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物水兽 山东省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破解大运河“水脊”难题、引汶济运的重要水利工程,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被后人誉为“可与都江堰相媲美的治水工程”,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闪亮节点。2013年2月26日,为迎接世界遗产中心专家到现场评估考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旺考古队进驻汶上,对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遗址的2013年度考古发掘工作也正式拉开了帷幕,为了解目前考古工作进程,记者昨日专门...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威西夏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寿龄一行在位于永昌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大门石刻处考察时,发现了两座完整清晰的佛龛及多幅西夏时期岩画等。 花大门石刻位于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四社花大门内山体上,此次新发现的两座佛龛分别位于在距花大门主石刻区向东600处的东壁与南壁。此外,孙寿龄一行还在花大门周边山体悬崖上发现了多幅岩画,岩画上刻有动物、香炉、文字等。孙寿龄一行还...
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14日揭晓。本年度评选活动自2012年11月底启动,经发掘单位申报、中国文物报及专家推荐、国家文物局审核,评选活动办公室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我国境内进行发掘的合法考古项目中,遴选出43个候选项目进入初评,并于2013年2月27日将候选项目资料在本报和中国文物信息网予以公布。初评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全...
3月12日,“201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在郑州市揭晓。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淅川下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荥阳官庄西周城址、南阳市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隋唐大运河考古河南段永济渠黎阳仓遗址和通济渠郑州段等考古发现入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表示,此次入选项目既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抢救保护项目,也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项目,考古学年代从旧石器时代延...
2月19日,记者从灵武市获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近期在灵武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考古发现用火迹象11处、出土石制品11648件。挖掘材料基本显示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征,考古发掘报告日前发表在《人类学学报》上。 据了解,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是水洞沟遗址群中的一个重要地点,该地点发现于1923年,是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与德日进命名的水洞沟遗址5个地点之一,但当时并未进行发掘...
仁山遗址发掘现场 记者25日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获悉,闽侯新发现30多处史前遗址,它们多属于青铜时代黄土仑文化类型,有少量属于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青铜时代黄瓜山文化类型。 据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5月30日,经省文物局批准,该馆启动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调查区域包括福州、南平、三明和宁德4个设区市,闽侯县是第一站。截至去年12月,考古调查...
昨日,记者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获悉,经过1年多的考古调查,该馆在闽侯新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史前遗址30多处。 2011年5月,经省文物局批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启动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闽侯县是第一站。截至去年12月,考古调查队在闽侯县新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史前遗址30多处。据介绍,新发现的史前遗址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闽江北岸,以白沙、荆溪两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