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核心提示】 莆田林氏族人在莆田西天尾南少林寺附近,发现唐代初期妈祖先祖的合葬墓。经市文物专家吴天鹤考察,认为是莆田迄今发现的林姓最早的古墓葬,不仅是研究莆田姓氏中原南迁的有力证据,而且也是研究妈祖渊源世系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莆田林氏族人正着手修墓,并将为古墓申报文物保护单位。 族人苦寻得古墓 莆田市姓氏研究会秘书长林春德说,莆田林氏在海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妈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的后裔。...
富含基因特征的San部落居民,图中两个San部落男子正在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狩猎 非洲San部落的年轻女子和老妇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一个地区的理论现遭到挑战,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现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Khoe和San部落居民大约10万年前是所有人类的最早祖先。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对非洲南部11个部落220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每个测试者具有...
来自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黑猩猩妈妈Jolie和宝宝Zawinul帮助揭示了黑猩猩的平均世代长度。 我们并非是唯一有代沟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父母平均比孩子大29岁。对于灵长类动物而言,这个时间段可谓非同一般的长,然 而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黑猩猩和大猩猩也有它们自身巨大的代沟,分别为25年和19年。这一发现同时表明,人类的祖先至少在距今800万年至700万年前便 与黑猩猩分道扬镳,而这比之前的估算...
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嫩江一带的古代狩猎民族——北發(音“发”)族,追逐大野兽最早进入美洲,成为这块大陆最早的开辟者 与建设者,最后遍布美洲大陆,定居发展成为印第安人——近日,长期研究中国东北民族与疆域问题的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张碧波根据中外考古学、文化人类学、 体质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提出上述观点。 在东亚古代人类大约于4万...
此次新发现的下颌骨化石,为新的古人类种类鉴定提供了线索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发现的化石证据揭示了一种新的脸部特征平坦的奇特古人类,这一发现将揭开人类早期历史的崭新一页,甚至将可能成为迄今已知最早的真正人类祖先。 根据这项由古生物学家麦维·里基(Meave Leakey)和路易斯·里基(Louise Leakey)领导的...
孙国平老师为大家开设讲座 参观印山越王陵 同学提问 1024x768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
记者 杨晓政 大约2500年前,被称为“蛮族”的百越族人居住在美丽的湘湖两岸,他们栽种水稻、住吊脚楼、剪发、文身、孩子长到七八岁就要拔牙、男女混浴、弟继兄嫂……或许还食人。他们中一位贵族的墓葬建于如今萧山柴岭山山顶制高点,并不讲究入土为安,而是平地起封,不挖基穴,大石垒室为棺椁。 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消息,萧山柴岭山山顶发现的这处土墩墓群,其中一座墓是迄今浙江最大的石室土墩墓。 ...
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其建造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影响力之大,是其它文物不可比拟的。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长城仍然面临着相当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破坏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人为破坏有加剧趋势。以法人违法为主体的建设、开发性破坏已成为当前破坏长城的主要形式,具有来势凶猛、破坏力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特点,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保护管理力量薄弱、经费匮乏等因素导致破坏长城的行为不能被及时有效制止。...
5亿年前的一种形似蠕虫的生物被认为是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 这种生物名叫皮卡虫,平均身长为5厘米,现已绝迹。 该生物在被发现之初被归为无脊椎动物,但日前科学家们找到了它所具有的脊椎动物的特征。 据英国《镜报》3月5日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人类最古老的祖先是生活在5亿年前的一种形似蠕虫的生物。 这种微小的生物名叫皮卡虫,有着最原始的脊骨和骨骼肌,是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因此,它可称得...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7日报道,德国德累斯顿正在展出27张世界各地人类祖先的面孔 。尽管不是很好看,但这毕竟是数万年前人类祖先的面容,其中最久远的一张脸可追溯至700万年前(上图),那时远古人类刚在非洲诞生。据悉,考古学家利用化石及法医技术复原了这一张张脸孔。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文瑛12日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古DNA实验室、复旦大学人类学实验室对小河人类遗骸分子遗传学分析的最新重要成果表明,曾经在新疆罗布泊营建了美好家园的小河人的祖先是一个东西方混合人群,他们来自遥远的欧亚大草原,并带来了东方黍和西方小麦的种植技术。 李文瑛说,人类学家在小河墓地的发掘现场,从部分干尸的外表形态观察,发现他们有亚麻色头发和眼睫毛,这是古欧罗巴人种的一些特...
南美洲的秘鲁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以印加文明著称于世。 2011年4月28日,《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古代秘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秘鲁共和国文化部、秘鲁国家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分为人与自然、生活与人生、众神与信仰3个部分,向观众展示了180件文物,着重介绍了公元一至七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古代秘鲁在各区域文化的交织下所创造...
记者今天(2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为查清秦东陵范围布局,更好的保护秦东陵地下文化遗产。从2010年4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以前发现的四处陵园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详细的田野考古踏察勘探,除核实原确认的遗迹点外又发现多处地下文化遗存,在一二三四号陵园新发现古遗址墓葬近60处,四个陵园以外发现遗址墓葬30多处,很有可能是一处新的帝王陵园,刷新了对秦东陵的认识,对于研究秦公帝王陵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