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专家在张家港举行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上表示,系列考古发掘、发现的资料研究表明,距今约4300-39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群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邦国,最早的中国“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在研讨会上介绍陶寺遗址10年考古收获时介绍说,陶寺早期(4300-4100年)城址在陶寺中期(4100-4000年)扩展成为中国史前最大的城址,中...
……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 ■ 返回
按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第四课题“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流域都邑性聚落综合研究”所规定“陶寺遗址专项”2009~2010年度任务要求,本年度,山西队开展了陶寺遗址群宏观聚落形态研究调查和陶寺城址西部微观聚落形态勘探工作。 壹、陶寺遗址群宏观聚落形态调查 一、调查计划与实施...
2010年8月24日,中国文物网编辑部田家宾、李慧娟及策划王艺筱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考古中华”专题陶寺遗址对冯时先生进行访谈。访谈中冯时先生应用他独特的视角对陶寺遗址进行了讲解及解读。详情请参阅专题“考古中华”,或网站专家访谈。 在访谈结束后,冯时先生在中国文物网的“群贤毕至集——中国文物网嘉宾题字册”上挥毫泼...
最早瓦片说明当时已有宫廷生活 陶盘“暴露”主人帝王身份 当时文字比甲骨文提前七八百年 陶寺遗址力证 “尧舜”不是传说 尧、舜、禹文明的实际存在,终于从考古学意义上得到了证实。 今天,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手推出大型考古专题展览——“考古中华”。在展出的400多件珍贵文物中,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展出...
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座庞大的史前古城在晋南的汾河之滨崛起。在这里,王族墓地、宫殿区、下层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这里出土的一件陶壶上,两个朱砂书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一处半圆形遗迹,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凡此种种,足以将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文明史往前推进500年。然而,围绕这些结论、推断和分析,争议之声从未止息…[...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7月29日上午,由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推出的大型考古展将开幕,涉及全国32个省市的出土文物和一系列重点发掘项目。其中,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发现是最受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一考古发现“改写了历史”,使中华文明起点由原先的“距今3700年左右”,推前到“距今4200年左右”,陶寺遗址也因此被称为“中华文明的肇...
7月29日上午,由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推出的大型考古展将开幕,涉及全国32个省市的出土文物和一系列重点发掘项目。其中,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发现是最受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一考古发现“改写了历史”,使中华文明起点由原先的“距今3700年左右”,推前到“距今4200年左右”,陶寺遗址也因此被称为&...
【摘要】 陶寺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和宏观聚落形态的考察表明陶寺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王者的雏形很可能已经出现,礼制初步形成,已进入了属于早期国家形态的邦国阶段。这一时期,文明社会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动下,陶寺遗址的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早期小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内的大型建筑ⅡFJTI、中期王级大墓、大型仓储区等都是突破性的发现,陶寺遗址的聚落布局与结...
【中文关键词】 陶寺遗址; 聚落形态; 文明起源; 【英文关键词】 Taosi site; settlement pattern; origin of civilization; 【摘要】 陶寺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和宏观聚落形态的考察表明陶寺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王者的雏形很可能已经出现,礼制初步形成,已进入了属于早期国家形态的邦国阶段。这一时期,文明社会初步形成。 【英文摘要】 The studying...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