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8日,记者从南阳方城县政府获悉,一枚古代兵器“戈”的残片在该县杨楼乡走马岭楚长城遗址被发现。 经专家鉴定,该残片为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呈灰黑色,长11厘米,最宽处2.5厘米,这是继方城县独树镇大关口楚长城出土的铜戈、铜镞之后又一重大文物发现。它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方城楚长城在当时已经起到了军事防御作用和有驻军的存在。 北京楚长城考古专家成大林教授说,我国在古代长城...
记者昨日从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日前拨付大遗址保护经费800万元用于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 近几年,该局紧紧围绕打造“华夏文明拜祖圣地”这一战略定位,在项目规划、经费安排、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近两年,该局共争取到国家文物局拨付资金2000余万元。本次拨付的800万元将用于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公园的城墙本体的保护及城墙与环城墙道路所夹范围内的景观...
中国唯一的史前灾难遗址——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黄河北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址。四千多年前,黄河上游的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突降的地震、洪水、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将历史封存。喇家遗址环境特殊因而保存较好,相关考古工作呈现出许多值得注意的特点。 喇家遗址1981年经调查被发现,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展开发掘工作,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
日前,《四川省成都片区大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入选由省政府法制办汇集的《拟列入省政府2012年立法计划的项目》。这项进入候选名单的项目,是从文化系统众多立法项目中精选出来的,并且是首次提出的项目。 已经有了《文物法》,为什么要单独为大遗址保护出台一项管理办法?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由点到片区,大遗址群“打捆” 我省大遗址保护,经历了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片区保护...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土登次仁29日在拉萨说,目前,阿里古格王国遗址整体维修保护工程本体维修部分已过80%以上。 阿里古格王国遗址整体维修保护工程是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期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之一,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总投资5744万元。 土登次仁说,阿里古格王国遗址整体维修保护工程主要包括,文物本体维修、洞窟边坡加固及山体排水治理、壁画修复保护等。 据介...
28日,从浑源县文物局传来消息:该县文庙修复现场近日发现一处明代文物遗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 浑源县文庙是一处始建于辽金的建筑群,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71年)全部建成,新中国成立后被一中学占用。近年,浑源县为复兴传统文化,将学校迁建,修复文庙。在修复工程中,工作人员在文庙前门入口处发现这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该文物遗址距地面约2米,长3.4米,外径1.5米,内径0.9米,高1.7米,由古式方...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和第2地点是最早被发现的两个化石地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是在第1地点猿人洞被发现的。两地不远,直线距离也就300米,中间被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阻隔。 享誉海内外的周口店遗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首批文化遗产之一,被称为“人类远古文化宝...
经省文物保护中心对沽源县小宏城遗址勘探,元代察罕脑儿行宫遗址范围基本确定。经过勘探,文物工作者以行宫为中心发现了2公里到3公里范围的元代遗址,包括行宫内的12座建筑物遗址,其中,察罕脑儿行宫东西长330米,南北长360米。行宫外围还发现了当时专为行宫设置的管理机构——云需总管府等3座行宫附属建筑。并在附近征集到刻有“云需总管府”字样的铜权。
28日,从浑源县文物局传来消息:该县文庙修复现场近日发现一处明代文物遗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 浑源县文庙是一处始建于辽金的建筑群,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71年)全部建成,新中国成立后被一中学占用。近年,浑源县为复兴传统文化,将学校迁建,修复文庙。在修复工程中,工作人员在文庙前门入口处发现这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该文物遗址距地面约2米,长3.4米,外径1.5米,内径0.9米,高1.7米,由古式方...
“要让文化遗址有尊严地存在。”11月25日,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的全国大遗址保护现场会暨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有尊严,意味着不能让珍贵的文化遗址被杂乱无章的房屋覆盖,被肆意猖獗的犯罪分子盗掘,被各种各样的方式蚕食,被不科学的“保护”破坏。 单霁翔指出,近年来,我国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迅速增长,在“十一五...
11月26日,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在湖北荆州闭幕。全国各相关文物局负责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城市代表在该论坛上联合发布《大遗址保护荆州宣言》,倡议将大遗址保护纳入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提升为全民参与的重要行动,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大遗址保护重要助力。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荆州、郑州、桂林、成都、朝阳等城市的代表紧紧围绕“...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和第2地点是最早被发现的两个化石地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是在第1地点猿人洞被发现的。两地不远,直线距离也就300米,中间被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阻隔。享誉海内外的周口店遗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首批文化遗产之一,被称为&l...
人民网(微博)·天津视窗11月28日电:记者从天津滨海新区有关部门获悉,在塘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掘的30处文物点90%以上集中在海河下游区域,海河下游已成为滨海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富矿”,其历史及文化发展演进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据介绍,从2007年开始的文物普查以来,塘沽文物保护部门在对大沽口炮台遗址、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等8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的同时,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