谷用的石磨棒。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供图 锣圩古骆越遗址发现的石锤石锛。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供图 古骆越文化遗址发现大石铲碎片。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供图 广西文化厅11月17日透露,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古医药专家在考察南宁市武鸣县锣圩古骆越文化遗址时发现了成片罕见的野生薏苡。古骆越文化遗址野生薏苡和野生稻等远古“活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古骆越R...
近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巫山县文管所联合进行的龙骨坡遗址第四次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更新世时期遗址发现于1984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在龙骨坡发现了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经测定,牙齿化石时间为204万年...
11月13日,烈日下的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谷红岭一片忙碌景象。这里的地表上采集到大量大石铲残件等遗物并被确认为是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人员正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并有重大发现。截至目前,已发现文化遗物近100件,类型主要有石铲、石锛、石斧、石砧、陶器陶片等,以及大量的石器残件和碎片。据悉,尽管未能对其真正功能作出最终判断,但本次发现将对研究石铲现象和稻作文化等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10月20日,受相关部...
图一:2010年11月17日摄。凑巧碰见孩子们骑在树上摇晃,笔者即呼吁在树周围添加栏杆。 图二:2011年10月6日摄。此时已经有了围栏,但是为时晚矣!但总可免遭被连根拔掉的厄运。 图一:2010年11月17日摄,雕像完好无损。 图二:2011年10月06日摄,右边采莲宫女手中铜篙无影无踪。 图一:2010年10月07摄,笔者看见游人攀爬,即呼吁增加围栏。 图二:相距40天后的...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理委员会前日披露,国家文物局将在明年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进行再次考古发掘,开采年限经考证有望提前500年至800年,且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保护范围由现在的80多亩扩至8000余亩,扩大100倍。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一座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汉代的开采和冶炼铜矿遗址,表明黄石地区的先民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采矿炼铜,并且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大冶金湖之...
近日,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乾德门遗址挖掘工作基本完成,中科院的考古专家在遗址中发掘了从辽代早期到清代的营建过程,为研究辽代历史、考古、建筑等提供了重要依据。赤峰台记者何键的报道: 这次考古挖掘从今年七月份开始,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一座保存完整的门址被清理出地面。据考古人员介绍,乾德门营建共有三次,辽代早期和晚期共两次营建都是在原址上进行,清代有一次营造,位于辽代乾德门的附近。辽代营建的乾德门长约...
本报热线96511消息 昨日本报8版社会新闻版刊发了市民吴增山在肥西县小庙镇戴大郢村,村头大土墩上发现大量碎陶片的新闻。昨日,本报联系了肥西县文物管理所,该所所长席为群在确定了土墩的位置并观看了照片后告诉记者,这个土墩是西周晚期的一处古村落遗迹,目前还未被发掘。 看了记者拍摄的照片,肥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席为群说,若干年前,县文物工作者曾对戴大郢村南侧苦驴河边的大土墩进行过勘测。这个土墩高约3至4...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