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宋官窑博物馆正门 翻开各种介绍杭州的文字,大多都会加上一句“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咏叹早已听过,可对于这段古都的历史总还觉得不够真切。史学界有句话,历史的密码往往隐藏于某些碎片里。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偏安了138年的南宋王朝则把自己的兴衰写在了一地的碎瓷片上。 我是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看到这些碎片的。作为中国第一座建在古...
正值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馆二十周年,10月27日,“宋金瓷话——五馆馆藏瓷器精品展”开幕暨中国古窑址博物馆联盟成立仪式在南宋官窑博物馆举行,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杭州市委副秘书长胡征宇,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张鸿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以及磁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等五家参展博物馆馆长出席。 仪式上,王莉英和陈官忠共同为中国古窑址博物馆联盟揭牌,宣告联盟正式成立,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学锋作...
2008年4月11日,香港苏富比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只南宋官窑纸捶瓶以6000万港币的天价拍出,又一次刷新了这类瓷器的拍卖纪录。6000万的价位,相对于清代瓷器、当代书画动辄过千万、过亿的今天,这件宋代5大名窑之一的宝物,其收藏空间毋庸置疑。 宋官窑器物无论是大还是小,每一件都古朴典雅,如脂似玉。有幸面对一件南宋的官窑瓷器,似乎就能读到那一段厚重的文化、追上了逝去的历史;会惊艳于她大家闺秀般的...
大吉尊 盛世太平钵 宋瓷发展至南宋,技艺终于达到顶峰,集大成者即为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到底有多美?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留下十六字如梦如幻的评价:“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然而令人扼腕的是,绚烂至极的南宋官窑,从兴起到跟随南宋一起灰飞烟灭,它只在世界上存在了130多年。仿佛昙花,在最美的一刻,风华散尽,不着痕迹。 从此之后,“...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赋予古老陶瓷文化新鲜活力,2012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面向社区启动了“陶瓷微动力”文化之旅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围绕本馆的资源优势——陶瓷文化主题,借助微博这个互动平台,结合当下流行的“微图”、“微文”的形式展开,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 五月,官博联合净寺社区和玉皇山社区先后组织了两场文化之旅,得到了40余户家庭的响应。官博提供的这道陶瓷文化大餐包括参观博物馆,听文化讲...
2012年2月8日上午,南宋官窑博物馆陶艺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高银巷小学举办一年一度的陶艺第二课堂进校园活动。官博是杭州市首批列入“第二课堂”名录的场馆,自2008年参与“第二课堂”行动计划以来,充分发掘自身特有的陶瓷文化优势,在做好基本陈列、展览宣教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学校建立共建关系。今天是高银巷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全校师生在礼堂里举办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的主题是“深入国学经典之旅,争做雏鹰争章能...
今年的春节,南宋官窑博物馆主打的是“民俗牌”,营造的是热闹的过年气氛。节前,年初大戏“龙禧——壬辰年龙文化民间藏品特展”火热开播,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假期里,系列闹春活动更是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共同打造了一个有趣的龙年春节。 大年初一开门不久,伴随着“看龙啦!”的欢呼声,官博迎来了农历龙年的第一位观众——一位家住附近的小男孩。虽然天气有点冷,还飘着小雪,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小观众的积极性,仔仔细细...
新年伊始,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区的名窑传承馆内聚集了一股强大的龙气,上百条龙盘桓在展厅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龙的聚首,龙的盛宴。 2012年正值生肖龙年,官博为农历龙年新春特别打造的“龙禧——壬辰年龙文化民间藏品特展”,展览借助12位民间藏家的力量,向观众展示了带有龙纹图饰的各类民间藏品共160余件,其中包括瓷器、玉器、铜镜、织绣、杂件等等。展览于2012年1月20日开幕,至3月18日结束,为期两...
新年伊始,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名窑传承馆聚集了一股强大的龙气,上百条龙盘在展厅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龙的聚首。原来,这是官博为农历龙年新春特别打造的“龙禧——壬辰年龙文化民间藏品特展”。 其中,最值得推崇的是“玉猪龙”,别看这件玉器貌不惊人,外表和色泽还略显粗糙,但这可是本次展览的展品中时代最为久远的一件器物。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化,距今约5500年左右,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在一年一度杭城最美好的季节里,10月26日上午,南宋官窑博物馆陶艺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杭十四中举办一年一度的陶艺第二课堂进校园活动。陶艺是艺术的分支,将陶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丰富课堂文化,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东西,学习更多的知识,以更好地弘扬陶瓷文化,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益德益智。活动内容主要分两个版块:首先是由...
唐代长沙窑白釉绿彩瓷壶唐代长沙窑褐斑贴花桶腹壶唐代长沙窑青釉蓝彩瓷执壶一把长沙窑大执壶,安然端坐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2号馆的展位上。这件器物,曾被博物馆方面视为长沙窑中的“壶王”,视为馆藏珍品。今日,它再难傲视群雄般地安坐。本期,本报特刊发初学人和寒江雪两位作者的文章,他们分别就“壶王”的真伪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孰真孰假,自有时间和历史的评判,...
前天,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被曝馆藏“壶王”——长沙窑大执壶是赝品。原本静默的南宋官窑博物馆,瞬时被推上风口浪尖。加之近来故宫博物院频出负面新闻的影响,一时间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本报第一时间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 昨天下午一点,南宋官窑博物馆面对记者首次表明了态度:对长沙窑大执壶的质疑,属专家一家之言,博物馆的工作透明规范,目前也不会轻易将之下架。但本着对公众和文博事业负责的态度...
新华社杭州8月22日专电(记者冯源)针对近期有学者对部分馆藏重要文物可能是仿品的质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21日表示,文物征集程序规范,欢迎学术讨论,并将报请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再次进行鉴定。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依托古窑遗址——南宋官窑遗址建立起来的陶瓷专题博物馆。著名陶瓷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最近表示,从多个角度判断,这个博物馆中的长沙窑人物贴塑大执壶和磁州窑白地黑花鼓等当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