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孙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紫砂高级研修班24日在宜兴市丁蜀镇开班,根据计划,当地紫砂工艺厂未来三年内将与清华大学“联姻”,共同培养100位优秀紫砂创作人才。 江苏宜兴素有“陶都”美誉,有着七千年的制陶史,宜兴紫砂业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在数百年的薪火相传中,当地紫砂壶艺“冠绝一世,独步千秋”,成为无与伦比的中华陶中瑰宝,藉此为业的匠人甚多。数据显示,目前宜兴紫砂技艺有职称的人员...
所谓古玩收藏中的“真品”,其实很少见。元代仿宋代的、乾隆仿康熙的、民国仿清朝的所谓“仿品”,倒是值不少钱。昨日,在2012古今通宝全国巡回鉴宝活动武汉站上,七八百市民、甚至外地的藏家,拿着家里藏品找专家鉴宝,很多人恍然大悟:有的仿品也有收藏价值。 1200多件藏品 仅60件有升值空间 昨日,武汉三镇七八百市民捧着家藏宝贝,赶到设在江岸区澳门路143号(原江岸区工人俱乐部)的古今通宝鉴宝...
沉睡地底百余年 面部如生有弹性 接触空气几秒钟 皮肤迅速变焦黑 在地头劳作的村民们不会想到,就在他们身边,清代棺椁中,竟然会有这样一具女尸:130多年都过去了,竟然栩栩如生。 当迁坟工作进行到这里的时候,这具尸体被挖掘出来,里面非常干燥,包裹尸体的红布都光鲜异常,仅仅几秒的时间,尸体的脸部就开始发黑。 现场 容貌如生 衣物不朽 近日,江宁区淳化街道范围内,正在进行道路建设,为此几座坟墓...
《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自2月27日开幕以来,以其厚重的历史内涵与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吸引了来自全疆各地州的观众,在开幕后的首个周末(3月4日)观众数量更是飙升到4600人。截至3月20日,故宫展参观总人数达到45285人次,平均每天2300人次,是展览开幕前两个月每日观众数量的6倍。“故宫热”的持续升温使新疆博物馆提前进入旅游旺季。青玉《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册、描绘维吾尔人表演高空走绳即“...
清明薄饼 资料图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厦门薄饼和寒食节有关 厦门薄饼又称春卷,全国各地的春卷做法都大同小异,但仅有闽南地区的传统春卷不经过油炸的。 民俗专家郭坤聪告诉记者,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
寒食宴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有关专家介绍说,清明节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
提到清明节,人们常常会想到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等。一面是春光明媚,一面是烟火歌哭,清明节可谓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节日。其实,这是因为现代清明节由古代两个不同的节日——寒食和上巳加上清明这一节气融合演化而来的,在风俗习惯上已将前两种节日的内容吸收并存。 要说清明节的起源,首先就要提到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至少在西汉就已形成。最初,节日日期及时长都不定,后来...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开始的那一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和壮、朝鲜、苗、侗、仡佬、毛南、京、畲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萌发,一扫冬日枯黄的景象。江南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又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对江南农民来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这...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溯源:那个抱树被烧死的忠臣孝子 可以说,仲春时节的第一个大节日就是寒食节,它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意为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最初作为节日时,要禁烟禁火,无论民间官府,只吃冷食。在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鸡、放风筝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相传此...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习俗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
福州特制的“菠菠粿” 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在宋代,寒食这一天,是福州约定的通城踏青的日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