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8年5月29日,93号院博物馆走进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与龙泉社区共同组织兔儿爷活动,来自社区的青年朋友们参与了彩绘老北京兔儿爷的体验活动。 特别邀请到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张忠强工作室的张秀云老师,几十年全心致力泥彩,从小生活在大栅栏地区,对老北京泥彩塑的文化历史、民俗产品都非常了解,多次走进院校,切身践行“非遗进校园”,其创作的泥彩塑作品颇受大家欢迎。 “...
辽(907-1125) 高11.8厘米、口径18.6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此器上大下小,口径大于腹、底径。上部敞口,浅腹,弧腹斜收,呈喇叭口形。下部圆鼓腹,圈足。胎体较薄,胎质粗糙坚实。通体施白色透明釉,釉色白中泛黄,有明显的旋坯痕。器物造型规整,精巧秀美。
为扎实推进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立法工作,5月22至25日,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戚永远率考察组,先后赴江西景德镇、湖南长沙学习考察。 考察组一行在当地人大、文物部门陪同下,实地查看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和长沙铜官窑遗址,并以遗址保护涉及的管理机构、执法权限、村民民生等问题为导向,就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地方立法情况和立法经验进行了座谈交流。 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对大窑龙泉窑...
网络配图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
元龙泉窑印花宝杵纹洗 元龙泉窑贴花双鱼纹折沿洗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烧造历史较长,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薄而透明,以“青翠欲滴,温润如玉”而著称。石灰碱釉的运用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掌握,烧制出亮青、粉青釉等佳器,尤其是梅子青器享誉海内外。进入到元朝,龙泉青瓷精湛的烧造技术不仅经久不...
明 通高13.9、口径9.2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直口,折肩,鼓腹,圈足。盖作荷叶形,顶附一宝珠纽。通体施青釉。龙泉窑产品属青瓷系统,创烧于宋,盛于南宋至元,明代中叶以后渐衰落。此罐造型端庄秀美,釉色纯正,均匀光润,代表了明代龙泉窑的制作水平。 (杨振玉)
明 高28.2、口径23厘米 1949年霍明志先生 捐赠 大口,短颈,颈部饰三角纹,呈重叠状,浑圆的肩部有兽头双系,腹部丰满圆肥,有主体花纹四组,为缠枝牡丹、桃、菊、无花果。下腹部略收,为瘦长莲瓣纹,胎体厚重,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翠青绿色釉,釉面莹润光亮,纹饰清晰,为明代龙泉窑之佳器。 (杨振玉)
元代龙泉窑粉青釉模印菊花纹高足杯 洞头自古就是重要的港口 2014年4月,洞头的两件一级文物藏品元代龙泉窑粉青釉模印菊花纹碗和龙泉窑粉青釉模印菊花纹高足杯,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参加了“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 而如今,这件龙泉窑粉青釉模印菊花纹高足杯正被温州博物馆借展中。它与温州“海上丝绸之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本期《温州宝藏》栏目,我们与您一起探寻关于这件龙泉窑粉...
明 高3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10.5厘米
元 高5.8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厘米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开创于北宋,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元明两代继续生产。龙泉窑产品以青釉为主,其装饰手法有划花、贴塑等。宋元时期,龙泉窑瓷器经过海路大量出口。
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展在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正式启动
龙泉瓷创烧于西晋,终于清代,是中国所有古瓷窑中生产年代最长的一个。南宋中晚期为龙泉窑鼎盛时期,产品种类齐全,式样富于变化。如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的龙泉窑址多达500多处。 龙泉瓷有白胎和黑胎两种,白胎占90%%以上,黑胎较少。据笔者考证,龙泉窑黑胎青瓷,因胎中含有高达25 29%%的氧化铝,而呈灰黑色,胎质坚硬,坯体极薄,多数在1 2毫米左右,同时因含铁量高达3.5 15%%,所以胎骨色泽...
4月22日,由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在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举办“《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 龙泉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产品种类涉及现代与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高档茶、酒、餐饮、药品皿具、产品品种成百上千种。龙泉青瓷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种类型...
2018年4月22日,中国文物网和北京老窑瓷博物馆将联合在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和文化中心的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举办“《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此次展览,以弘扬宣传千年窑火文脉,继承工匠精神为主旨,在促进行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瓷器收藏家和广大爱好者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展示、交流机会。 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它记...
宋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陈设品 高26.9厘米、口径4.7厘米、足径9.2厘米 此件凸花葫芦瓶通体施粉青釉,瓶身上下部位都堆贴缠枝花卉,纹路凸起处因流釉而显出胎质的白痕,俗称“出筋”。 葫芦式瓶是南宋后期龙泉窑创新品种之一,瓶身由两截粘合成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造型新颖。这种瓶传世较少,同类器在考古中也有所发现。1972年四川什邡窖藏出土了一件龙泉窑带盖葫芦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