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隋唐五代是白瓷发展迅速并取得极大成就的时期,在白瓷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发明青花装饰,为彩绘瓷器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 前面已经谈到北朝发明了白瓷,作为日用器皿,这种瓷器在观感上更惹人喜爱。白色釉对各种颜色反映鲜明,适宜作各种彩色装饰,所以从北朝后期发明以来,到唐朝时便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北方,由于瓷土白净,气候干燥,窑炉结构等原因,适合白瓷的发展,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一大批...
【摘要】据目前已发表材料,辽宁地区辽代墓葬及个别辽塔(塔宫)出土了不少青白瓷器,器物品种以碗、碟(盘)数量最多,其他还有执壶与温碗、盏与盏托、托盘、钵、罐、梅瓶、净瓶、杯、盒、钟等。这些青白瓷器大体可分为前后两期。第一期数量较少,品种不多,有的器物五代遗风尚存。第二期数量陡然增多,器物品种与形制多种多样,装饰手法有所增加,纹样更加丰富多彩。辽宁地区出土的辽代青白瓷器是我国饮誉世界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并风靡国内外,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那么,这个庞大的窑系究竟有多大,包含哪些窑口呢?为方便喜爱青白瓷的藏友收藏研究,现将各地烧造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资料加以整理,介绍于下: 一、江西 景德镇窑:在青白瓷窑系中产品质量最好的窑口。目前发现烧造青...
在五大名窑中定窑是唯一以烧造白瓷取胜的窑场,它历经唐、五代、宋、金、元五个朝代,在长达五百余年的悠久岁月中,一直盛烧不衰。其产品不仅是人民大众日用所需之瓷,而且最早进入北宋朝廷,成为历代帝王、文人、士大夫赏玩的名瓷,单从这点来看,足以使其他各窑逊色,因此也有人将定窑作为五大名窑之首。 定窑始烧于唐代,当年邢窑盛名满天下时,定窑就受邢窑的影响开始烧制白瓷了,而且所制精品堪与媲美,到后来定盛而邢...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鎏金茶碾 在唐代,人们饮用茶类主要以饼茶为主,饮茶前需要先将饼茶碾成细末,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 这件巩县窑唐白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此器长24.2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关于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
景德镇青白瓷的出现,可以说是景德镇“弃仿创新”的结果。这里出产的青白釉瓷(影青瓷),为全国诸多青白瓷之魁。 青白瓷是宋代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把“假玉器”和“佳者莹缜如玉”的评语用于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是符合实际的。唐人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对越窑青瓷有过“如玉如冰”的评语。陆羽评的只是青釉温润的程度。而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不仅远远超过了越窑,使釉的质感达到了如玉的要求,并且几乎达到了与玉器无...
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瓷器。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由宋迄元,青白瓷盛烧不衰,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湖北江夏的湖泗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
图1 图2 图3 粉盒用于盛放妆粉、胭脂、黛粉,也可盛放香料和香油,是古代妇女闺房中不可少的器皿。古代妇女使用妆粉兴于战国时期,妆饰形式丰富多彩,用粉装饰面部,用胭脂涂抹两颊,用黛粉修饰眉毛,至唐代非常流行。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粉黛借代后宫诸女,并以此反衬杨玉环惊人的美貌。粉盒在唐代已有烧制,到宋代盛行。粉盒盛放香料的实物也有出土,如河北易县静志...
【摘要】繁昌窑在五代时期始烧青白瓷,是目前已发掘最早专烧青白瓷的窑口。本文试图结合唐末五代的社会背景、移民南迁等情况,对当时盛行的北方定窑白瓷与繁昌窑青白瓷的器表特征、纹饰特点、烧造方法和化学组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进一步探究青白瓷的源流。 【关键词】青白瓷 起源 社会背景 移民 【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
从16世纪开始,人们就以法文“BLANCDE CHINE(中国白瓷)”来命名德化白瓷这位来自中国的“白衣天使”。这个称呼延续至今,被中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统一使用。几百年来,德化白瓷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皇室般的尊崇。几百年后的今天,世界知名博物馆中必有其身影,拍场上,甚至较正规的网络拍卖,也屡见其芳踪。她已然成了国际文化遗产中的经典项目。那么如何才能鉴别德化白瓷? 分期断代可看梅花造型 明末清初的...
12月7日至10日,由中国古陶瓷学会和芜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暨繁昌窑青白瓷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繁昌召开。来自国内及新加坡、英国、美国、瑞典、日本等国的130多位古陶瓷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根据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有关要求,中国古陶瓷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12月7日的会员大会上,会员们审议通过了秘书长王兴华作的第五届理事会2015年会务工作报...
定窑白瓷,与五大名窑中的其它陶瓷相比,在色调、印花、刻花及划花等技巧上独具一新,其创作的刀法、设计的线条、构图及纹样,更是独步一时冠绝当世。而且定窑白瓷发展距今已有长达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一直盛烧不衰,成为当代瓷器收藏的珍品。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明,高28cm,底座径13.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烧造年代距今较远,其工艺特点并不像明清瓷器那样为人们所熟悉。近日,邢窑爱好者,资深藏友“邢窑翰林斋”在盛世收藏论坛发表帖子总结了邢窑的部分鉴别要点,文章简短精炼,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邢窑遗址考古发现至今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真假邢窑白...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窑址位于今邢台市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我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我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的陶瓷业, 以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和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最受人们推崇,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代表了当时瓷制品的最高水平,同时著称于世。 陆羽《茶经》这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