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鸟瞰图。本报记者 魏志阳 摄 看会动会叫会向你眨眼睛的恐龙,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听鸟语闻花香,在显微镜下探索生命的奥秘……现在,这些在一座博物馆里都可以实现了。 2018年12月28日,浙江自然博物院新馆区——位于安吉县科教文新区的安吉馆,举行了盛大的试开馆仪式。据悉,2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我省首个落户杭州以外的省级公共文化设施,也是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
近日,省文物局组织召开2018年省级文博单位目标(经营)管理责任制考核会议。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副局长郑建华、曹鸿,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一处、综合二处、综合三处、综合四处、业务六处、直属机关党委及省文物局机关各处负责人组成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对省级各文博单位(含原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2018年度目标(经营)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议。省级各文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省级各文博单...
学生正在体验剪纸艺术。童笑雨摄 让绝活不“绝”是非遗传承人的期待,让非遗进校园行之有效,是教育人的追求。12月27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传·向未来——非遗进校园’2018首届西湖非遗论坛”上,来自该省的诸多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分享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助非遗教育在校园生根。 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走进校园,已成为各级教育和文化部门一项重要工作。然而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非遗...
图为越剧戏服。项菁摄 竹编、泥塑、根雕、紫砂……作为浙江省省级重点项目,绍兴市嵊州文创园26日正式揭开面纱,文创主题馆迎开馆。未来,嵊州市10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在此扎根,千年古城再掀“非遗热潮”。 图为竹编工艺品。项菁 摄 嵊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的美誉。该地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包括越剧...
日前,“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浙江剪纸四十年”剪纸精品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浙江剪纸四十年》画集正式发行。 剪纸,在中国民间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浙江又是剪纸大省,成书于明代的《武林梵志》中就有五代时“吴越践王于行吉之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的记载,至明清时发展至一个高峰。在历代民间艺人的努力下,浙江各地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剪纸艺...
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近日,磐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了墨林村永德廊桥、胡村应氏宗祠、杨宅村和义桥、茶潭村施氏宗祠、三水潭村杨氏宗祠、榉溪村上宗祠和孔若钧墓等7处文物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公布工作依照《文物保护法》,经文物产权人(属地)同意、专家评估价值、县文广新局推荐,由磐安县人民政府核准同意。 下一步,磐安县文广新局将会同规划、建设等部门对新公布的7处文...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试开馆在即,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中有序进行,作为消防重点单位,为进一步增强职工的火灾防范意识,普及火灾常识,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有效预防场馆火灾事故,保障试开馆后的正常运行。12月21日下午,我院邀请了安吉县公安消防大队宣教负责人范孝章前来安吉馆区做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中队长吕挺做消防器械操作指导。一线开放部门的职工及保安服务人员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演练。 范老...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果。此次活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了73份参评案卷,经过专家初评、实地复核、专家终评,最终评出“十佳案卷”10份、“优秀案卷”20份。其中,我省参评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人民政府擅自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东运河翔凤段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案”荣获“十佳案卷”,“湖州三通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擅自拆除不可移动文物案”荣获“优秀...
博物馆是洞悉城市文化之窗,也是承载文化记忆的殿堂。12月24日,浙江温岭博物馆开馆,含国宝级文物青铜夔纹蟠龙盘在内的1500余件文物引得观众与文博专家驻足。 开馆当日,当地民众纷纷前来参观。 童笑雨/摄 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的吹响,博物馆数量迅速增加,一片片“文化洼地”也逐渐蜕变为“文化高地”。 国宝镇馆,因其年...
12月12日下午,初雪消融,远山如黛,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的大厅正门,一台吊车正缓缓地将“浙江自然博物院”几个大字吊装到门楣。走进宽敞的大厅,技术人员在紧张调试着电子售票机……为迎接新馆开放,这里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我们刚刚通过展馆布展工程完工验收,即将于12月28日试开馆”,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兴奋地说。在这座满眼翠绿的中国竹乡,占地300亩、馆舍6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的亚洲单...
杭州话、绍兴话、苏州话,剪纸技艺、雕版印刷……咿呀声里,红纸堆中,是浓浓的江南传统风味。 12月19日,浙江省第十二个服务传承人月暨拱墅区文化暖冬行活动在杭州老开心茶馆举行。该活动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拱墅区拱宸桥街道办事处主办。 据悉,目前浙江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6位,省级非遗传承人936位,浙江省第十二个服务传承人月将走访这些省...
大赛总决赛现场潘沁文摄 “篆刻诗书画,造微靡不工。”12月20日,首届“介堪·去疾杯”全国泰顺石篆刻大赛决赛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举行。安静的赛场内,30位篆刻高手同台逐艺,起笔落刀、一琢一磨、有条不紊,在一方小小的泰顺石上,秀出一手精妙的篆刻技艺。 地处浙南边陲的泰顺,篆刻文化历史悠久,篆刻人才辈出。伴生于该县龟湖镇大型叶蜡石矿中的泰顺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纹理奇特,近年来作为新的雕...
菱湖镇地处杭嘉湖平原金三角的中心,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始建于唐,盛于明,时称湖州府东南雄镇。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10万常住人口,是全国著名的四大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和蚕桑重点产区。菱湖文化底蕴深厚,清晚期曾出过王、姚两位状元。改革开放后,菱湖的化工、纺织行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支柱产业。菱湖镇文物资源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菱湖镇有137处,其中文保单位、点25处,新发现112处。 ...
浙江自然博物院核心馆区五个主展馆布展项目验收暨海洋馆初步验收会于日前在安吉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浙江大学、浙江省博物馆协会、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安吉县文广新局等单位的专家出席。 与会专家现场查看了6个主展馆施工布展完成情况,听取了各展馆布展项目进展汇报及展览效果监理和展览施工监理的综合评估意见。会议认为,五个场馆施工布展效果基本符合深化设计方案及...
11月29日,一带一路佛教文化艺术特展“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共展出来自全国49家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60件,展期将持续至2019年2月28日。 展览以时代为序,重点从“十六国至隋代”“大一统的唐代”“五代时期”三个历史时期梳理汉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时代特色与发展脉络。特别难得的是,本次展览首次将零散分布在全国文博单位的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集结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