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成立大会12日在上海交大召开。记者从大会获悉,与古建筑相比,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遗产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破坏严重,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将致力于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技术、工艺、材料的研究和推广。 据悉,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是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的筹备单位,之后将作为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参与工作,该研究中心使用照片建模技术,...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汛期文物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文物部门、文博单位要高度重视汛期文物安全,提高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及防灾、自救能力,对防汛减灾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通知》指出,要对地处灾区和可能遭受洪灾的文博单位要进行风险评估,加强防汛抗洪等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增强快速应对突发性灾情的能力;要统筹防汛、消防工作,组织开展全...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西藏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区、县普查办和各国有单位开展普查工作的相关情况,包括采集文物数据、上传数据、通力合作、广泛宣传等内容;第二部分展示普查取得的成果。展览分别从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罗布林卡管理处、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萨迦寺等收藏单位借展文物52件(套)...
今年6月11日是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9日起,嵊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在越剧博物馆一楼展廊推出嵊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 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对国有机构代表国家保存的文物进行的一次全面梳理和统计。这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旨在健全文物保护体系,为实现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奠定基础。嵊州市第一...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古老文明的精髓融入现代生活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如何发挥作用?2016年6月11日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微博#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主题下回答网友提问。 1、@Rainy_Pang 提问:刘局长您好!电视上会不会有什么特别节目庆祝文化遗产日? 刘玉珠:文化遗产题材是很受网友和观众喜爱的节目,央视、各地方...
6月11日,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对养心殿内的一把椅子进行装箱前除尘处理。养心殿是营建资料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之一,自清雍正帝起将其作为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2015年12月18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经进入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的研究和实施阶段,同期开展可移动文物研究和修复。当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故宫博物院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公众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内复原的墓室 6月初,由于连日遭受强降雨袭击,法国塞纳河水上涨,坐落在塞纳河畔的卢浮宫博物馆和奥赛博物馆3日闭馆,着手将地下藏品转移。如今,中国也进入了汛期,我们的博物馆是否有了充足的应对预案呢?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我国全国各地博物馆参观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风险。除暴雨洪水以外,地震、泥石流、...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当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媒体介绍了近期重大考古发现和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明代大型宫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紫禁城和北京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明代大型宫殿遗迹首现身 昨天上午,故宫公布近期重大考古发现,在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包含由一条东西...
由国家文物局、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今日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讲话中表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希望借助城市活动的举办,让这一理念得到更广泛传播和认同,让文化遗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品位。 刘玉珠指出,2016年,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作出...
故宫养心殿1890件文物搬家修复 3个月内撤陈完毕,预计2020年修复完成;“皇子居所”毓庆宫将首次开放 在清朝的紫禁城内有两处政治中心,其一是养心殿,其二是作为太子宫修建、清朝十位皇帝曾在此生活或读书过的“皇子居所”毓庆宫。 昨日故宫博物院透露,现代版的毓庆宫曾常年用作库房,存放清宫遗留的丝织品,之后从2014年启动古建筑修缮,将在下月验收,之后将恢复乾隆六十年时期...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是当前突破口之一。“社会力量有参与保护文物保护的强烈愿望,而且他们也有能力和条件参与到文物保护和利用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今天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实际需要。 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珍贵的财富,是前辈留下来特定的、有历史积淀的宝藏。如何让文化遗产真正走进现代生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的档...
建于上世纪50年代、已成为西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原西安市委礼堂,被列入新近公布的西安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这对家住南院门的周琦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今年86岁的周琦老人一直为西安的一些老旧建筑的保护奔走。5年前,老人就向相关部门建议,将原西安市委礼堂等一些标志性建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他表示,随着西安城市建设改造加速,一大批代表着西安各个年代特征的建筑被拆除,这会导致一个城市...
为迎接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蕴藏的价值被更多人感知、认可,唤醒激发大众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6月11日,苍南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县博物馆广场前开展。 该展览以苍南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为主线,图文并茂,用普查工作者的镜头和感触,带领观众领略普查成果,此次成果图片展除展出普查系统内文物116件(套)外,特遴选普查系...
近日,青州市文物执法大队值班人员接到一个电话,称发现在职工子弟小学校内的建设施工中挖出一个古墓,其中文物被现场施工人员拿走。 得到信息后文物执法大队立即行动,联合公安机关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在该工程挖掘的土方西北侧发现一处被挖开的小型宋代砖石墓,随后又对现场施工人员逐一进行了调查询问,调查过程中该工程负责人承认挖开墓葬内出土多件文物,并放到了公司办公室保管,表示要主动上交,调查结束后,执法人员...
近日,南乐县文物管理所在谷金楼乡梁方村征集到一墓志。 该墓志为武母楊太夫人墓志銘,呈方形,高65厘米、宽68厘米、厚12厘米。志主生于咸豐八年,卒于民國十八年,主要内容:河北省南乐县东关杨姓女子为陆军中将四等文虎动章武铭之母,上事舅姑下事姑叔相夫教子每事敬戒,勤俭持家照顾邻里严管幼儿等事迹。整个碑身保存尚算完好,字迹稍有磨损。该墓志对研究地方经济、地域划分、生活水平和民间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