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笔者收藏有一枚抗战胜利纪念堂2角银币,它直径2.4厘米,重5.5克,正面珠圈内为“贰角银币”四字,中间有一朵梅花图案,珠圈上方为“云南省造”,下方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两侧各有一朵梅花;背面有一歇山式琉璃瓦宫殿式建筑图案。 那么,这枚纪念抗战胜利银币发行于何时呢?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得知,国民党统治后期社会经济面临崩溃,物价疯狂上涨,通货恶性膨胀,法币急剧贬值。 为了挽救财政经济危机,云南省...
10月8日上午,由云南省友邦外事服务有限公司与法国“牡丹”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首届法中(云南)老年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在巴黎圣母院旁的塞纳河畔举行。 身着个少数民族服装来自中国云南的百名中老年朋友跳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现场演绎了佤族舞“加林赛”、傣族舞“嘎洛咏”、景颇族舞“哦然然”,以及体育健身项目“可乐球”和“柔乐球”。 而法国本土文艺团体表达艺术协会(Express ar...
9月28日,由嘉兴博物馆、玉溪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穿越古滇文明之光——云南玉溪文物精品展”在嘉兴博物馆二楼禾韵展厅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1月27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玉溪市博物馆精品文物150件,展品种类丰富,包括动物化石、石器、陶瓷器、青铜器、字画等实物资料,民族服饰、关索戏面具等非遗文物资料,以及中国现代音乐先驱——聂耳书信、曲谱等实物资料,配以精美图片,玉溪的自然、人文和历史作一番梳理和诠...
2017“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云南行”活动近日收官。两个月来,古籍保护专家与志愿者深入一线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给散落云南各地的数万册古籍文献建立完整“身份信息”。 云南古籍丰富,各类古籍存量逾百万册。许多古籍分藏于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寺庙,有些长期“沉睡”在民间,需分类整理、登记编目。近年来,云南创新引入“专家+志愿者”模式开展古籍保护,缓解了人力不足问题。 云南省古籍...
最新小编迷上了校长唱的《带你去旅行》——“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其实我特别喜欢迈阿密和有黑人的洛杉矶,其实亲爱的你不必太过惊奇,一起去繁华的上海和北京,还有云南的大理保留着回忆,这样才有意义。”听这歌词,小编觉得这样的爱情才有意义。相爱的两个人想有有意义的爱情就来三亚旅拍吧。碧海蓝天是三亚不仅是旅游的圣地,也是拍婚纱照的圣地,三亚婚纱摄影旅拍工作室哪家好?就让小编来告诉你...
日前,云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行带着文物书籍、文物图片等走进了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贫困山区牦牛坪村小学,为该校学生带来一堂精彩生动的文物课。 云南省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马云川介绍,云南省博物馆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除了把文物移动课堂“搬”进牦牛坪小学,云南博物馆还多次组织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把山区学生和老师请进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大学、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实地观看云南文物、了...
网络配图 考古人员近日在云南省镇雄县境内进行文物勘察时,发现一处新旧石器时期过渡阶段文化堆积,出土大量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这一发现为研究滇东北古人类生存状况及石器制作工艺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新发现的石器遗址点位于镇雄县母享镇陇东村王家寨一带缓坡台地上,根据初步判断,遗址大致距今1万至3万年左右,横跨新旧石器时期,但其确切年代还需经过进一步测年后定...
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带领昭通市文物管理所和镇雄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对镇(雄)毕(节)高速公路以勒至林口段进行文物勘探,在调查勘探中新发现一个石器遗址点。 该石器点位于镇雄县母享镇陇东村王家寨余家岩洞的缓坡台地上,背靠悬崖、下临筒车河。悬崖向内倾斜,可避雨,悬崖下有一宽约10米、长200至300米左右的平台,下为约200米的缓坡。平台上有后期人工堆砌的痕迹。据了解,1958年,...
日前,全省最大的县级博物馆——会泽县博物馆正式竣工,一座气势恢宏、彰显会泽特色的仿古建筑展现在人们眼前,该县10000多件文物也有了“家”。 据了解,会泽县博物馆总投资3182万元,占地面积1899.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72.52平方米。该博物馆地处会泽古城核心区,分为大堂、二堂、厢房和主展馆4个部分,整座建筑为二进院仿古建筑,单体建筑有硬山顶和歇山顶式,采用瓦屋面、石构件、斗拱、砖雕...
在会泽县城老街中段南侧,会泽县博物馆彩绘装饰完成,脚手架已拆除,一座气势恢宏、彰显会泽特色的仿古建筑展现在市民面前。至此,该县一万多件文物终于有了“家”。 会泽县博物馆总投资3182万元(其中,恢复重建资金为989万元),占地面积为1899.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072.52平方米。 博物馆地处会泽县城古城核心区,根据《会泽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按博物馆建设标准设计建设...
云南斑铜贮贝器,是斑铜工艺美术品中移植古滇青铜文化的代表作,体现出斑铜与青铜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云南斑铜贮贝器绽放青铜古韵。 贮贝器是古滇人贮藏海贝的容器。云南古墓中出土的海贝,是那种呈椭圆形、背面中部隆起的虎皮贝、虎斑贝、环纹货贝,除天然海贝之外,还有以铜、绿松石、骨等质材仿制的海贝,甚至还有鎏金的铜贝。有的海贝有钻孔,被穿成一串,作为项链或发饰,而没有钻孔的则显然是可流通的货币。 ...
残石佛首 杨庆丽摄/光明图片 青铜鎏金杨枝观音 杨庆丽摄/光明图片 云南考古日前又公布了新的重要发现。此前,根据《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6年11月中旬至2017年1月下旬,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大理州、市两级文物管理所对2015年勘探中发现的太和城遗址二、三号两处大型建筑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日前,专家们公布了此次考古成果,初步认为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发现了在太和城遗...
7月11日,2017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郑和纪念馆开馆活动在云南晋宁举行。 郑和纪念馆位于云南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月山的郑和公园内,建筑面积4721平方米。该馆共设“远古天地”“滇国文明”“郑和文化”3个固定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共收藏文物800余件,展出实物300余件,通过大量的实物史料、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和形象的声光场景,再现了郑和坎坷悲壮的人生经历和波澜壮阔的远航壮举,是展示晋宁...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发掘工作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期遗存,出土小件800多件,有玉石器、青铜小件、杵、凿及大量陶器。 海门口遗址位于剑川县甸南镇海口村海尾河以西,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此前经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200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最大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在世界上也极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