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日前从辽宁省朝阳市了解到,2015年考古人员在位于该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半拉山顶部考古挖掘时,首次在红山文化墓葬内发现一套完整的带柄端饰的石钺。 朝阳半拉山积石冢是龙城区文物局工作人员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被列为2009年重大考古发现。为防止盗墓分子盗掘破坏,2014年9月,辽宁省考古所在龙城区文物局配合下,对半拉山积石冢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其中最引人...
专家在花山岩画现场进行岩画病害调查及保护方案设计 游客在花山岩画下用手机拍摄留念 首例岩画遗产申报项目 花山岩画确认申遗 享有“世界的花山,人类的遗产,中国的奇迹,民族的瑰宝”美誉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正式确认为2016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例岩画遗产申报项目,也是亚洲地区代表性的岩画遗产申报项目。今年6至7月间,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将进行终审表决。花山岩...
一般而言,人们在谈论文化时,很少涉及军事文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军事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概念,所以人们关注的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上的偏颇和漠视,认为军队只是打仗,与文化的关联性不大。但事实上,军事文化是文化这一整体概念的重要分支,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封长虹 近期,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
为丰富省会节日期间文化活动,喜迎2016丙申猴年新春佳节,河北博物院在新春期间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 博物院南区8大常设展览继续对外开放 博物院南区《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北朝壁画》、《名窑名瓷》、《曲阳石雕》等8个常设展览将继续对外开放,展出文物近5000件(套),展现了河北历史上最为...
为营造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春节期间,景宁畲族博物馆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 一是“点赞文化”——猴年探秘畲族博物馆系列活动。此活动由“迎新春•千人共谱畲乡文化梦签名”、“迎新春•探秘基本陈列展览” 和“迎新春•扫一扫微信公众号”等组成,以上三个活动均可参加畲族博物馆新春集赞活动,满6个赞后,可凭集赞卡获得畲族博物馆猴年大礼包一份。 二是“体验非遗”——迎新春•主题小木屋特色开放活动。主...
按照兰州市关于“五城联创”工作的总体部署,目前兰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昨日,记者从兰州市城乡建设局获悉,为有序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目前已修缮恢复了多处古建项目,如七里河区金天观西侧和西固区河口村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甘肃举院古建群、金天观、府城隍庙、五泉山、白塔山、广福寺和兴源7处濒危古建,力争尽快达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所需的硬件要求。同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兰州》...
●文化遗产凝结着创造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创造精神的延续,因而继承传统不单单要沿袭,更重要的是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将机器生产的精细准确渗透于手工再生产的环节,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和手工艺品的差异性、个性化进行有机整合,让机器和手工的特质在互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传统工艺具有催生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可能,其振兴最终要靠市场和生活来推动,但技艺的传承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向福州三坊七巷颁发201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之荣誉奖。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里坊制度活化石”。
祭祀重要环节:舞狮庆吉祥。聂灿摄 下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西南部,现今面积0.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余户、1500多人,基本为黄姓一族。原籍下沙、现居海外的黄氏后裔约4000人。下沙建村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余年,村民世代以农耕和养蚝为主业。 改革开放以来,下沙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尽管苍海桑田,世事变迁,但在下沙,有一项民间仪式千百年来依然一如往常,始终在固定的时...
【摘要】自然环境变迁影响古代文明的发展与更替,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认可。本文对陕西省商洛市东龙山遗址从仰韶、龙山文化至夏、商、周代时期连续的文化遗存和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了磁化率测量、孢粉分析、动物化石分类鉴定,考古遗址调查和14C加速器测年,为的是进一步探讨环境变迁与考古文化更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该遗址区域内分别选定3个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和考古遗址采集样品,进行高精度14C加速器测...
今年春节期间,市文广新局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各种惠民活动累计150余项,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大餐。 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实施以来首次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以“唱非遗大戏,过热闹大年”为主题,统筹资源,积极展示各县市区有影响力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各类民间、民俗活动。活动期间,...
1月21日结束的2016年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传来消息,“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面加强,围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贯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抓住保护和利用两大主线,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文物保护利用硕果累累 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双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省世界文化遗产达到5处。16处大遗址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8处大遗址入选...
《易经·系辞》说,炎帝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耜之利,以教天下”。作为三皇之一和中华农业的鼻祖,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而关于炎帝故里的记载和传说也众说纷纭。1月23日,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传承神农炎帝文化、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目的是通过对高平炎帝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优势和深厚的神农炎帝文化资源加以研讨论证,大力弘扬和传承炎帝精神,并因台...
辈辈封侯 大闹天宫 三不猴 西游记 时光飞驰如电,不知不觉猴年即将到来。 猴作为灵长类动物,往往被人们喻为聪明、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与灵气的象征。在中国古籍中,猴子的别称有禺、果然、独、狨等。据东汉班固《白虎通》记述“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在十二生肖中,申猴位列第九,有长久长寿之意。“古面睢盱露瘦月,鹬毛匀赋舒玄云”。猴,自古以来就属中国绘画题材...
近年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卓有成效,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与促进作用日益显著,现代科技为展现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平台。通过现代科技,人们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将给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插上现代翅膀,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2015年12月18日,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琉璃厂高峰论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