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镇江市黄鹤山米芾墓 代丹徒人余京在《米南宫墓》中说:“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断陇牛羊青草卧,残碑风雨绿苔封。像栖破屋春浇酒,魂傍空门夜听钟。我欲揖君供片石,壶中无复九华峰。” 余京生活于乾隆时期,他所见的黄鹤山北坡下米芾墓,已是孤坟残碑,绿苔封路,十分荒寂了。米芾浑身是谜,其墓葬就是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米芾生前的同辈好友蔡肇所撰《米元章墓志铭》称:R...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文化部门近日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偶然发现疑似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墓葬。此墓曾被盗,但究竟是衣冠冢还是真墓以及墓主人的真实身份等都有待进一步核查。 普查发现“米元章”墓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峰介绍,清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员在该县秦皇山一带考察时,偶然发现一座古墓,墓碑上有“米元章”三个石刻大字。经初...
米芾书法 新华网广州6月6日电(记者黄浩苑)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文化部门近日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偶然发现疑似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墓葬。此墓曾被盗,但究竟是衣冠冢还是真墓以及墓主人的真实身份等都有待进一步核查。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峰介绍,清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员在清新县秦皇山一带考察时,偶然发现一座古墓。古墓的石碑上记载着:“大宋太祖考内阁大学士讳芾字...
近日,清远市清新县文化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偶然发现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墓葬。该墓是米芾的衣冠冢,还是真墓?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清远米芾墓或始修于元末或明初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峰介绍,清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员在该县秦皇山一带考察时,偶然发现一座古墓,墓碑上刻有“米元章”3个石刻大字,这引起了专家们极大的兴趣。经初步查实,这正是北宋著名...
清末米氏后裔所立米芾墓碑。清代手写《米氏族谱》中对米芾墓葬的记载。高峰供图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近日,清远市清新县文化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偶然发...
清末米氏后裔所立米芾墓碑。 该墓是米芾的衣冠冢还是真墓,仍需进一步考证 近日,清远市清新县文化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偶然发现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墓葬。该墓是米芾的衣冠冢,还是真墓?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清远米芾墓或始修于元末或明初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峰介绍,清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员在该县秦皇山一带考察时,偶然发现一座古墓,墓碑上刻有“米元章”3个石刻大...
米芾画像 北宋宣和年间,朝廷庋藏的各种书画珍玩物品经多年积累,达到了前所未见的丰赡。在此基础上有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与《宣和博古图》三种著作之编纂,这是中国古代收藏史上第一次最为系统、规模最大的著录工程。内府不仅荟萃天下之珍,赵佶这个擅书能画的风流皇帝更不惜工夫进行种种保护和整理。宣和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重新装裱编成卷帙,多押钤“大观”、“政和R...
北宋宣和年间,朝廷庋藏的各种书画珍玩物品经多年积累,达到了前所未见的丰赡。在此基础上有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与《宣和博古图》三种著作之编纂,这是中国古代收藏史上第一次最为系统、规模最大的著录工程。内府不仅荟萃天下之珍,赵佶这个擅书能画的风流皇帝更不惜工夫进行种种保护和整理。宣和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重新装裱编成卷帙,多押钤“大观”、“政和”、...
米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整体规划设计图9月26日,樊城区政府与深圳文化产品进出口行业协会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投资15亿元的米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落户襄樊。该产业园将以米芾书法艺术为切入点,挖掘与整合中国书法艺术资源,通过孵化功能推动其产业化发展进程,打造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新区。樊城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深入解读创意产业在襄樊聚集的背景和将给产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
“米芾拜石”盘 前天下午2时,汕头“南澳Ⅰ号”2号舱出水六个周转箱的文物。在“南天顺”打捞船上的央视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直播现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华莎从出水的青花瓷里挑选了“玉”字盘、人物盘、碗、小杯等十件有代表性的瓷器,解读这些瓷器图案、纹饰所饱含的典故。有专家认为...
在漫长的中国收藏史上,出现过无数的收藏家,然而,名声最大、轶闻最多,而且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非宋代收藏家米芾莫属。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18岁时走上仕途。米芾不善官场逢迎,使他赢得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钻研书画艺术。为了收藏书画,米芾连命也可以搭上。因而,人们便送给他一个“米癫”的称呼。他的“癫”主要是表现在对收藏痴情上,以下几则收藏故事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讲究卫生本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但过分讲究就会成为一种病态,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就患有严重的洁癖。 米芾非常爱干净,只要用手拿过东西,马上就把手洗一遍。因此无论走到哪里,仆人都带着一壶水,随时准备着伺候。米芾洗手从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干净。仆人用一把银壶倒着水,米芾用手接着水洗,洗完后还不用毛巾擦,两只手拍打拍打,直到晾干为止。 对于自己的私人物品,米芾不准任何人染指。有一次上朝时,米芾的朝靴被人动...
名碑失踪成千古之谜 碑林名碑中曾有过一些“匆匆过客”,一段时间曾有记载,后来便不知去向,至今不知归宿何处。为什么碑林没能留住它们,至今仍是一个谜。 米芾《天马赋》为《关中金石记》所录,标之为宋元奉三年米芾行书,注明为明代人摹刻。同为毕沅所著的《关中胜迹图志》卷六《国子监》条下述及当时碑林,所列碑目中也有此碑。另外乾隆本的《西安府志·金石志》(毕沅监修)、嘉庆本...
于1月13日至14日敲响槌音的西泠印社2006年秋季拍卖中,有两件米芾拜石题材的作品将与藏家见面,一件为明代画家陈洪绶所作,另一件则出自近代海派大家任伯年之手。这两件作品各有看点,它们同台竞技,自有一番精彩的表现。 陈洪绶佳作格外耀眼 据了解,米芾当年为石“醉”,为石“痴”,为石“癫”,他的“米芾拜石...
1月13日结束的西泠印社2006年秋拍会古代作品专场中,明代陈洪绶作品《米芾拜石图》成交金额(包括10%的佣金)达到792万元人民币,成为古代作品专场的“标王”。 据介绍,明代陈洪绶是中国人物画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评论家认为,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中庸的观念下,陈洪绶的绘画为“奇、古”的美学观拓宽了表现空间,价值独特。《米芾拜石图》以书法大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