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宫门河底挖出的鎏金铜象首、西洋楼养雀笼的黄釉琉璃构件、嘉庆御制的刻石……106件有故事的圆明园出土文物今天对外开展,这也是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向公众展示1996年以来20余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展览位于圆明园展览馆内,预计展出到10月。 此次展出的106件文物均为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铜器、玉器、琉璃、瓷器和建筑构件,件件有特色、件件有故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
资料图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座谈会,邀请11位各级文物收藏、流通、鉴定行业组织(或筹建组织)负责人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初衷在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完善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指出,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民间收藏文物工作,充分听取业界心声,从实际出发,找出解决制约...
6月9日下午,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体育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博物馆和陕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部秘书长瓦里也夫・库阿特占、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们都为展览促进中哈文化交流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展览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共展出以秦兵马俑为主要展品的文物60件(组...
6月10日,故宫,游客在观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当日,是首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是六月第二个周六,也是我国首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北京市文物局同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考古阶段性成果,今年上半年共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平方米。 其中,延庆世园会考古罕见发现了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城市副中心考古墓葬群数量增加了276座。 延庆发现保存完整...
多位知名专家现场免费为市民鉴定文物,讲解文物收藏知识。 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摄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博物馆等多家联合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深圳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深圳博物馆举行。来自深圳各大高校的传统歌舞展演,热情洋溢的音乐,轻快动感的舞姿,向市民展现了全国各民族的热情和活力,让市民...
6月10日,第12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华安县文广体局举办“印象 华安”文物图片展。 此次展览,旨在进一步增强我县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图片展展出的22幅图片,分别来自该县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县里的文物现状。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情况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表示,“一带一路”在五通里面提出了民心相通理念,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而且也是文化、友谊之路。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和民众基础,它能够有力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从而反过来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丁伟介绍说,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交流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桥梁和纽带,在...
北京市东城区近日(8日)发布消息,11处文物将于年底前腾退完毕,包括安乐禅林、丰城会馆、湖南辰沅会馆、江西新建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等。目前,东城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6处,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太庙、皇史宬、京师大学堂等47处重点文物腾退。
展出的出土的虎犬齿、鹿右下颌骨等。 记者 李文科 摄 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在三峡博物馆举行。记者 李文科 摄 今(9)日,《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展出,约380余件套石器、骨器、陶器及动植物标本展出,配以照片、地图、图表、模型等辅助展品,免费对公众开放。 从上世纪20年代发现至今,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艰苦工作,大溪文化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
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中国首个“文物避难所”,这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10日在河南洛阳透露的消息。 今年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与与‘一带一路’”论坛10日在洛阳举办。 刘玉珠在论坛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不断扩大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家文物局不断提高文化遗产国际参与能力,同时向世界传递...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昨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今年3月龙岩市文物局获得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全省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市于2013年正式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4年。此次普查涉及的范围广、行业多,登记的文物量大、类别全,全市共调查、走访国有单位3665家,涉及19个行业、系统,其中...
6月8日,有媒体曝光了上海静安区巨鹿路上一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被完全拆毁,改建为一处貌似现代风格建筑的消息。经多方了解,此处建筑几年前被一个私人业主以8000多万元价格买下,这个业主为一个90后海归女孩,其母亲在对这处工程进行照看。目前,静安方面已经介入调查,责令其立刻停止修建新建筑,并对老建筑进行复原。(6月9日 东方网) 就在几天前,南京百年文保建筑浦镇火车站,遭到一剧组私自拆改。南京浦口...
资料图 近日,15件虢国墓地出土文物顺利从安阳“回家”,至此,虢国博物馆与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期两年的合作巡展结束。 从2015年6月起,虢国博物馆与中国文字博物馆签署合作办展协议,选送青铜、玉石两大类共15件精品文物,参与《汉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全国巡展。两年间,这批文物“跋山涉水”,先后亮相新疆、浙江、福建、宁夏等地,吸引参观者10余万人次,而且引发多家新闻媒体关注并报道。合作巡展...
针对有网友发文质疑故宫慈宁宫、乾清门附近的室外鎏金文物原有金属栏杆都被换成了汉白玉栏杆,认为新的栏杆与故宫旧有栏杆风格接近,容易让观众产生这本来就是故宫建筑原貌的错觉,破坏了宫殿建筑原有风格。今天故宫博物院特别发布了情况说明。 据记者了解,故宫博物院此次更换的石材栏杆,设置于慈宁宫区域、乾清门区域。更换目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室外文物,并吸纳观众来信意见形成。由于有部分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会越...
6月8日、9日,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深入新郑市、郑东新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调研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谢冰、文保司副司长闫亚林等一同调研。 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市委副书记、市长程志明,副市长黄卿、吴福民等陪同调研。 刘玉珠一行先后来到新郑黄帝故里轩辕庙、郑国车马坑博物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宫殿遗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