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籍,福建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并计划在年底前基本完成该项工作。此次福建省古籍普查登记的范围为:福建各收藏机构或个人所藏的产生于1912年以前的具有文物、学术和艺术价值的文献典籍,包括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及敦煌遗书、碑帖拓本、古地图等文献,其中部分文献的收录年限可适当延伸。 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具有不可再生性。...
自青岛市被纳入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以来,山东省、青岛市文物部门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作为,普查试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一是组建机构,健全队伍。青岛市成立了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普查办公室,内设“三个中心、四支队伍”,即组织协调中心、文物认定中心、资料信息中心三大核心组织,以及博物馆系统普查队、党政机关普查队、国有企业普查队、事业单位普查队四支实地普查队。通过抽调各博物馆(纪念馆)业...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古籍普查保护取得实质进展。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重点古籍收集单位申报工作,共申报225函珍贵古籍、4家古籍收藏单位。 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拉萨市政协所藏82函历史文献进行了详细的登记造册。对拉萨市周边部分古籍收藏单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地抽查。阿里地区全面完成了首次全地区范围的古籍普查工作,共登记2300多函。 西藏自治区咳投资60多万元征集了170多部珍贵古籍。协...
2月17日,陕西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方案》同步公布。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馆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之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又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资源调查。作为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试点省份之一,陕西高度高度重视此次试点工作。省政府成立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省长景俊海任组长,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和省...
中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 张庶卓) 记者从国家图书馆正在举办的“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国加快推进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并开展海外中华古籍调查,加快中华珍贵典籍的数字化。 近年来,全国图书馆界共同策划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一批有影响的重点文化工程项目。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全面了解全国古籍存藏情况,建...
日前,秦皇岛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圆满结束,成果丰硕。为总结经验、表彰有关单位和一线普查队员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2月17日,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局召开了秦皇岛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会上宣读了对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等三个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及罗军等15名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各县区对五年来的文物普查工作做了总结汇报,交流了工作经验。会上还传达了省文物局相关会议精神,并就下一步普查成...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升格为不可移动文物 记者2月12日获悉:北京市文物系统的两项文物保护工程于2月10日启动,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即普查登记文物)的保护。 北京市文物局披露,为全面落实文物安全监管措施,确保全市文物建筑的安全,从2月10日开始,北京市、区文物部门在全市16个区县和2个特区(北京文物系统内的昌平十三陵特区办事处、 延庆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正式启动全市千...
藏匿在京城街头巷尾的普查登记文物将有“身份证”。今年上半年,本市(北京)将给2826项“普查登记文物”挂牌。 昨日,北京市文物局表示,为全面落实文物安全监管措施,确保全市文物建筑的安全,从即日起,市、区文物部门在全市正式启动“2826项普查登记文物挂牌工程”和“千名文化遗产监督员上岗工程”。 所谓普查登记文物,是指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市各...
记者今天获悉:北京市文物系统的两项文物保护工程于2月10日启动,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即普查登记文物)的保护。北京市文物局披露,为全面落实文物安全监管措施,确保全市文物建筑的安全,从2月10日开始,北京市、区文物部门在全市16个区县和2个特区(北京文物系统内的昌平十三陵特区办事处、 延庆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正式启动全市千名文化遗产监督员上岗工程和2800余项普查文物挂...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中国文明发源地之一。据王国维先生考证,“唐之中叶吾浙已有刊版矣”,为浙江地区早在唐代已有图书刻印出版提供了佐证。杭州在宋代成为全国刻书中心,后经元、明、清诸代续有发展。浙刻古籍历来被视为佳品,受到历代藏书家的重视和喜爱,到了近现代,浙江更成为私人藏书楼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刻书、藏书的优良传统,为浙江省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编目经验,奠定了良好...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古籍普查一直是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几年来,透过普查不仅摸清了古籍存藏的某些底数,还有不少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发现令人欢欣鼓舞。 辽代立朝几与北宋相始终,辽代历史上刻书出版事业并不十分兴盛,且书禁甚严,敢以书传南界者,罪死。所以能够流传于今者如吉光片羽、鲁殿灵光,版本学家与出版史家向难走笔辽代刻书出版的描述。近年来,通过普查与珍贵古籍申报,山西辽代应县木塔所...
在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中,重庆市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旧址、涪陵816工程遗址、南沱红星渡槽成功入选。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07年6月启动,重庆市积极开展了重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开展试点、全面普查、组织验收,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于2010年8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普查整体验收、数据审核和误差率抽样检测,文物普查启动...
作者 谢东樱 对于这几日网上热炒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一事,媒体与广大网民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今天,中国青年网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市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 中国青年网记者: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登记文物,可它为什么迟迟不挂牌,不标明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呢?既然它已经被列入文物普查目录,是不是就算文物点? 李承刚: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历史遗存厚重、保存相对完整的具有历...
对于这几日网上热炒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一事,媒体与广大网民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今天,中国青年网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市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 中国青年网记者: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登记文物,可它为什么迟迟不挂牌,不标明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呢?既然它已经被列入文物普查目录,是不是就算文物点? 李承刚: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历史遗存厚重、保存相对完整的...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文化厅了解到,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最新统计,青海省已发现各个时期人类活动的各类遗迹(文物点)6411处。青海省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3处,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9处;全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历史文化名村2个;全省有省级博物馆3座,州、地、市级博物馆5座,县(市)级博物馆8座,临时文物陈列室近10座,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寺院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