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包茂高速公路洪江市黔城小江连接线修建时,挖掘出一批古代陶器,经考古专家勘查,在陶器出土地发现西汉古墓。 目前,该古墓已出土30多件滑石壁、陶鼎、陶盒、陶壶、陶罐等文物。怀化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向开旺说,该古墓墓室长度就有4.6米,深大概有近4米,是一座中型墓葬,它的墓道大概有10余米。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大概是西汉中晚期。从出土的墓葬物品来看,还是比较有钱人家的墓葬。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11月25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国际研修班学员一行28人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志祥教授的带领下来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参观,汉阳陵博物馆馆长晏新志接待并与学员进行了座谈。 学员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和幻影成像。随后纷纷表示,汉阳陵博物馆在大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的成功实践经验值得博物馆领域借鉴和推广,衷心的期...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展出的“朱雀”门扉(11月18日摄)。 近日,陕西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开馆,展出200多件汉画像石。榆林汉画像石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其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陕北的汉代文明。
本网讯:11月21日,“汉唐西域考古:尼亚丹丹乌里克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主持此次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还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北京大学副书记吴志攀,日本佛教大学校长山极伸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等人。童明康副局长在会上表示:我国第一个涉外考古合作项目,就是1993年批准的尼雅遗址中日联合考察;丹丹乌里克遗址发掘和出土壁画的合作保护工作,也...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展出的东汉时期画像石(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陶明摄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展出的画像石(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陶明摄近日,陕西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开馆,展出200多件汉画像石。榆林汉画像石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其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陕北的汉代文明。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汉乐演奏家坦言,不愿自己的孩子再从事汉乐演奏;“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汉乐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暨南大学学生对广东汉乐生存状态的调研结果引人深思,这项成果近日入选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全国前12名。 被称为“中州古韵”的广东汉乐已在客家地区流传至少500年,是&ld...
韩家洲(中) 韩家洲出土文物 韩家洲出土文物 落户到我省郧县境内的韩家洲人,是韩信的一支后裔。昨日,汉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系主任王然教授说,最新的一次考古发掘能够佐证这一事实。 韩家洲位于汉江中上游的郧县柳陂镇辽瓦境内,是汉江中的一座小岛,它处于青山环抱、汉水围绕之中,扼汉江渚河两水要害,小岛总面积近一平方公里。 如今,岛上住着80多户人家,清一色都姓韩,洲上人们尊崇韩信,不亚...
国家文物局罗静副司长、省文物局赵川荣副局长等考察阶段性成果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长、研究员陆寿麟等专家考察阶段性成果 阶段性成果论证会现场 2009年11月20日,四川省文物局在绵阳召开双包山西汉木椁墓出土饱水漆木器脱水加固保护项目中期评估会,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罗静、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长、研究员陆寿麟,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长、研究员李化元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
根据99尊元、明、清稀世汉藏金铜佛像编著的《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近日由中华书局首发。季羡林曾于今年6月27日为该书题字“为中华文化增辉”。这是金铜佛像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这部大型图集由佛教造像艺术鉴定专家王家鹏、西藏宗教文史研究专家沈卫荣编著。99尊佛像,是从民间收藏家李巍收藏的上千尊金铜佛像中精选出来的。图集以汉藏文化交融发展为历史脉...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标好的地线部位...
一匹匹奔马,栩栩如生,20日上午,在绵阳市文物局地下室,25匹西汉漆木马排成长阵,迷倒了前来参加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漆木器脱水加固保护中期评估验收的专家们。 据介绍,此次实施脱水加固处理的漆木器,是1992年至2000年在绵阳永兴双包山西汉墓葬群中出土的。由于这批文物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吸入了大量水分,出土后文管部门不敢晾晒,怕其变形开裂,只能长期浸泡在水中,难与大众见面。 2007年12月,...
对马团花对猴团花伏龙坪出土的东汉圆形纸 清代盗仙草(窗花) 王伯敏教授在研究东汉剪纸。 清代八仙(窗花) 近日,我省民间美术研究学者鲍家虎致电记者,兴奋地“爆料”:我国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把剪纸的历史由公元420年改写为公元前206年,提前了六百多年,由此,我国剪纸已经确定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剪纸历史有多久 中国剪纸艺术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