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颂壶(西周晚期) 蟠龙兽面纹盉(西周早期) 作宝尊彝卣(西周中期) 唐朝海兽葡萄铜镜 皿天全方罍 青铜错金嵌绿松石獏尊 有藏家称青铜器现处价格洼地,应抓住契机;专家认为容易违法 青铜器自古以来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可以同西方油画、雕塑相提并论的中国国粹。然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一条关于&...
经过半年多的考古清理工作,考古学家最近确认在陕西省宝鸡石鼓山墓地发现的与“禁酒器”相伴面世的青铜器群属于户氏家族所有,其中庑殿式屋顶盖的户彝是目前出土最大的方彝,户氏家族墓地的发现为研究商末周初的时代画卷和古代中国家族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2012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村民在挖掘房屋基础时分别发现了青铜器等文物,随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文物考古工...
■锈色 一般来说,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清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
日本冈山县冈山市教育委员会23日宣布,冈山市最近出土一件大约在中国战国时期铸造的青铜箭镞。 这件青铜箭镞铸造于公元前4至5世纪,出土于冈山市的“南方遗址”,即一处公元前2世纪的村落遗址。 据日本媒体报道,出土的铜鏃被称为“双翼式铜鏃”,长3.7厘米,宽1.4厘米,重3.7克,铜鏃整体平坦,左右两翼自前端延伸至后端很远。 这是日本首次出土这种类型...
昨日,记者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获悉,经过1年多的考古调查,该馆在闽侯新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史前遗址30多处。 2011年5月,经省文物局批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启动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闽侯县是第一站。截至去年12月,考古调查队在闽侯县新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史前遗址30多处。据介绍,新发现的史前遗址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闽江北岸,以白沙、荆溪两镇...
战国蟠螭纹车轼(资料图) 24日上午,中国海盐博物馆与淮安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青铜独秀”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青铜器精品展在盐城举行。据了解,这还是盐城首次大规模承办青铜器展览。 展出的青铜器均出自1978年发掘于淮阴市郊城南乡高庄村的战国墓,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境内出土青铜器最丰富的先秦大墓。展品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礼器和容器、车马器、兵器与生产工具等。淮安市博物馆馆长...
新华网武汉1月24日专电(记者 王贤)考古学家近日在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了一件带有随国国名的青铜器。这是我国首次经考古发掘的随国铜器,对探讨著名的“曾随之谜”有重大学术价值。 据主持发掘工作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他们在文峰塔墓地21号墓葬中发现了这个长21厘米、高15厘米的戈,铜器上刻有“随大司马獻有之行戈”铭文。“"随"是国名,"大司马"是古代掌握兵权的一种官员,"獻有"是人名...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城文峰塔墓地发掘工程,完成了65座墓葬中最大一座墓葬的文物提取。至此,2012年6月以来随州文峰塔古墓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出土文物1000余件。这是继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掘”的擂鼓墩曾侯乙墓和“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2011年6月至去年5月,为配合随州城市...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城文峰塔墓地发掘工程,完成了65座墓葬中最大一座墓葬的文物提取。至此,2012年6月以来随州文峰塔古墓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出土文物1000余件。这是继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掘”的擂鼓墩曾侯乙墓和“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2011年6月至去年5月,为配合随州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对随州义地岗一带勘探出的墓葬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