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居易诗意“晒工资” “男人的钱包,女人的年龄”,这被视为现代职场中的两大秘密。不过,在网络上,很多人热衷把自己的详细收入甚至日常开支都展示出来,网称“晒工资”。其实古人也有工资单,也会拿出来晒! 《汉书》曾记载西汉时期的东方朔晒工资,只有可怜的“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一囊粟,是指一袋没有脱壳的小...
美食之于中国堪称符号与标签,不是有人这样总结吗——住美国房子、开德国车、娶日本女人、吃中国菜,即使是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也不忘捎带上与五千年文明共生共存的中华美食。 《戏答佛印》宋 苏轼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招牌黑叉烧 苏浙汇的“苏式黑叉烧”有别于广式挂炉叉烧制法,选的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腩肉入料腌制,卤之并慢慢收汁,使卤香尽入肉之肌理。 虽然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重阳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谢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 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图为万人吟唱李白诗词的壮观场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29日晚,四川省江油市一片欢腾。在当地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上,近两万人齐声吟唱李白诗词,创下最大规模集体吟诗活动的世界纪录。 四川江油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华夏诗城”的美誉。在“5.12R...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
作者:叶鹏飞 书法、诗词,两者均为中国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是中国文化存在和演化的缩影,它们既独立存在,又紧密结合。书法艺术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受到中国文化自身特性的规范和导向,同时也一直以诗词、文章作为其演化、表述的内驱力量。任凭书法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千变万化,依旧脱离不了诗词——这个传统文化的精灵。 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内容——诗词,与书法形式在审美性质上虽有着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特...
叶瑜荪 “诗教”,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原有深厚的传统,丰子恺先生自小就熟读、背诵了大量古诗词。丰先生对子女的“诗教”很讲究方式方法,注意趣味性。利用诗词的平仄、韵脚规律和句式的结构特点,他发掘出种种趣味因素,使习者兴趣大增从而渐入堂奥。在丰先生培育引导下,长子丰华瞻和幼子丰新枚都特别喜爱古诗词,尤其新枚,能背诵的就达2000多首。 丰先生喜欢搜集趣味...
(任丽娜) 记者7日从山西省工艺美术馆获悉,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技艺创作的大型推光漆画《江山如此多娇》于日前完成,再现了毛泽东主席《长征》诗词手迹,并亮相于山西省工艺美术馆。 据了解,《江山如此多娇》是由金陵画派领袖、江苏国画院院长傅抱石和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于1959年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作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高7米、宽10米的国画巨制。毛泽东...
新浪收藏讯 著名女书法家韩宁宁费时一年多倾情创作的《毛泽东诗词》书法专集,近日结集出版,这是继《道德经》之后的又一鸿篇巨作。 韩宁宁,字静安,北京人,硕士学历,从事书法艺术30余年, 1987年弃笔从商,历任总裁助理、部长、总经理等职。1987年加入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北京市书法家篆刻协会,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为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篆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
为配合即将于今年9月21日在故宫午门和延禧宫展厅举办的“兰亭特展”及“兰亭珍拓展”,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与中华诗词学会联合发起“紫禁墨存 兰亭今咏”中华传统诗词大奖赛,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原创中华传统诗词作品。 以诗会友是备受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推崇的聚会往来方式。1600多年前那次著名的修禊盛会上,就有40多位名士雅聚,集诗...
新浪收藏讯 2011年5月28日,由文化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百名书法家书钱安华诗词作品展”在北京中外首工美术馆开幕。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马达先生,新华社原副总编辑、《中华辞赋》社社长闵凡路先生,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先生,诗词书法界知名人士武春河先生、中外首工美术馆执行馆长朱景优先生等嘉宾出席展览开幕仪式并剪彩,另有各界人士300余人参加开幕活动。 钱...
【博宝艺术网讯】博宝艺术网评论员萌梦 撰文 书法这一集合了中国数千年文化精华的艺术形式让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之心醉,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学习书法、研习书法成为上至耄耋老者、下至校园学生所推崇的文化形式。作为中国字画集中地的博宝艺术网就有许多书法名家,其中齐云福的作品就将古诗词的意境在作品中展现,受到了国内外收藏者的关注。 根据博宝网书法收藏专家的介绍,字老奇的齐云福自幼爱好书画。多年来一直坚持...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