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陕西凤翔的秦雍城遗址,在今年开始的道路发掘中有了惊喜发现。一条140米长的道路,原以为是秦雍城时期,但发掘后重新确认为西汉时期道路,而这条路“身兼数朝”也“身兼数职”,它是当年秦始皇出巡“国道”中的一段,也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一部分。 140米长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雍城是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秦雍城宫室...
一座全方位展示元上都历史文化内涵及考古发掘成果的博物馆——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这座博物馆的地下一、二层主体及防水工程完工,地上一层主体完成40%的工程量。 据介绍,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南5公里处,遗址博物馆计划总投资4800万元,总建筑面积6991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5701平方米,配套服务管理及设施建筑面积1290平方米。 据介绍...
统万城遗址 国内第一次发现的石窟造型的墓门 统万城遗址附近墓葬的壁画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北部的统万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统万城遗址考古队队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邢福来今天(12月16日)表示,他们在统万城遗址、八大梁及谷地梁墓葬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墓葬的仿石窟门造型墓门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统万城遗址是我国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建...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兰州召开张掖黑水国遗址2011年度考古工作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从文化分期、浮选植物鉴定、动物鉴定、碳样测年数据、人骨遗骸锶同位素比值分析、遗址人群的食性及家畜分析、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黑水国遗址反映了四坝文化较强的延续性...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对匈奴故都——统万城遗址进行勘探发掘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被盗扰的精美壁画,为人们了解其时的宗教、习俗、艺术和建筑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统万城遗址地处陕西与内蒙古交界的毛乌素沙漠南缘,无定河上游红柳河北岸,主要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这里是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建立的大夏国留下的一座都城遗址,在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
记者从陕西省周公庙遗址考古队了解到,周公庙遗址今年新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考古专家从中发掘出的四个带有窑洞和院落的“窑洞人家”,为人们初步展现了先民们的家居生活场景,为研究当时社会及其家庭结构提供了珍贵资料。 主持考古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说,四个“窑洞人家”各自都拥有一孔窑洞和一个院落。较为特殊的一个&...
图为汉阳陵陵园东阙门遗址发掘现场。张远摄记者15日从陕西汉阳陵博物馆获悉,自今年4月以来,汉阳陵陵园东阙门遗址已发掘400平方米。且一直采取开放式发掘模式,公众可以近距离观摩发掘的过程,让考古不再“束之高阁”。汉阳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1990年,随着西安咸阳机场公路的建设,考古工作在帝陵东南区域进行大...
12月14日,印度尼西亚桑吉兰文化遗产地主管Mr•Tony一行5 人就桑吉兰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保护、研究等内容到周口店遗址交流、座谈。遗址博物馆馆长杨海峰、常务副馆长董翠平接待并参加座谈。专家代表团一行首先参观了博物馆和各化石地点,对博物馆历史沿革、展陈、科普互动及遗址保护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在留言簿上写道:“非常精彩!”。参观结束后,专家团一行与遗址博物馆领导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遗址博物馆...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兰州召开张掖黑水国遗址2011年度考古工作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与会专家从文化分期、浮选植物鉴定、动物鉴定、碳样测年数据、人骨遗骸锶同位素比值分析、遗址人群的食性及家畜分析、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黑水国遗址反映了四坝文化较强的延续性,通...
2011年12月13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湖南省文物局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研修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张磊、国家文物局人事司人事处处长王大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张凌、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副局长江文辉等领导出席了会议。王大民主持开班典礼,陈远平和关强分别在典礼上致辞。本次研修班为期5天,有来自北...
2011 年12 月13 日上午,在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召开了周口店遗址重点保护范围界桩及安全防范设施工程可研专家评审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房山区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遗址管理处、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华信评估公司、北京中北金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金管理咨询公司评审专家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专家组一行首先到遗址重点保护范围进行现场查看,随后,召开会议对可研报告进行评审。会...
墓中的方形漆器和芦苇编制的盛器 墓主棺椁遗存 昨日,记者获悉随着M1号墓发掘进入尾声,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抢救性考古发掘暂告一段落。回顾3年的发掘史,为研究西汉时的建筑工艺、丧葬礼仪、军事制度、珍贵文物保存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价值。据悉,目前墓园14座墓中,还有一个中型墓葬和一个从葬坑未发掘。文物部门会将这里建成一座遗址博物馆。 亮点1 完整“列侯”级别西...
记者 姜峰 记者今天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了解到:迄今周公庙遗址已出土西周甲骨1万多片,其中可辨识的文字近2600字。11月底新出土的一片甲骨首次呈现两人同时进行占卜的内容。 主持今年周公庙遗址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介绍,遗址从2004年开始发掘以来,目前已初步搞清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出土的甲骨文字记载了占梦、祭祖以及军队调动等内容,其中有...
据甘肃省科技厅网消息:12月7日,甘肃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敦煌研究院承担建设的“甘肃省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省科技厅厅长张天理、副巡视员王彬,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出席了会议。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专家组由原兰州大学校长胡之德教授,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席、故宫博物院陆寿麟研究员,中科院寒旱所赖远明研究员,兰州交通大学范多旺教授,中国科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