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市遗址内出土的茶叶沫釉瓷壶残件 和佛教传播有关,放生文化在唐代非常的兴盛。特别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肃宗甚至颁布圣旨,要求全国81个州郡必须设立放生池。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为这些放生池专门书写了碑文。 根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陕西第一工作队日前公布的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考古成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的东北角发现了唐代放生池遗址,这也和文献记载的位置基...
市民观看文物展 精美的人物石雕 火山突然喷发,滚烫的岩浆扑来。末日来临时,无法逃生的人们在想什么?6月1日《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 庞贝古城是古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在丝绸之路的终点,这座富足繁华的城市在公元79年8月24日,因为维苏威火山的突然喷发被整体湮没,火山灰封存了庞贝城市的一切连同生命,却完整地保存了整个城...
图为参赛的中学生对“文物”进行发掘与清理。张一辰摄 6月2日,西安30余所中学的200余名学生汇聚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变身”考古家亲身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据介绍,此次“小小考古家”活动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联合共青团西安市委举办,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比赛方式,寓教于乐的环节设置,让学生在了解考古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的同时,挖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千...
明 奏稿:纵28.5厘米 横73.2厘米 行稿:纵38.5厘米 横73.2厘米 两件档案内容相同。一是奏请报拨陕西年例、练饷奏稿(有多处涂改,应系稿本);二是发给西安府(原陕西巡抚管辖)要求尽快缴纳练饷、年例的行稿。时间均在崇祯十五年(1642)五月。 一、报拨年例、练饷奏稿。 张尔忠在奏稿中称:自崇祯十四年(1641)十二月初六日接任巡抚,至十五年(1642)五月二十二日...
蒙古服饰、发式陶俑 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西安活动周今天(5月28日)启动,作为活动周主打内容,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即日起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开展,200多件组来自大草原的精品文物让你大饱眼福。 启动仪式上蒙族歌舞表演 鄂尔多斯博物馆讲解员韩思娜:“这是一件元代的巴斯巴文圣旨金牌,金牌重348克,正背面写有两行巴斯巴文,巴斯巴文是忽必烈时期的国师所创立...
网络配图 2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等联合举办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口弦琴首展开幕式,距今约4000年的口弦琴亮相。 据介绍,口弦琴在先秦文献中被称作“簧”。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数量达20余件,系目前中国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弦乐器,考古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明确,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陕西神木石峁遗...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碑拓传统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西安碑林博物馆于5月12日走进陕西师范大学,为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基础实验课。这也是西安碑林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 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初步认识了鬃刷、毛毡、拓包等碑拓工具,现场演示制作拓片的具体流程,从清碑、上纸、刷纸、打墨到揭纸,耐心细致的讲解了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
2018年5月13日21:40西安一套《这里是西安》栏目播出《文物修复保护专家——马琳燕》,同时该片也在当晚22:45西安丝路频道《丝路西安》栏目播出。 马琳燕研究员现任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保护研究二部主任。自1995年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以来,她一直工作在文物保护修复一线。凭借艺术专业的功底,经过三年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的系统学习,她很早就成为省文保院的保护修复技术骨干...
“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13日在西安闭幕,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学者们共同成立了“丝绸之路考古联盟”。 据了解,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的代表在这次论坛上共同达成《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提出将积极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全面系统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丝...
5月13日,第三届丝博会系列论坛之一的“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西安闭幕。论坛期间,来自丝路沿线国家的学者们不仅分享了丝绸之路考古新发现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还达成并发表了《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 《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提倡,要积极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全面系统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分布及保存的状况,为保护和传承...
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12日在西安举办。来自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英国、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展开讨论。 5月11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个团组参展参会,会期5天。图为开幕式现场。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此次论坛由国家文物局、陕...
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的“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13日在西安闭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英国的学者分享了丝绸之路考古新发现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对如何在未来更好的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并发表了《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 《西安共识》提倡,要积极开展...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对西安市隋唐长安城东市东北部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此前的2015年,因配合基建还曾对东部中部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与小规模试掘,三年共计勘探107100平方米,布探方55个,探沟1条,实际发掘29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单位173处,出土各类遗物约1500件,对了解认识研究隋唐时期东市的形制布局和商业、手工业的内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