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今日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悉,中国政府与意大利政府间第一个文物交流合作项目《秦汉——罗马文明展》将于11月1日起在洛阳“开宴”,展览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010年的元月中旬。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将近距离地亲密接触世界顶级艺术瑰宝,“品尝”到一场丰美的文化盛宴。 “秦汉——罗马文明展”将充分展示中国、意大利两国优秀的历史文化,...
今年9月,彭阳县新集乡马氏父子借助家中窑洞的掩护,盗挖汉代古墓葬被群众发现举报。10月15日,马氏父子被警方抓获后,随即发现汉代铁器及陶器,进一步证明了汉代铁器在当时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盗挖古墓现场在新集乡姚河村。据文物工作者介绍,姚河村埋葬着大量汉代古墓,以西汉时期古墓葬为主,且陪葬品丰富,当地村民在挖窑洞或建房过程中经常能挖到古墓。2006年,姚河村曾发生大量古墓被盗挖事件,事发后公...
古井中出土的陶罐、青瓷碎片。均为李春璞摄 放在药液中保存的竹简。 记者昨日从株洲获悉,该市文物部门近日在醴陵发现一处汉晋遗址,目前已发掘出两口古井和两处灰坑(生活垃圾池)。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现了6枚东汉竹简和大量破损的陶罐、青瓷等物品。株洲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介绍,这是该市第一次发现古井和竹简。 6枚竹简共写100多字 该处遗址位于醴陵市解放路邓公塘,本来为一工地,遗址就是在施工过程中...
从宽阔的工作台到抽屉的每个角落,王程太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厚厚数十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资料及文件,只有书柜里包装精美的《我们告诉世界——程太广播电视盒带歌曲选》、《人生——程太音乐作品选》彰显着这位深圳市首名专职从事非遗保护工作者曾经的作曲家身份。 今年6月,“文化遗产日”期间,由文化部联合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全...
千年古刹资寿寺,以“资群生于寿域”而得名,而誉世,而香火不断。 天下人各有寿,人皆期寿,冥冥中又有“神灵”在此方普渡众生以寿,这资寿寺诚不愧佛家之“民心工程”。延年益寿,古今人同此心,故四海香客游客常常接踵而至。 寺内十八罗汉,乃比丘之得道者,其多姿多态、生动如常人的彩塑与其它寺庙内之罗汉虽似相同,却十八尊头像失而复得、能...
近日,达州市宣汉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该县红峰乡走访时,在桥河村二社冯家坝意外发现一口历史近千年古井,古井名叫“双水井”。 据介绍,冯家坝海拔800米左右,居住着四五百人,皆以“双水井”作为主要生产生活水源。经测量,该井占地面积逾100平方米,分为内外两井,外井可见,内井隐于农田之下,两井间以石槽相连。泉水自内井涌出,经石槽注入外井石水缸内,水质清澈。...
昨日,记者从红寺堡文管部门了解到,红寺堡开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工作人员在太阳山镇发现一处大面积汉代遗址。 这处遗址位于太阳山镇水套村西南约2公里的一处山沟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遗址内散落着大量灰色、红褐色的碎陶片,部分陶片上面刻有精美的绳纹图案。普查人员对部分陶片进行了简单的复原,发现个别陶器高度达80厘米,胸径达50厘米。据介绍,目前这处遗址的性质和用途有待断定,普查小组正在积极联系自治...
汉代陶俑秉承了秦俑制作工艺和造型风格,在秦俑的大器粗犷中,参合了诸多源自生活劳动和生产实践的思想意识,显得汉代陶俑更加贴身,越发鲜活。 汉陶俑是在秦的基础上一脉相承发展延伸的。西汉初年出土的陶俑明显地继承了秦代陶俑的艺术风格。在俑的艺术上经过一波波的高潮,最后达到了顶峰。西汉陶俑没有秦俑那么高大,但与东汉比起来属于形体高大的。汉俑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大致可以分成三类:车马俑、人物俑...
近日,经过近5个月紧张筹备,达州宣汉县“将军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位于宣汉县城王维舟纪念馆旁,占地200多平方米,共选用人物照片244幅,补画人物头像7幅,遗址照片7幅,战斗示意图3张,插画2幅,标语2幅,展柜10个,各类文字250多篇约10万字。建成“将军纪念馆”,是为了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展示当年在宣汉这片土地上波澜...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阿坝茂县城北城关粮站的大规模石棺葬群抢救性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和清理战国晚期至汉代石棺葬54座,出土了一批铜器、铁器、陶器、海贝和各类饰件,收集了大量人骨、兽骨,并提取了纺织品及粟等植物标本。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将为研究岷江上游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面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实物资料。 据考古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发掘面积近1600平方米,共发现和清...
2009年4月14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了关于“我省秦砖汉瓦流失严重”的新闻。景俊海副省长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有关方面核查此事。 陕西省政府领导批示后,陕西省文物局即对西安、咸阳文物商店、文物复制厂、古玩市场以及黑作坊进行明察暗访。目前,陕西乃至全国的文物市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合法经营(文物商店、文物拍卖企业)与不合法经营(古玩市场、黑市交易、摊点)等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现象。...
鎏金熏炉。 大银盘。 大家知道目前发现的,全国最大的矩形铜镜在哪儿吗?它就陈列在淄博市博物馆。这个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达56.5千克的铜镜,形体之巨大,纹饰之精美,为历来著录和考古出土的铜镜之冠。这件国宝,就是伴随临淄西汉齐王墓的发掘而重见天日的。但是,谁能想象,出土一万两千多件文物的的临淄西汉齐王墓,它的发掘是因为铁路施工需要土方。5个随葬坑的重见天日,是...
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昨日,有市民致电本报称,有人常年在汉口江汉路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建筑物下摆摊“烧烤”,导致墙面遭油烟和污垢侵蚀。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烧烤摊点包围,建筑上沾满黑色油垢。 建筑文物遭“烧烤”10年 记者沿着江汉路方向行走,看到一座6层楼的建筑物,这是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
昨天,挖掘机在沈家山又挖出了汉代瓦当,让沈家山考古发掘结束的日子又推迟了。同时神秘出土的三件陶制器皿让专家们难辨其名。 意外发现汉代瓦当 昨天在挖掘现场,一块灰色瓦当被挖掘机挖到,虽残缺得只剩下一半,但仍可看出该瓦制作得很精美。瓦面呈圆形,中间饰以分格形网纹,四周则为云纹。据了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秦砖汉瓦”。根据瓦面上的花纹显示,这是典型的汉代网格云纹瓦当。 所谓...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汉代文物博物馆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建成,于国庆期间正式开馆。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汉墓群分布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大力保护这一历史文物,今年以来,磴口县多方筹资2400多万元兴建博物馆,收藏、陈列历次汉墓考古出土的文物,并从民间收集珍贵文物60余件进行馆藏。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物站介绍,这个汉代文物博物馆收藏、陈列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