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 盛水具 高33.3厘米、口径11.1厘米、足径12.7厘米 龙泉窑遗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是宋代南方重要产瓷区,以烧制民间生活用具及各类文具为主,也烧制香炉、塑像等。龙泉窑属南方青瓷,北宋时釉色艾绿,多用刻花、蔑划的技法表现各种花纹;南宋中期以后釉色粉青,多采用划花、堆花装饰。女真人和蒙古人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定窑、汝窑、钧窑、耀州窑等名窑相继衰落,龙泉窑的地位更显突出,人们...
元 公元1206年-1368年 197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元代丰州城遗址出土 高45.5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3厘米 此瓶口部外敞平展,长颈饰多周弦纹,腹部主体为缠枝牡丹纹,下方衬以剑叶纹,通体施青釉,均匀晶莹,是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精品。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始创于北宋。入元以后,北方名窑相继衰落,加上水陆交通和海外贸易得到发展,龙泉窑的地位更加突出。浙江、...
元代瓷器的造型特征总体厚重粗犷,质朴无华。普遍带有形大、胎厚、体重、现棱现角、附耳带座的风格,另外,元代兴起并最常见的器物,为高足、多系和附耳带座器物,如高足杯 又名马上杯、靶杯 、高足碗、高足转杯、带座炉、带座瓶、四系扁壶、安耳带系的多穆壶等等,这可能是为适应蒙古族席地而坐的风俗习惯,以及适应游牧生产生活而烧制的。 带座瓶、带座炉南宋晚期已出现,以元代为多见,造型粗犷,形制大小皆有,主要用...
循千年窑火痕迹,钟灵毓秀;彰显大国巨匠,文化传承。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记载着中华民族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强烈的生命热望和非凡创造,它以“泥”的精神,“玉”的品质,蕴含着中国人深沉委婉、融于自然的博大情怀。 现老窑瓷博物馆拟于2018年在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和文化中心的琉璃厂北京老窑瓷博物馆举办“(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旨在弘扬宣传千年窑火文脉,继承工匠精神...
龙泉窑开创于西晋,结束于清代,连续生产时间长达1500年,是中国所有瓷窑中生产年代最长的一个窑。我们从古窑址遗存的早期标本和各种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龙泉窑仿越窑、瓯窑风格生产青瓷器,宋朝是龙泉窑的极盛期,元代在烧制工艺和大件器物的技术上有突破,明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带有康熙五十一年铭文的龙泉窑标本,是龙泉窑生产期的下限资料,以后所见均系景德镇仿烧品。 元代的龙泉窑完全生产白...
龙泉青瓷肇端于北宋早期,至南宋中晚期到元时,为极盛期。笔者珍藏着一块龙泉窑宋元雕龙梅子青盘残瓷(图1、图2),这一翠颜玉质的古残瓷片,内底径21.7厘米、足径15.2厘米,具有非常完整的瓷艺烧造时代特征。 这块残瓷外腹壁刻菊瓣纹,内心坦底贴雕龙头凤尾纹及绣球,苍龙及绣球皆系同瓷盘坯泥片堆贴后,作雕、刻、划、剔等,使纹饰高于胎体,挂釉后营造了纹饰玉质釉彩下,映现出浮雕效应,烧成之器物清纯流翠、...
此盘高7.5厘米,直径36.5厘米,圈足内底中部有釉,足墙内侧火石红一圈,梅子青釉,菱口刻缠枝牡丹花纹,完整无缺,品相一流,胎体厚重,20多年前因孩儿王晓琳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与冯先铭老师的外孙为同窗好友,后托其带到北京经冯老师鉴定为元代早期龙泉大窑产品,属元代龙泉窑精品。15年前浙江江山的毛兆廷老师 古陶瓷专家 来宁在寒舍小住数日,蒙先生帮我鉴赏筛选藏品,当见到此件时同样的结论为元代早期龙泉窑...
据查证,龙泉窑的瓷业生产中心分布在浙江南部的龙泉县。南宋叶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龙泉窑自宋代创烧以来历经元、明、清制瓷,历史长达800余年。 元代龙泉瓷器在元灭宋以后,由于南方的经济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为当时龙泉窑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加上水路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增加运输便利,加速促进了龙泉窑的生产和发展,建立了许多窑场,温州地区就有文成、永嘉、泰顺、苍...
龙泉窑青釉瓜棱水注 高16.5厘米、宽12.4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8厘米。 此把南宋早期龙泉窑瓜棱茶壶是少见陶瓷器型之一,细长的流,保留着北宋盘口壶的长流特点,颈和上口已经全部缩成一圈。壶身釉色青翠,四周的瓜棱是拉坯成型后刻出的,这也是北龙泉窑瓜棱盘壶的共同点,壶身布满到花花草图案。但与南宋中、晚期那滋润如玉般的釉色相比,尚显单薄。作为南宋早期出产的艺术收藏品中,已是非常难得的作...
五管瓶,是宋代浙江青瓷中常见的器型,其造型奇特,因腹部伸出五支圆管而得名。以龙泉窑产品最为著名。今介绍两件宋代龙泉窑五管瓶与同好们共赏。 北宋刻花莲瓣纹五管瓶 图1 器高24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6.8厘米。圆口,直颈,圆肩,圈足,肩部置五管,腹部用五层弦纹装饰,在弦纹层分别用菱形纹、卷草纹、莲瓣纹装饰。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显黄,釉光温润。配莲花形盖,盖面用莲瓣纹装饰,盖钮雕刻一朵莲花。外底...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陶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
双鱼洗是南宋、元朝龙泉窑烧制的名品之一。此洗之基本造型为折沿、斜弧腹、平底、直足,在洗内底装饰有采用堆贴或凹印两条鱼纹,故得此名。 如图所示,这是笔者收藏的一件元朝龙泉窑粉青凹印双鱼洗。该洗高3.5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5.5厘米,折沿宽1.3厘米。折沿微翘,唇沿较厚,斜弧腹,平底,直足,足墙矮宽,施粉青釉,器足无釉。洗内底中间凹印鱼纹两条,噘嘴翘尾,逆向而游,灵动如活。 ...
北宋 龙泉窑淡青釉刻覆仰莲瓣纹五管瓶 尺寸:高28.3cm;底径9.7cm 简介:五管瓶,又称多管瓶,是流行于宋的一种瓶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得名。有五管,六管,十管,十五管等多种制式。 这件五管瓶,较之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的各式五管瓶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兼具了器形更为规整,工艺更为精美,施釉更为厚润淡雅,品相更为完好四大优势。 瓷器盖刻菊瓣纹,以一结子石...
青瓷,孕涵着中国古代哲学的五大元素——土之料,木之助,火之艺,水之纯,金之值。天道生阴阳,阴阳成五行,五行变化万物。青瓷的开始制作材料泥土、釉彩、水、木等,均来之于自然,这符合于天道。青瓷之形、之色、之态,外观特征皆雌伏静穆,温和恬淡,此谓“阴”;而青瓷之质,则铮铮硬朗,宁碎不折,此谓“阳”。青瓷是“五行变化万物”之一种,其本身又正好隐含着中国哲学本体论之公式。 龙泉地处浙西南,为殴江、闽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