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28日,记者在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考古现场了解到,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最新考古发掘,在遗址内城西城门附近发现不同时期的城墙体、唐代开元通宝、马骨铠甲以及各类文物残片,这为确认整个城体总体布局分布情况提供了依据,也更加印证了北庭故城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枢纽。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核心区域占地5000亩,包括北庭故城及其附属建筑北庭西大寺...
界岗位于南昌县黄马乡,这里的一些明清文化遗存如今成为县级保护单位。八大山人为何隐遁在饶氏家族的家庙鹤林寺?鹤林寺曾粥锅不冷,粥僧120余人,南昌县会对鹤林寺进行考古挖掘吗?跋文中令人向往的菊庄又在如今界冈的哪块禾田或者丛林中? 鹤林寺残垣断壁 已被纳入文保维修名单 像挣脱了大地的束缚,拱出了封冻的泥土,顶开了冬天落叶的覆盖,露出了尖尖细嫩的春笋一样,隐...
记者18日从新疆吉木萨尔县获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近日陆续抵达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北庭故城遗址,计划今年对故城内5450平方米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据悉,此次考古发掘,是北庭故城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郭物告诉记者,北庭故城有千年历史,为了使后期出土文物分析更加准确,此次考古发掘先从城门、城墙、路网等大框...
2018年3—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缙云县博物馆对缙云壶镇陇东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陇东遗址位于壶镇溪东区块,其东南约500米为陇东村,该遗址在壶镇中学迁建工程施工中发现,遗址大部分已经实施工程建设,本次发掘共500平米。 陇东遗址是一处包含了上山、良渚、商代、西晋和宋代堆积的古遗址,遗址主体以良渚和商代堆积为主,共发现灰坑65座、灰沟8条、柱洞23处,...
荆州考古又有重大发现,今天上午(16日),在楚都大道与荆沙大道连接线的一处考古工地上,荆州博物馆开始对西汉古墓擂鼓台墓地29号墓进行考古发掘。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对棺椁进行清理,该墓葬为土坑竖穴墓,椁室长5.6米,宽2.8米,方向为东西向,初步判断下葬时间为西汉,是西汉早期的墓葬。 从现场考古情况来看,这座墓葬保存完好,上周在附近已...
日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江南部分(镇远、靖远、平远炮台)考古发掘与保护第一次专家论证会在北仑召开。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古遗址保护协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市文广新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博物馆、北仑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对平远、镇远、靖远三处炮台遗址的考古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随...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对西安市隋唐长安城东市东北部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此前的2015年,因配合基建还曾对东部中部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与小规模试掘,三年共计勘探107100平方米,布探方55个,探沟1条,实际发掘29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单位173处,出土各类遗物约1500件,对了解认识研究隋唐时期东市的形制布局和商业、手工业的内容...
近日,国家文物局批准镇江博物馆实施孙家村、铁瓮城遗址主动考古发掘项目。 考古遗址属不可再生资源,2018年初,镇江博物馆即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申请发掘孙家村遗址东侧门道位置600平方米、铁瓮城遗址西门位置500平方米,在国家文物局近期召开的评审会上获得批准。项目获批后,将获得国家级专家指导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的支持。 据了解,为了保护文物,考古发掘的原则是尽量不进行主动...
明朝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宝,世代传袭,因此较金册显得更为稀少和珍贵。 本次出水的这枚金宝,虽被人为割损,但可清楚地辨识出印面的篆书“蜀”字,当来自蜀藩王府。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又有丰硕成果。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发掘昨日结束,在当天举行的通报会上,文物部门通报,本年度总计出水文物12000余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这也是我国首次发现明...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10日在北京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榜上有名。在揭晓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提及,“本次评选除了以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等为评判标准之外,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成为重要参考”,引发人们对“公众参与考古”这一现象的讨论。 笔者注意到,就在结果揭晓的前一天,一篇题为《用网络数据预测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章对26项入围“2017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格布赛鲁遗址远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考古队在对札达县象泉河支流桑达河谷台地格布赛鲁遗址、象泉河中游相关遗址开展考古发掘与调查时,发现迄今所知西藏境内最早墓葬。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考古专家夏格旺堆9日在年度业务工作公众分享报告会上介绍,经放射性碳素检测,这一区域的墓葬年代有两个时间段:距今3560-3000年期间和...
故事要从2014年的3月说起。 彼时的江西省鹰潭市,将于当年的年底举办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为了承办这项国际性的盛事,鹰潭市决定在龙虎山重建于上世纪30年代毁于大火的上清宫,作为活动场所。龙虎山道教协会辗转联系到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月,中心的副所长崔光海和项目负责人陶金一道,来到了龙虎山,为上清宫的复建出谋划策。在此之前,陶金已经设计了包括茅山德祐观在内的数座道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